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巨人的陨落》之后肯·福莱特再出新作:一场安全的冒险游戏?
[ 复制链接 ]
拚则先生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83
回帖
214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73 积分
积分
427
主页
发表于:2021-4-16 09:03:12
1616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今天我们的评审书目——《
暗夜与黎明
》,来自英国作家肯·福莱特。
近两年来,由于《巨人的陨落》、《圣殿春秋》在中国的走红,英国畅销小说大师肯·福莱特的名字已经成为不少中国读者心中的又一个J·K·罗琳、乔治·R·R·马丁。作为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肯·福莱特擅长用现代的笔触描摹历史的厚重恢弘,用虚构的人物揭示命运的跌宕起伏。在世界范围内,肯·福莱特的小说已在80多个国家
出版
,累计销量超1.7亿册。而在中国,一些读者更是称赞他为“欧美金庸”。
《暗夜与黎明》是肯·福莱特的最新作品,再现了处于中世纪转折点之上混乱而黑暗的英国,以及三位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的命运起伏。
欢迎大家持续关注“评审团”,我们将不间断地为大家送上最新鲜的阅读体验。书评君期待,在这个新栏目下,向所有人提供关于阅读的优质评价,也同新的优秀“书评人”共同成长。
The Jury of Books
评审团
本期书目
《
暗夜与黎明
》
著者:[英]肯·福莱特
译者:邓若虚 汪洋
版本:读客文化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1年2月
(点击书封可进入购买页面)
作者简介:
肯·福莱特,
现象级畅销小说大师,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英国皇家文学学会会员。
36部小说被译成33种语言,在80多个国家出版,累计销量超1.7亿册。在欧美出版界,肯·福莱特这个名字就是畅销的保证。1978年,他凭借悬疑小说《针眼》获得爱伦·坡奖,声名鹊起,从此专职写作。2010年,获得国际惊悚悬疑大师奖。2013年,获得爱伦·坡终身大师奖。
肯·福莱特擅长用现代的笔触描摹历史的厚重恢弘,用虚构的人物揭示命运的跌宕起伏。在创作《暗夜与黎明》前,他耗时3年辗转欧洲多地进行考据,如巴约挂毯博物馆、维京海盗船博物馆、萨顿胡等,只为给读者重现一个个波澜壮阔的历史现场。
评审员
001
吴威
“
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
多少年了,还是第一次要带着任务读一本书。书到手后,居然先放了几天才开始读,可见人的逆反心理时刻存在。肯叔的书,可读性足够强,只要打开就会放不下,最后的半部是一口气读完。
肯叔的书读多了,确实能看出套路来,故事已不足以吸引我,感兴趣的是故事和人物嵌入的那个大背景大时代。其实他想写的,也是那个背景,如一幅他已了然于胸的的图画,就等着借由几个主人公的命运来细细描画出来。
这次写的是欧洲的黑暗时代,比《圣殿春秋》早了几百年。还是写夏陵,写维京海盗,写王桥。通过那片土地上的人和事,慢慢地开始熟悉那段历史里的王权、教会、修道院、贵族、乡绅、农民、奴隶。
我最喜欢长得没完没了的书,最好像马丁的《冰与火之歌》,也喜欢家族故事,枝叶交错脉络纵横,还喜欢历史,由一本书里人物的命运而熟悉一段历史。肯叔的巨人三部曲、圣殿春秋都正好是我的菜。相比之下,这本《暗夜与黎明》就有点儿单薄,不论是人物还是故事情节,且从结果来看,也有爽文之嫌,虽然蕾格娜的命运不可谓不悲惨。
虽也是从人物的POV来写,但限于篇幅不能深入展开,读完全书还是觉得跟三位主人公都不算太熟。
蕾格娜是肯叔笔下那种最熟悉的女主,都是有想法、有性格也聪慧、坚韧的女性。但在那个时代,即使出身贵族也有太多无奈。在她的婚姻里,威尔夫可以理直气壮地告诉她:不用你来跟我说我该让谁或不该让谁上我的床。丈夫死后,她的嫁妆和财产都需要王权才能得到保障,而国王却有各种实际的考量和应对贵族依仗的妥协。
埃德加是个能工巧匠,很喜欢他做事的样子,不论是造船、盖房子、建桥、开运河,都似乎有无穷的乐趣,像《圣殿春秋》里的汤姆和杰克。但他出身低贱,最终也还需要蕾格娜赏他一些土地和一座大院子成为拉夫堡的埃德加,才能得到国王对他与蕾格娜婚姻的批准。
而修士奥尔德雷德,如《圣殿春秋》里的菲利普院长,那种对信仰追求的力量让人动容,也让人感受得到他们的幸福。就是在他和埃德加所划出的空地上,500年后真的会建成全英格兰最宏伟的大教堂。
这本书所写的时代,是之前完全不了解的一个时代。
维京海盗随时会上岸洗劫,想起在英国看到的那些古老的石头城堡,也唯此才能自保。农民完全依附于贵族,耕种的土地随时会被收回,生活穷苦到要兄弟俩共用一个妻子。贵族要在自己的领地里开庭审理案件,而起誓和起誓人的地位就可以决定一件事的真相。与威尔士的战争会带来奴隶,而只有女奴和妓女才会露出头发。修女会照顾麻风病人,女修道院里有一座“庇护之椅”,任何坐在教堂中这种椅子上的人都不会遭到起诉,不管他犯下了多大的罪行。贵族的婚姻完全是一种契约,婚礼前一本正经地坐下来谈判嫁妆,要在婚礼上宣布和交付。国王对贵族的权力有限,要仰仗着贵族出人出力才能去打仗。教堂和修道院因贵族的馈赠而拥有土地可以收租。只有神职人员能掌握知识,有时连贵族都是文盲。
随着肯叔对人物的一步步安排,这些细节一点点展现,让人相信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是真实存在的。
正在读韩松落的新书《故事,是这个世界的解药》。
故事,也是打开肯叔笔下那个不为人知的黑暗时代的最好解药。
阅读评分:8分
(满分10分)
”
评审员
002
Heartbud
“
明暗交界时代的人性织锦
我确实为了《暗夜与黎明》而通宵过。这本书是肯爷一贯风格的延续,紧密铺设的情节如一个又一个漩涡接踵而至,将我的好奇心和注意力深深卷入其中。一口气读到圆满的大结局,内心竟还留着些许怅然,明知那些人物都是作者经验和想象的虚构,但他们的音容笑貌,乃至他们生活的背景,古老英格兰大地上的日出、原野、森林、河流与微风,都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我看到懵懂少年一次次被生活击打得头破血流后依旧怀着爱与信念向阳而生;我看到执政者、母亲与自我三重身份下的女性竭尽智慧与勇气,与各方势力搏斗以捍卫法令的公正和家庭的幸福;我看到最隐微的情感与最崇高的原则坚定地在一位神职人员心中并存……三位主人公的命运跌宕起伏,堪称传奇。在至暗的时代,人性的光辉得以凸显,将一切阴谋、罪恶、恐惧都撕破。穷乡僻壤之中,一座小镇获得新生,平凡与不平凡的故事仍在继续;人们都将因为他们置身光明之中。
小说呈现的宏大历史叙事格局使我深受震撼,碍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知识水平的局限,我无法全然置身于过去,对他们的每一个抉择深加评点。但从我最先获得的也是最深刻的印象出发,我认为作者展现的是一幅流动着神秘光泽与阴影的人性织锦。
“爱情、希望、恐惧和信仰构成了人性,它们是人性的标志和特征。”谈及人性,我联想到诗人勃朗宁此言,这与我在这本书中获得的体验是相符的。
我禁不住为书中一些陪衬的人物扼腕。女仆阿格尼丝因为蕾格娜铁面无私的判决而失去丈夫,一个普通女人被突如其来的悲痛击垮,她所能看到的必然不是法律的公正,而是家破人亡的仇恨。她抛却对旧主的敬爱与忠诚,再多的宽容与信任也挽不回她的心。她甘心成为主教的工具,甚至主教“犯下过错”,她所做的这一切本是出于对爱的渴求。她的背叛让人愤慨,她的不幸令人叹惋,而她的忏悔更是叫人动容。没有蕾格娜的聪慧,米尔德丽德的刚毅,却有如此强烈的爱与恨,她的人格因此血肉鲜活。她也许正是复杂人性世界的一个侧影。
这本书被归类为“通俗经典”恰如其分:所谓“通俗”我想是因为肯爷老少皆宜的文风以及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之后以大团圆给予读者最大程度的宽慰和满足;而“经典”恰恰在于这本部作品依旧是他在辗转多地考察史实的基础之上精心设计和构建的堡垒,更何况它又能如此自然而然地激起读者的共鸣。
作者选择通俗文学,把这部作品推向了更广泛的受众。它是那样真实地展现给我们黑暗与光明交界时刻的一瞥,并使我们于文字之间触摸到人性错综复杂的纹路。因此,它绝对值得一读。
阅读评分:9分(满分10分)
”
评审员
003
小艾老师
“
一场“安全”的冒险游戏
带着两厚本《暗夜与黎明》出差,去时读上册,回程读下册,刚好让旅程不寂寞。
这本小说可以视为《圣殿春秋》系列的前传,在书里福莱特延续着对建筑和考据的偏爱,他像一位穿越回黑暗年代的摄影师,忠实记录下彼时人物的生活图景,从贫民木屋到贵族城堡,衣食住行巨细靡遗,读他的书仿佛漫游博物馆,有强烈的实景感。
但我还是有些失望,毕竟它是本小说啊,在名物考证外我更想读到精彩的故事,福莱特没能让我满意。
拿小说的灵魂——人物形象来说吧,《暗夜与黎明》里的角色刻板乏味,正如小孩子喜欢把故事里的人分成好人坏人一样,福莱特笔下的人物也可以这样划分。好人阵营这边,建筑师埃德加勤劳聪明忠贞不二,蕾格娜智慧坚强百折不挠;坏人那边亦如此,如果一个人出场时有勇无谋,到故事结束时他一定还是莽汉。人物脸谱化当然便于推进故事发展,作家把人物当成棋子放在那里即可,但也让故事的魅力大减,蜡像式的人物无法激起更深层次的共情,读者与故事的关系始终是隔岸观火,舞台布景再写实,道具再考究,一群木偶演员看久了总会让人腻烦。
情节塑造方面也毫无新意,属于读开头便晓得结尾那种。简单总结一下就是好人开局不利,坏人一再得逞,好人每做出一点成绩马上被坏人破坏,必要的时候还得让好人吃些大苦头(放心,有主角光环护体,伤不了元气)。但正义到底战胜邪恶,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有情人终成眷属,大团圆。说实话如果没有大量的历史细节支撑,此种好莱坞爽片式的平庸套路令人难以卒读。
上述问题并非只存在于这本书中,福莱特此前的很多作品均有此病,包括大名鼎鼎的世纪三部曲、圣殿春秋三部曲等。福莱特创造了一个通俗小说写作的安全模式:脸谱式角色+考古式场景+套路化叙事,这套公式可以批量复制出不怎么精彩但至少能读得下去的作品。
最应该借鉴“福莱特公式”的应当是
网文
作者们,国内网文作品最大的罩门是一味肝字数,粗放式创作让很多作者天赋透支,来不及考证修订匆匆交稿,大量灌水文只能满足最浅层的阅读爽感,长期来看读者作者两败俱伤。在我的阅读视野内,本土对福莱特公式研究比较好的是马伯庸,《长安十二时辰》深得福氏真传,也取得了不错的市场反响。
总体来说,这是本平庸的小说,如同一场安全的冒险游戏,不如把它当成研究案例,提高中文通俗小说的平均分意义更大些。
阅读评分:7分(满分10分)
”
综合
意见
综合评审员的意见,
《暗夜与黎明》
得到了8分(满分10分)的评价。三位评审员都肯定,这是一本延续肯·福莱特风格的作品。作为面向大众的通俗文学,这本书是成功的,无论是宏大叙事、历史细节还是人物刻画都在小说中得以体现。但是,几位
评审
员
也点出
《暗夜与黎明
》
不免落入套路化的窠臼。正如一位评审员说的,
脸谱式角色、考古式场景和套路化叙事,
肯
·福莱特凭借这三者的组合
创造了一套通俗小说写作的安全模式,虽然读者看得过瘾,但很难达到更上一层的高度。
你们如何看待这本书呢?觉得评审团的意见如何?欢迎在留言区留下你的鼓励与批评!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各位评审员;编辑:李永博;校对:李项玲。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2020北京图书订货会最新活动一览表出炉,马住收藏
英雄末路或妇人之仁:散文总适合呈现失败之美
“轻小说”何以成为网文界新宠?
一条路,读懂半部中国史:蜀道如何改变中国(转)
多部青春剧征战6月网剧市场,古装题材悄然“隐退”
《尘埃落定》被多次退稿,理由奇葩,《文学的日常》阿来发感慨
如何写好网文?弄懂这些才是硬道理
推荐一下网络小说各个流派中的“神作”
中青年作家文学对话:写作是命运所使吗?
少年的你抄袭被咀抄袭的你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