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新闻] 看完网友创作的林黛玉发疯文学,我皮都裂开了

[复制链接]
橙橙乖 发表于 2022-3-30 12:0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难为你费心,是单推给我一个人看,还是别的妹妹都有。一进来就被姐姐们的裤子绊倒了,早知他们在,我就不来了。今儿个他们来,明儿个我来,不至于太热闹,也不至于太冷清。亏得我巴巴得赶来,倒是我的不是了,明儿你再想要我的赞,可不能了。”
“那年杏花微雨,你说你是xxx,原来从一开始便是错的...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究竟是错付了!”
“打了羊胎素了,哦这是可以说的吗?那倒不是因为这个...”
......
隔一段时间,互联网上就会涌现出一批“新话”,玩的人不亦乐乎,不知其意的人只能望“文”兴叹。最近,林黛玉发疯文学火了,瞬时间网络充斥着形形色色“眼巴巴的黛玉”,三分柔弱两分温柔四分讥诮一分气恼。
130801qrnfyrcwwf2hwkor.jpeg

图片源自网络
前一阵这样的名场面似乎还是袁立与斯琴高娃的知名采访,听过这段采访的人无不“皮都展开了”,那段时间大家的首页没少飘过羊胎素吧。再往前追溯,《甄嬛传》十年依旧过情关,“整天清醒克制有什么用,我就不能醉一回吗?”戏文与真心,互联网怪话连篇,到底是什么让人欲罢不能?
林黛玉“发疯”关我们什么事?
林妹妹,人送外号“林怼怼”,在B站搜索“林黛玉 怼”,百万播放视频大把,可见其热门。由于87版红楼梦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的演绎太深刻,基本上“林黛玉体”大家默认为陈晓旭版本的林黛玉。
130801xxi9qy5kox22aa22.png

                                                                                        展开全文                                                                            在这些合集里,有时长近一个小时的“林怼怼语言指导”“林黛玉怼人合集”;活学活用版“当我用林黛玉的语气跟我爸说话”“用林黛玉的语气怼晚归的老公”;实践教学版“当林黛玉遇到烦人的亲戚,看我不怼死你们”“林黛玉发疯文学教你怼老板”...生活场景给您包圆了,林女士堪称当代怼人指导大师,还是书香门第的那种。
弹幕飘过一声声“前来学习怼人技巧”,评论更是大型“交作业”现场,属实是林黛玉本人来了都分不清的程度。
虽是戏言,亦有真心。上一次林黛玉出圈似乎还是“林黛玉X伏地魔”的拉郎配让人惊呼这也可以?林妹妹形象兴盛不衰除了经典文学作品的魅力加成,还有的是当下读者对林黛玉的重新认识以及赋魅。网友们发现过去被认为爱使小性子、斤斤计较、玻璃心的林黛玉还有如此“快人快语”的一面,黛言黛语像文字清新剂,让本来出口不善的话婉转多情了起来,试问,谁能拒绝一个发来“哥哥若觉得我无趣,明日又见旁人绝妙,真真让人伤了心。”的人呢?
130802yk0xmctg44ctct4v.jpeg

130802eesa6eevbabb7bds.jpeg

图片源自网络
“那年杏花微雨...臣妾是钮祜禄甄嬛”
2021年,《甄嬛传》上映十周年。十年来,《甄嬛传》不仅没有泯然众剧,反而有越看越“新”的趋势。随便打开哪个社交软件,搜索《甄嬛传》相关信息,更新物料之庞杂,讨论热度之高,都是后来宫斗剧望尘莫及的水平。
在小红书搜索“甄嬛”,已经贴心到用剧情分组了,“滴血验亲”“甄嬛出宫”“甄嬛黑化”“回宫”...“嬛学家”们对于其中情节,不说倒背,至少是熟极而流的。
130803l084kww3qs6zw30n.png

一部剧火十年之久,成为人们茶余饭后八卦之谈,难道只和剧本身有关吗?
“罚你去过情关。”嬛学家团建话术之一,嬛言嬛语已超脱甄嬛本身,成为新式社交货币。现代人谁没个头疼脑热的时候,“我就不能醉一回吗?”没完没了的考试、KPI,“什么时候才能到头啊”。假期作业做不完?“那年杏花微雨,你给我六本暑假作业,也许从一开始便是错的。”夜深了不想睡,“大家都是有一些熬夜的本事在身上的”......
130803xq8k8umldzmu6ik8.png

图片源自网络
由简单的台词达成共识,对同个话题的记忆促进交流,《甄嬛传》从流量密码变成社交密码。
用名场面打卡来拉近距离
考古林怼怼、嬛言嬛语,是互联网时代的文艺复兴。一方面对林黛玉、甄嬛语录的片段式截取能使情绪最大化被感知利于网络传播,另一方面对“纸片人”的二次加工不会对当事人造成很大困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红楼梦》与《甄嬛传》这样的经典作品,本身文本内涵足够丰富经得起解读,再者受众基数足够大,号召力强,参与者容易获得集体归属感。
130804aed70r050nvpy7vs.jpeg

图片源自网络
有人认为使用林黛玉发疯文学是对经典作品的亵渎,但实际上,使用者并非对林黛玉有什么恶意,而更多的是以他人之口抒发己意。无论是林黛玉,还是甄嬛,网友是利用原文语境的共识带来的情感认同进行二次创作,起码大部分人都大概了解林黛玉、甄嬛是什么样子,一些语义和使用场景的偏移反而增加了交互的趣味性。
通过使用辨识度极强的文图识别友方,进一步建立共识,实现交友、创作、游戏的目的,在传播过程中,也会有并不懂得这种怪言怪语的人,他们可能会觉得莫名其妙。但,妙就妙在这种情节挪用既能让感兴趣的人被吸引,也能隔离一些对此并不感冒的人。
正如前文所述,经典作品的文本经得起细究,由经典语录聚合起来的粉丝群也有丰富的“团建”活动,在视频弹幕里打卡名场面、随机抽查经典台词出自何时何地、结合时事用台词概括等,既娱乐消遣,又常看常新。
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压力,人们难免想要寻求一些快乐消遣,当我们开始黛言黛语时,并不是咱真的发了疯,而是用这种方式给这平淡日子加点调料,用戏剧色彩填补生活的单一。
130806cwps55ewp5mw3zhs.png

图片来源网络
潇湘晨报编辑宁戈菲
新闻线索爆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晨视频”客户端,进入“晨意帮忙”专题;或拨打晨视频新闻热线0731-85571188。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