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马伯庸:虚构故事里历史逻辑真实 大事不虚小事不拘
[ 复制链接 ]
Orochimarn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96
回帖
240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4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45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积分
459
主页
发表于:2022-1-11 10:33:23
1517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徐语杨
“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明史》上记载的这几十个字,成为马伯庸写小说的灵感酵母,并写成了长篇历史小说《两京十五日》。马伯庸发动艺术想象力,将种种细节填入真实历史的缝隙,描画出一场扣人心弦的千里奔袭之旅。
马伯庸是个讲故事的奇才。他非常善于挖掘和捕捉历史的某个耐人寻味的真实细节,将之当成自己文学创作的灵感种子,以此重构故事,写出自己的文学作品。众所周知,能很好兼顾通俗与艺术两个面向的作家并不多见,但马伯庸的作品却能做到既有类型文学的可读性,又不乏纯文学的艺术性。在饱读中国传统经典获取精髓的同时,马伯庸还注意汲取现代经典影视剧集的优点,从而将自己写作内容的节奏设置在有限的时间(比如长安十二时辰)内,而产生出奇妙的艺术效果。
也正是因为以上种种特质,马伯庸的作品特别受到影视界青睐,多部作品已经或者正在被改编成电影IP、热播电视剧。其中包括《古董局中局》《风起陇西》《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的荔枝》等等,以及2021年的热播剧《风起洛阳》。
2021年4月10日,马伯庸在成都做读者分享活动时透露,《两京十五日》正在被影视改编,处于打磨剧本的阶段。此外,非虚构《显微镜下的大明》 的影视版权也卖出去了 ,他还亲自写了剧本,“这是第一次写剧本。因为这部作品很特别,我觉得我自己做剧本,会更合适一些。”
把现代的时间节奏放在古代社会
将历史故事设置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内,马伯庸有自己的想法:“古代社会的时间节奏很慢。我就想,写历史小说也可以做到一个突破:把现代的时间节奏放在古代社会,看看会是怎样的效果。” 马伯庸还提到,他认为,在写作中,想象力虽然重要,但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你要充分掌握获得足够的历史资料。像这部《两京十五日》里面虽然有很虚构的,但里面的历史逻辑都是真实的。当时的人,骑着怎样的马,走过怎样的路,京杭大运河上他们走的路线是什么样子,这些细节其实都是我在史料里发现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做了一些演绎和发挥。所以,写作最重要的还是要有知识的储备,而不是只靠灵光一现的东西。”
展开全文
马伯庸的多部作品的历史背景都是明代。他也坦言自己确实对“明代尤其感兴趣,因为这个时代里有很残酷的地方,也有很有趣的东西。而且当时中国与西方世界刚刚接触,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发现。”不过,他正在写的新作中,故事背景不是明代,也不是他很喜欢的三国,而是在近代,“清末民初,而且是在医学领域。”由于没有医学背景,马伯庸还边写作,边自学医学知识。
阅读和写作秘诀:保持谦卑、开放的心态
在马伯庸的历史题材小说中,既能读出真实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同时又能看到脑洞大开的情节。如何把握真实与虚构间的关系,马伯庸有自己的原则:“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不去改变历史,历史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但在细处我们可以发挥想象,为既定的历史事件寻找一种全新的解释。这种解释不一定是符合历史的,但一定是符合历史逻辑的。”
从历史掌故里获得创作灵感,写出原创的历史小说,马伯庸还提到一个阅读和写作秘诀:“保持谦卑、开放的心态。谦卑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知道的还很少。除了要阅读大量的史料之外,还要去阅读现代的学者对这些史料的研究成果,多去跟业内的专家请教,才能学到很多自己此前不知道的东西。开放就是,不要把自己局限与某一个观点之中,而是要有胸怀去涉猎更宽广的知识领域。比如我很喜欢三国。为了更多了解三国,我不能仅仅读三国的史料,我还要看后汉、南北朝,以及明清时代关于三国的相关阐述。这样才能够做到触类旁通,很多创新的东西就出来了。我一直认为,灵感除了需要灵光一闪之外,还要建立在大量的基础阅读之上。所以,当你的阅读量足够的时候,很多灵感也往往不请自来了。”
对话马伯庸: “古都往往都是好素材的汇聚地”
1月7日,由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主办,封面研究院出品的2021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年度十大作家揭晓。马伯庸因其在2021年彰显出的突出表现而被专业评委选中,无争议上榜。趁此契机,封面新闻也再次专访到马伯庸本人。
▲ 马伯庸
封面新闻:《两京十五日》是您在阅读《明史》时,被一段仅40字的真实记载所启发写成的小说。《风起洛阳》的原著《洛阳》这部作品的灵感是从怎样的阅读启发而写的?
马伯庸:我对洛阳城的兴趣,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研究中国历史,不可能绕过这座城市。所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契机来触发灵感,应该说,我对洛阳这么多年的兴趣和热爱,终于厚积到了一个薄发的程度。
封面新闻:您有陇西、长安、洛阳等古都系列的作品,而且往往这些古老的城市会成为小说中的重要背景,您的这种选取,是否有意加深小说的历史厚重感?您认为在过去,一座城和一个人、一段历史的关联是怎样的?
马伯庸:中国历史本身就拥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内涵,里面的素材取之不尽,而这些古都往往都是好素材的汇聚地,无数的人物,无数的事件,无数的典故和现象,每一个都城都是一枚钉子,一连串古都,恰好能把中国历史的横幅高高挂起。
封面新闻:对于自己的读者,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
马伯庸:这个时代,肯读书的人不多,肯买书读书的人更少,所以你们每一个人,我都很珍惜。
封面新闻:回望2021年这一年,对自己工作上的成绩满意吗?接下来的一年有怎样的大概计划?
马伯庸:今年写完了一本书,是我之前从没挑战过的题材,断断续续地写了好几年,创作过程很艰难,希望明年能顺利
出版
。接下来路阳导演拍的《风起陇西》也快上线了,明年还有潘安子导演的《显微镜下的大明》,希望大家到时候捧场。
附:2021名人堂年度人文榜·年度十大作家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从网文第一人到“被骂”第一人, 唐家三少到底做错了什么?
怎样塑造一个反派?对反派的描写一直都是弱项……每一次写的反派 ...
这本小说都翻拍成网剧了,口碑就不用说,你确定不看看吗?
2020春节放假通知来了
写小说最核心的三个事:为什么写、写给谁看、怎样写
想拜师学写作,总感觉自己怎么写都写不出灵魂。
古龙的孤独与情愁,李寻欢的飞刀与酒
能够坚持的人运气都不差,克服拖延症和懒癌后期,希望能遇见更好 ...
全套写作技巧和套路,想写作的你可以收藏了
如何提高文笔?背好句子管用吗
话题
【对话村民·新人到】黎大小姐:用作品传递爱与希望
抄袭??????
起点爆金币了!全球征文启动!现金奖励、独家专访、IP 全平台推
4
500万+元奖金池等你来瓜分!番茄短故事「千字万金」激励计划上线
5
3000元/篇 | 第16届「我的读书故事」征稿启事
6
纵横女频“丸辣!我和男主强绑定啦”主题征文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