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土味狗血的微短剧,能否成为视频行业的新风口?
[ 复制链接 ]
lijun1957
初级写手
0
好友
1
回帖
12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9 积分
积分
11
主页
发表于:2021-12-14 22:16:39
1296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博客天下
可以预知的是,一旦微短剧成功突围,未入局者一定会陷入“掉队”的窘境中。这场微短剧之争或许可以没有赢家,但是谁都不想成为输的那一个。
作者
|盛寒
编辑
|孤鸽
李现也去演微短剧了。
8月下旬,今日头条出品的科幻悬疑剧集《剩下的11个》上线,讲述多位长相酷似但命运不同的男人们被一款社交软件卷入游戏中,只有6集,每集6分钟,是典型的“微短剧”。因“脑洞大开”的风格受到好评,集均播放量在一千万以上,微博话题阅读量突破十亿,实现了小范围的破圈。
一年前的时候,广电总局将网络微短剧纳入影视剧备案后台,对其定义为“单集时长不足10分钟的网络影视剧作品”。至此,微短剧正式获得了“身份”。因为其时长较短,内容“下饭”,吃个泡面的功夫就可以轻松地看上几集,所以也被不少观众称为“泡面剧”。
在这一年间,微短剧获得了蓬勃的发展。优爱腾芒和抖快的“默契”入局,开心麻花、华谊等影视公司的现身,均说明了在广阔天地中的微短剧,似乎大有可为。
但事实上,从大众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来看,微短剧仍处于发展初期,许多人对它不了解,“快餐文化”的标签也让不少人质疑它存在的意义,微短剧还处于努力被认可的爬坡阶段。
被追捧的“性价比”
在剧集领域,“性价比”永不过时。从前几年成本较低但频出热门作品的甜宠剧,到今年的微短剧,都因为低成本、短周期、快资金流转,吸引了不少入局者。
至少在现阶段,微短剧的准入门槛远低于网剧和网大,其“灵感库”更为丰富,不依赖大IP,离生活也更近。围绕社会热点展开的“段子”和不知名的狗血
网文
,都可以成为微短剧的创作素材。
年初,全网走红的快手微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播放量破九亿,称得上是微短剧“里程碑”,但原著小说的阅读量在剧集上线前还未破万。《秦爷的小哑巴》原小说的热度也并不高,在网站的人气值也仅有五万,而改编成微短剧后,却能迅速获得大量受众。
原创微短剧的一个好处是,有更自由的发挥空间。内容与当下的热点话题联系更为密切,比如抖音微短剧创作者@冷少,自称“王家卫风格+无厘头喜剧开拓者”,将冷幽默掺杂在了生活的一地鸡毛中,个人特色鲜明,尽管颜值很普通,但粉丝量已经突破了千万。
受内容体量、拍摄周期等因素的影响,想做出一部“拿得出手”的微短剧,并不需要太高的成本。首先在时间上就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筹备、写剧本、拍摄、剪辑的全过程,少则10天,最多是四个月。据某微短剧导演透露:“一般微短剧的拍摄周期,都会控制在10天以内,如果不请明星和大网红,制作成本一般在几十万元。”
与网剧、网大等其它形式相比,微短剧显然有着更低的“沉没成本”,又有可能是新风口,各大视频平台自然不想错过,都在跟进。爱奇艺和优酷在努力打通微短剧付费分账这条路;腾讯视频推出了“招商分成+流量激励”的新玩法;快手推出了“星芒计划”,孵化优质微短剧;抖音推出了颇具创新性的育儿短剧场,引导亲子关系。
据《2021快手短剧数据报告》显示,截至到今年4月,快手拥有短剧剧集超过3.8万部,累计参与短剧创作的作者数超过6万。长视频平台在经历过一年的摸索后,走向了“提质减量”,上半年,优酷微短剧数量相较于去年减少了123部,但有效播放量增加了4亿,芒果TV的播放量也提升近八倍。
因为成本低,对质量也就没法要求多高。提起微短剧,许多人脑海中闪现的第一个词是“土味”。快穿、霸总、重生等古早言情小说“用烂了”的梗,都在微短剧中得以大施拳脚。
如今年的热门微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就让网友们一面直呼“上头”,一面念叨着“土狗竟是我自己”。除了穿越、逆袭等传统套路外,“联姻一年了,这个男人碰都没碰过原主一次,最后死在了浴缸里”等网络小说中常见的“虎狼之词”,在剧中也随处可见。
为了摆脱“土味”,有的微短剧开始邀请明星来主演,提升时尚度,比如陈赫、金婧的《做梦吧!晶晶》,李诞、秦牛正威的《为什么要过年啊?!》等。但它们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明星光环远大于内容上的输出,多半观众只是凑个热闹。
在当下,微短剧像是一片待开发的、随处可见惊喜的丰厚土壤。借着这股东风实现演员梦和导演梦、以此为契机成为头部网红、探索影视剧的更多可能性,都正在微短剧领域发生着。
视频平台的破局者
微短剧需要平台的扶持,但同样,平台也需要微短剧来破局。
一方面,是长短视频平台间日趋白热化的竞争。近几年,抖音、快手等短视频的崛起,对长视频平台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优爱腾芒与抖快之间,长期处于互相牵制的僵持状态。腾讯在短视频领域一直“偷偷”发力,从微视到微信视频号,多次试图奋起直追,乘上短视频的东风。
微短剧像是处于长短视频平台之间的一处“中间地带”。于长视频平台而言,微短剧时长较短,节奏更快,更适合“下饭”和消遣,满足用户碎片时间的需求。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微短剧具有更强的故事性和连贯性。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各自的短板。
另一方面,无论是优爱腾芒还是抖快,都面临着用户见顶的问题。2020年,抖音和快手的日活用户分别突破了6亿和3亿,腾讯和爱奇艺的付费会员数量也先后达到了亿级体量。相较于吸引新用户,如何争夺用户时间、提升用户的粘性,是更为重要的问题。
在当下,微短剧能否成为新的风口,仍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但可以预知的是,一旦微短剧成功突围,未入局者一定会陷入“掉队”的窘境中。这场微短剧之争或许可以没有赢家,但是谁都不想成为输的那一个。
所以,各视频平台朝着同样的方向奔赴,不过在具体动作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各有特色。
从产出内容来看,抖音更倾向于通过“明星光环”来吸引受众,《做梦吧!晶晶》和《为什么要过年啊?!》便是如此。在商业模式上,多通过品牌定制和内容植入来实现创收。在最近上线的《关于爱情》中,几乎每一集都有广告投放,将品牌与剧情线密切结合的“软植入”,更易得到品牌方的青睐。
而快手更倾向于与mcn机构合作,通过微短剧孵化主播,强化演员的个人价值。在通过内容植入、广告定制营收的同时,还形成了直播带货的完整链路。狗血、土味的调性,走下沉市场的路径,与快手的用户画像也较为吻合。
长视频平台则注重和制作公司合作,采用收益分账的方式来吸引优质作品,从而实现用户拉新及保持粘性。在腾讯视频播出,首部分账破千万元的《大唐小吃货》的出现,也证实了这条路可以走得通。这部剧中女主角的浮夸表演,充满笑料,正是微短剧的特色。
各路竞争虽然尘埃未定,但经历过大半年的博弈,也初步显露出了一些趋势。无论从作品产出的维度来看,还是从演员的孵化来看,快手都领先了半个身位。
头部微短剧《这个男主有点冷》《秦爷的小哑巴》《我在娱乐圈当团宠》《娇妻本善》等,均出自快手之手。从孵化演员的角度来看,则更为直观,一只璐就通过《这个男主有点冷》实现了从 “小网红”到“大主播”的飞跃,剧集播出后,她的直播带货GMV提高了约60倍。
御儿、王格格、杨咩咩、小海、初九等达到亿级播放量的微短剧主演,均由快手孵化,在微短剧受众的圈层内拥有着较高的认可度,甚至比多数专业演员更能扛剧。
但其局限性也相当显著,目前,快手微短剧能“造”网红,“造”头部主播,但他们受到认可的主战场,只能囿于微短剧和直播带货,与主流影视圈层仍存在着次元壁。
微短剧该走向何方?
从崭露头角到站稳了脚,是一个漫长且充满风险的过程,目前微短剧仍常处于不被认可的阶段。这份“不被认可”,不仅体现在受众范围的狭窄上,也体现在投资方的迟疑上,还未形成规模化和规律化投创模式。
剧集《来梦》的工作人员告诉《博客天下》,原本《来梦》是一部微短剧,但因为投资公司的关系,现在调整为了每集30分钟的网剧,剧本全部推翻重写。谈到原因,只有一句话:“投资者更喜欢长剧情。”
从微短剧的市场环境来看,与小成本的网剧有不少相似之处。一方面,微短剧与小成本剧一样,一部走红,立刻进入紧锣密鼓的系列剧开发阶段。比如,在《这个男主有点冷》破圈的五个月后,《这个男主有点冷2》便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剧名相近的《这个少侠有点冷》也在八月末上线,小成本网剧所具有的内容“风马牛不相及”,但剧名强蹭IP,将热度消耗到底的情况,已经出现在微短剧领域。
另一方面,演员“二搭”在小成本网剧和微短剧中都较为普遍。腾讯视频正在播出的《重生小甜妻》的男女主,之前还拍过《秦爷的小哑巴》,两人在生活中也是真情侣。固定cp在微短剧中,似乎有着更强的吸引力。但从网剧的经验来看,这种发展路径,更适合做圈层内容,要想破圈,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除了内容生产环节的问题外,微短剧的受众圈层、消费能力还有待考察。《这个男主有点冷》导演在早前接受采访时透露,这部剧在快手的受众主要是7-17岁的未成年人。其它剧集的用户画像,也基本被下沉市场和未成年人这两大群体占领着。
目前,绝大多数微短剧都无需付费,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免费观看,微短剧仍然处于TO B模式之中——靠品牌赞助、平台补贴来实现营收。但网剧、网大的经验在前,弱化对平台补贴的依赖,由TO B转向TO C,通过吸引用户内容付费实现营收,才是长久之计。
当下,微短剧是集“前途光明”和“前路曲折”为一体的复杂存在。平台的扶持、多部作品的喷涌、演员个人价值的提升,合力造成了微短剧领域的“繁荣”,也暗藏着平台的野心。但如果仅维系现状,“瘸着腿走路”,是远不能达到平台预期的。
狗血、爽剧、土味等同质化的内容,并不会拥有太长的生命周期。倘若微短剧一直无法实现质的飞跃,其价值极有可能只是作为短视频平台孵化网红的“游戏”。在“扶不上墙”后,资本的退场,会让眼前繁华顷刻倒塌。
《剩下的11个》之所以打动观众,并不只是它的明星光环,更在于颇具电影质感的制作,实现了微短剧领域的突破。深耕圈层、敲开大众化的门,打通TO C模式的生意经,才是微短剧安身立命的根本。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王倦确认在改编《雪中悍刀行》主角网传为李光洁白冰
《想见你》导演新作《我和你的今生今世》与匪我思存合作
第二届茅盾文学新人奖·网络文学新人奖将于年底揭晓
34条网络小说写作经验
投3亿扶持网文作者,书旗今年还有这些大动作
付费模式遇冷,网文IP改编能够承载平台的希望吗?
听书流行背后的蝴蝶效应
那些年我们曾追过的网文,要变成动漫了
疫情下的影视业:严冬未过,春寒又至
网文改编剧《司藤》开机 景甜主演|原著作者尾鱼
话题
《关于“写手之家”的任何收费项目》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