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新闻] 严歌苓:为了在母亲的葬礼上哭出来,吞下了三倍剂量的安眠药

[复制链接]
巴黎盛开在东京 发表于 2022-2-10 13: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古往今来,人们从那些天纵英才却脾气古怪的人物中总结出这样一个道理:天才和疯子只有一线之隔。
的确,某些时候拥有极高天赋的人由于天赋,而不能为众人所理解,看起来就像疯癫之人。比如明代画家徐渭,“诗、书、画”三绝,却因怀才不遇,悲愤地用大铁椎钉自己的头颅。
虽然天才时常和众人格格不入,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取得难以置信的人生成就。进入近代,社会变得更加包容,有更多“有才华的怪人”得以摆脱世俗的眼光,而自由自在地生活。
144749mm2mx24f24mck3cm.jpeg

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创作更高产,质量更优良,人生也更加美满。当代就有一位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她身患双相情感障碍,为避免遗传给下一代而终生未育,但却名利双收,活得不失潇洒和优雅。
她,就是严歌苓。
漂洋过海的“蝴蝶女孩”
提起严歌苓,总让人想起北美帝王蝶。
这种蝴蝶不仅浑身覆盖华贵的金粉,看起来金光闪闪犹如帝王。与其他种类蝴蝶不同的是,它还有迁飞的习性。
144749ciyvohhoh66wwz6h.jpeg

                                                                                        展开全文                                                                            每年秋季来临,它们就会成群结队地离开逐渐变得寒冷的落基山脉,向南漂洋过海迁徙到位于墨西哥的温暖的越冬地,在那里偃旗息鼓度过严冬,等来年开春飞回北方。
为了生存,小小的蝴蝶却有着大大的勇气。
严歌苓的身上,也具备这种勇气:她有着帝王蝶一般的美丽外表,却选择漂洋过海只为梦想。纵观严歌苓的一生,“旅居”是她最重要的标签。
1958年,严歌苓出生在上海。从小父母离异的她,随父亲和弟弟一起被留在安徽,过着平静但封闭的生活。
严歌苓从小就热爱文艺。不过,严歌苓心中的“文艺”,最初指的并不是前一个字“文”,而是后一个字“艺”——早年的严歌苓,热爱芭蕾舞,并梦想成为一名芭蕾舞演员。

12岁那年,少女严歌苓因为较好的外貌、过人的天赋和不懈的努力,一举考入成都军区,成为一名跳芭蕾舞的文艺兵。
在当时,文艺作品被深深限制,芭蕾舞剧也是如此,严歌苓整天就是不断地训练,或者是在舞台上重复地表演“八个样板戏”。这段芭蕾舞演员兼军人的经历,为她后来的创作打下了深深的“革命烙印”。
然而不久后,严歌苓便丧失了对舞蹈的兴趣。她厌倦了重复排练同一类剧目,厌倦了一成不变的枯燥生活。这时候,文学的种子开始在她年轻的心里悄然生根发芽,她开始写作并很快崭露头角。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年仅21岁的严歌苓怀着一腔爱国激情,主动请缨前往前线,成为一名出生入死的战地记者。在前线的每一天,她都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枪林弹雨中磨练了勇气和信心。
144756vf9fxw7wxhhnnlew.jpeg

也就在这时候,她走上了文学之路。同年,她发表了以这场战争中的战士们为原型的小说《七个战士和一个零》,次年又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心经》,剧本发表的第二年就被拍成电影。
这一年,她只有二十多岁。
不久后,她被调到铁道兵政治部任创作员,退伍后这段经历给了她取之不尽的素材和灵感,让她创作出了《少女小渔》、《天浴》等优秀的中短篇小说。
正是因为小说,她收获了爱情。她和第一任丈夫李克威就相识在这段时间,二人同为作家,过了一段难得惺惺相惜的婚姻生活。
然而,对于严歌苓来说,爱情从来不是生活的全部,婚姻更不能取代她对梦想的追求。为了在创作上更进一步,在与丈夫度过三年之后,她毅然离婚,前往美国学习写作。
144806zam60s6h26yahkps.jpeg

从此,北美大地上,多了一个漂洋过海的“蝴蝶女孩”。
如蝴蝶般蜕变的美籍作家
似乎是家族内的某种传承,严歌苓的父亲一系,往上三代都是文化人。严歌苓的祖父严恩春是留美的博士,回国后曾经任厦门大学教师,热爱英美文学,曾首次将《德伯家的苔丝》译介到中国。
可惜十年浩劫中,他的留学经历、研究方向、兴趣爱好等等,无一不是“罪证”,在经过20年漫长的大西北监禁生涯后,怀着无尽的失望自尽身亡。
而严歌苓的父亲萧马,则比祖父要平顺许多。父亲继承了祖父的文学细胞,一直在华东革命大学、皖北区党委农村工作团等地从事文学创作,著述甚丰,在文坛上有着一定地位。
144806armefjrwrr1ztzov.jpeg

循着父辈脚步,终于踏上了异乡的土地,严歌苓却感到前所未有的艰难。等待这个如同蝴蝶般柔弱的女子的,是三重难以逾越的“大山”:安身立命、种族歧视和文化差异。
看似自由平等、遍地黄金的美国,其实是一个充满竞争的修罗场。美国的文化崇尚强者,不够适应社会的人会被迅速边缘化,从上流人士云集的高尚社区一直堕落到贫民窟的社会底层。
而由于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美国社会全民追逐金钱和名望,经济地位几乎成为判断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这对初来乍到、身无分文的严歌苓很不友好,在那样的环境下,她时刻感到自己是个失败者。
并且,在美国社会包容多元的外表下,潜藏着根深蒂固的对于有色人种的歧视。作为北美主体人群的白人,潜意识里认为华人守旧刻板、卑鄙奸诈、毫无生气,并不会真心承认他们的成就。
144807nte5gl7liju5at2d.jpeg

而不会说英语、也不认识单词的严歌苓,出门买菜都举步维艰,更别提听懂那些街头巷尾充满着文化差异的“黑话”了。
可以说,来美国的头几年,严歌苓过得极为艰难。她在治安混乱、人员复杂的贫民窟租房,东奔西跑于餐馆、超市等各处兼职,同时打几份工养活自己,还要挤出时间来拼命阅读英文书籍学习语言。
即使如此艰苦,她依然要忍受独自生活的孤寂、他人的冷眼和大大小小的挫败,以及挫败带来的对自己的怀疑。昔日的“美女”、“才女”,却要收起锋芒,隐身于众人之中,严歌苓该是何等不甘心呀!
但蝴蝶般顽强的严歌苓并不气馁。这些年,她从未放弃过训练自己的观察能力,锤炼自己的艺术表现力,和提炼自己的思考深度。业余时间,买不起书的她就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摄取着书中的营养。

终于,严歌苓等来了属于她的良机: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向她抛来了橄榄枝,准许她攻读艺术硕士和创意写作MFA。
这不是严歌苓第一次接受创作方面的专业训练,早在国内严歌苓就曾进入鲁迅文学院作家研究生班,后者素来被誉为“作家的摇篮”,从那里走出过莫言、迟子建、余华等多位文学大家。
这一次,严歌苓则受到了另一种别开生面的写作教育:美国的创意写作授课与国内不同,更偏向于实用写作,重视情节结构的打造而非提炼立意,她从中学会了如何用简明的语言构造生动的情节。
这一点在严歌苓后来的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哥伦比亚学院学成归来,严歌苓的创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她开始逐渐成为一名具有跨文化视野的作家和编剧。
144813i7m7lwpult5c7nup.jpeg

她的作品结构变得紧凑,用词变得简明,情节变得跌宕,感染力大大增强……严歌苓呕心沥血地创作,先后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剧本《梅兰芳》、小说《金陵十三钗》、《一个女人的史诗》、《寄居者》等等作品。
蝴蝶人生的“疯狂一面”
如蝴蝶般绚烂的严歌苓,人生却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般圆满。
相反,她也有许多遗憾。
第一大遗憾就是身边亲朋好友的一一离去。从童年到中年,从中国到美国,严歌苓的身边从不缺众人围绕:父母、亲戚、朋友、战友、伴侣、同学……但随着她不断“蜕变”,他们一个个都无法与之同行。
144815r7u63qilqj7576ql.jpeg

幼年劳燕分飞的父母,少年自尽的祖父,青年离开舞团的舞伴,壮年去世的母亲,留美前离别的前夫和朋友,写作班毕业分散的同学们,严歌苓似乎已经习惯了不断地离别。
虽然如此,她依旧难以做到真正潇洒,人来人往带给她的是新鲜的空气,也是持续的不安全感。
第二大遗憾是旅居海外,与故土远隔重洋。身在异乡为异客,外面的世界再精彩,终究不是家。在美国,严歌苓一直没有完全“美国化”,她一直保有某种程度上的“东方韵味”,也许这就是她难言的乡愁。
而她的创作,也总是描写那些发生在东方的故事,追忆她那魂牵梦绕的故土和青春:古典气息的南京,朝气蓬勃的文工团,纸醉金迷的上海,前卫大胆的香港……她只有在这些故国的碎片中才能感到安宁。
144816mzhgj5jj3zj73jku.jpeg

第三大遗憾,就是她没有自己的孩子。早年的严歌苓因为一心写作,即使有过一段婚姻,也没来得及生育孩子。赴美求学和打拼期间,生活艰难,也无法结婚生子。
等她功成名就,也有了新的伴侣劳伦斯,又因为伴侣的工作特殊性,她成为外交官夫人被派往非洲,依旧没有条件拥有自己的孩子。一来二去,她人到中年,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
随后她被诊断出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双相障碍。
由于疾病折磨,严歌苓常常失眠,常年服用安眠药和抗精神病药物,药物使她情绪麻木,以至于为了在母亲的葬礼上哭出来,她吞下了三倍剂量的安眠药。
双相障碍虽然有可能带给艺术家和作家灵感和精力,但它的副作用是让人情绪异常,且具备极强遗传性。为了不让后代遭受精神上的巨大痛苦,严歌苓自愿选择不生育,她领养了一个小女孩。
144816a8fy63dhxap368zu.jpeg

天才和疯子只有一步之遥,也许这就是严歌苓的命运。
如今,严歌苓依旧在继续创作、生活,履行一个作家、编剧、妻子和母亲的职责。年过六旬的她,看上去依旧优雅端庄,精力旺盛,让人肃然起敬。
这只漂洋过海只为梦想的“蝴蝶”,也足以令我们敬佩。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