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瞬间倾城、安以陌:如何从网络作家到影视编剧的角色转换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2-8-26 12:20:56
1314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作者简介
瞬间倾城,网络作家、编剧。代表作:小说《未央沉浮》(已改编成电视剧《美人心计》)《囚宫》《烟火阑珊》《当糟糠遇上黑涩会》等,电视剧《乱世佳人》《烽火佳人》《守护丽人》《第九个寡妇》《凰权》《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等。
安以陌,网络作家、编剧。代表作:小说《陌上云暮迟迟归》等,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2019年版)《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等。
随着越来越多的网络文学、图书作品被搬上荧幕,影视与文学不断通过改编融合,很多创作者同时身负作家与编剧的双重身份,在笔墨与光影之间游走。我们有幸在 IP改编繁荣初期,完成了从作者到编剧的角色转换,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分享一些个人的经验与心得,与其他想成为编剧,或者已经成为编剧的同行们探讨、共勉。
剧本与小说的不同
在最初成为影视编剧的时候,我们也遇到过瓶颈。彼时我们对剧作技巧有些粗浅的了解,比如大家常提到的小说里有大量内心独白,以侧写和形容词来助读者去理解故事和角色。但剧本没有这样的空间,它更需要的是镜头语言。
最开始我们也很天真地以为,做编剧就是写一本“没有心理描写、不做修辞、纯粹靠动作和对白推进”的“小说”。直到真正走入这一行,亲身参与到一个又一个剧作项目之中时,我们才发现自己轻视了编剧这个行业,过于想当然,也过于浅薄了。
剧本与小说有一脉相通之处,两者都是通过文字来讲故事,都是通过情节来立人物。但又在本质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体。小说好比画作,作者可天马行空地发挥想象来创作,如同宫崎骏笔下的海上列车,空中之城。阅读感是小说创作的第一追求,也便是我们通俗说的“好看”。小说面向的受众是读者,没有中间环节,所见即所得,因此评判是否“好看”,更由读者内心主观判定;但是剧本更像设计图纸,其面对的受众并不是观众,而是剧组工作人员,它更像是本施工手册,给导演、演员、场景、道具、剪辑提供施工指南,在完成戏剧创作的基础上,更要兼顾指导与定调。因而,“好看”并不是剧本创作的第一标准,对于剧本来说,“可操作性”远比“阅读感”更加重要。
在文学作品改编过程中,编剧的任务是重新解构小说,将作家笔下恢弘奇诡的“空中之城”,拆解为一砖一瓦。其过程好比建筑师要还原画家画中的楼阁,则必须去研究力学结构再重建框架,从而还原和建造出那画中楼阁一般。这两者之间,无所谓高低,只是两种不同的工种。而要完成作者与编剧的角色转换,就必须在创作习惯和技巧上,改变自己。
从文学作者转为剧作者,首先要学习和掌握的是编剧的技术要求。在很多高校,有中文系,但没有作家专业,因为作家不是靠理论培训出来的。但高校中是有编剧专业的,有些学校专业名称是影视编剧,有些学校则是戏剧文学,影视文学之类。所以编剧更像影视创作中的技术工种,它有理工类专业的特征,是可以系统、规律性地进行技术总结和学习的。
当然,我们并不是说编剧行业不需要艺术性,只不过它有专业性和技术熟练度的从业门槛,这些技术可以买书自学,可以进高校进修,也可以跟着有经验的成熟编剧学习,又或者通过直接参与实践项目,自己慢慢领悟。
转型“阵痛”
我们最初进入影视行业,是因为小说创作能力被认可,但在剧本创作的时候,又因为小说的创作思维被质疑。我们希望其他同行不必像我们当初般碰壁和走弯路,所以分享些经验。如果想成为编剧的话,可以提前去学习编剧专业技巧,这样在项目中会少些挫折和反复。
这些年,我们看到很多同行从作家成功转型为职业编剧。也看到很多同行,他们有专业的技术能力,在小说创作领域有不俗的成就,最终却没有坚持在编剧这条路上走下来。我们交流后发现,阻碍他们的不是才华,而是国内影视行业特有的一些“潜规则”。编剧常常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专业之内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很多文学艺术、技术专业之外的情况。这些,便是创作能力不能解决的问题了。
小说创作相对自由。创作故事,好看为第一标准,至于是写 30 万字,还是写 40 万字,并不重要,故事的完整性才最重要。但编剧不同。能拍多少集数,能播多少集数,都并非编剧能自主决定。我们需要根据影视公司、平台、以及审查部门的要求随时地调整集数,在剧情内容框架固定的情况下,集数调整就意味着需要重新架构,重新编改,如果是在拍摄完成的情况下,则意味着要在现有剧情下取舍和删减,而这一定会牺牲剧情的完整度和精彩度。
我们从业多年,遇到过因为集数限制,现场需要删减剧本的情况,也遇到过因为演员档期协调问题,部分戏拍了,部分戏没法拍,导致成片并不连贯的情况,还遇到过全剧拍不完,删减剧本重编大结局的情况。而这些都只能通过编剧修改台词来补充未能呈现的剧情,或者通过剪辑老师的后期努力来完善剧情的连贯度。因此,必然也是有遗憾的,也会被吐槽的。
作家为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是要为作品质量不断地去追求新高度,而编剧大部分时间都可能在为能够完成作品,放下执念与坚持,去中和,去妥协,去牺牲。这两种孑然不同的创作理念和创作要求,也是大部分作家最终放弃编剧行业的原因。他们珍爱作品,不愿受到拘束,以至于无法接受妥协与退让。而编剧行业的俗语则是“项目求成不求全”,因为项目不是一个人的作品,是全剧组的心血,不能因为一个人的坚持,而去放弃全组人的工作。哪怕最终无法呈现出最好的故事效果,哪怕可能要被观众否定和质疑,但如果这是作品能走向荧幕必须要做的妥协,编剧也只能忍痛去接受。正是作者这种不妥协的精神,才造就了小说作品独一无二的风骨,每个爱作品的读者,爱的就是这份与众不同。但目前国内编剧只是影视创作众多环节中的一个岗位,更像是个“打工人”。编剧不能只对自己交代,甚至不能只对观众负责,还需要对平台负责,对甲方负责,对全组同事的心血负责,“妥协”便成为编剧被迫尊重的职业道德。
我们从业多年,作品有被观众认可的,也有被观众否定的。但在创作之初,我们所合作的所有团队,从没有一家制作公司奔着要做烂片,要圈快钱去要求编剧创作。相反,大家都想做出好作品,做出被观众认可的作品。但是一个剧本创作周期,从大纲创意设定到拍摄完成的两三年里,会接到各种意见。有影视公司策划、责任编辑的意见,有制片人、运营的意见,有平台审稿团队的意见,有营销推广团队的意见。甚至每去谈一个演员,可能就会有一版新的意见,每去谈一个导演,又会有一版新的意见。即便是拍摄完成,后期还有审查部门的意见。而这些修改意见,有些是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悖的。给剧本提意见的人,年龄、性别、阅历各有不同,审美自然也各有不同。试想我们每天朝夕相处的亲人朋友,你父母,你的配偶,你的孩子,兄弟姐妹,同学,爱看的电视剧都未必趋同,那这些递交到编剧手中,要求编剧配合修改的剧本意见又如何一致呢?
一荣俱荣,相互成就
创作,本没有对错。就像人无法评价是川菜的辣是对的,还是江浙的甜是对的一般,只是口味不同,哪有对错之分。但所有意见,又都是编剧必须去配合执行修改的。因为只有完成了这些修改,项目才可以继续推进,这部影视剧才有可能被拍摄播出。编剧如果任性放弃,就是放弃所有人的心血。所以反复拉扯的过程,编剧煎熬又痛苦,但却又不得不咬牙坚持。
讲个有趣又真实的案例,我们曾经做过一个古代宫廷项目,接到的修改意见,有要求走《甄嬛传》路子,加强宫斗和爽感;有要求按照《陆贞传奇》风格,增加极致浪漫爱情;还有要求做《大长今》,增强女性励志传奇。看过这三部剧的观众都知道这三部作品风格完全不同,但确实每部都是爆款。可要求编剧一部剧同时具备三者气质,再能干的编剧也只能说一句“臣妾做不到”了。
常常,为能够同时让一部作品具备这么多剧的“气质”,编剧只能一稿一稿地修改,变成大杂糅的春晚风,遭到各方吐槽。而在这样的“磨合”中,一部作品修改七八稿甚至十几稿和几十稿都不罕见。有些作品呈现后常常被质疑魔改,但其实在这样一轮一轮修改意见去颠覆修改时,编剧连自己的剧本初稿都保不住,又谈何保住原著呢?
记得有位非常优秀的作家,亲自担当编剧来修改自己的作品,播出时候遇到很多非议,观众质问她为何要“魔改”自己的小说。她曾经发表过长微博来解释小说作品内容不足以支撑 40集剧本体量,所以不得不增加主角波折。但读者依然无法接受,认为她是在“恰烂钱”,我们看到她的自白后却十分理解且心疼。目前国内作者,大多不能在改编影视剧的创作中掌握话语权,而亲笔将自己的作品改到面目全非,作者所面对的心痛绝不会低于任何一个读者,这也是作者转型编剧过程中,大概率会遭遇的“阵痛”。除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大神级作家外,大部分要完成编剧身份转变的作者,都需要面临这一心理难关。
我们从业这些年,遇到过公司内容创作部门不认可版权部门买来的IP作品,但又不得不拍,所以直接要求编剧必须“魔改”的情况;也遇到过演员觉得作品主视角不在自身,需要改戏才肯谈下合作的情况;也遇到过导演觉得作品风格不是自己擅长的,需要将剧本气质调整到自己舒适区的情况;更有因为现场不合,演员不接受同框拍摄,需要剧本做无逻辑调整的情况。而编剧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能力保护项目能够进行下去,让这部作品能够面世。
也正因为坚持作品如此之难,我们才特别感激愿意信任编剧,愿意坚持原著的甲方。此次《星汉灿烂·月升沧海》的创作便是如此。制片人面对各方对原著剧情质疑的情况下,还能够去替编剧顶住压力,保护原著内核,而不是简单命令编剧无论任何意见都必须听从,让剧本去讨好所有不同审美的评价者,这是极需要魄力和胆识的。
我们还感激,愿意在创作期间,把编剧当创作者而非执行者来尊重的导演与制作团队。《星汉灿烂·月升沧海》导演的参与让我们学到如何对剧作坚持与执着。出身戏剧的他,一遍遍与我们进行剧本围读,共同协商修改、优化剧作内容,而非简单地由他提供呈现要求,编剧来打字执行。能够以平等与尊重的态度来与编剧沟通,更是我们极其感激的。我们也特别感激能够不计较戏份多寡,去从全局尊重作品的演员们。无论主演与配角,无关戏量与番位,他们都只从剧作精彩呈现的角度出发,尽心演绎着。影视,本就是团队创作的艺术。任何一部好作品,都不是导演、演员、编剧或创作团队某个人的功劳,必然是集体共同奔赴的结果。
最后,我们特别感激愿意与编剧沟通,把我们当战友、当伙伴,大家一起去说服创作团队,说服平台,一起保护作品的原著作者关心则乱。原著作者与影视改编编剧,从不是敌对双方。一部好的作品呈现,来自所有人的成全,是大家共同期盼的结果。因为我们也曾是作者,所以特别理解作者对自己作品的珍惜。我们又转型做了编剧,所以能够体谅编剧在创作中需要做的平衡和妥协。
剧作与小说,本就是一荣俱荣,相互成就的关系。所以我们非常愿意且欢迎作者参与到剧本工作中,一起探讨,一起交流,一起取舍。也呼吁更多的编剧多听从原著作者的意见,多与原著作者沟通,影视改编过程中所遭遇的困难与瓶颈应该让原著作者们去了解,相信他们也愿意提供更好的改编创意与折中方式,切莫要自己独干蛮行,既伤了剧,也伤了文学作品。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瞬间倾城 安以陌
#安以陌
#如何
#网络作家
#影视编剧
#角色转换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什么是循环爽点、情绪爽点?如何运用并提升小说质量?
0
2517
547218
2024-04-16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蒿里茫茫:女频历史小说的主角设定和战争书写
0
3811
写手发布
2024-04-26
写作交流
余秋雨:如何训练语言表述能力?
0
2406
无敌娜娜无敌
2024-05-06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柳翠虎:怎样写好现实主义都市言情小说?
0
3523
写手发布
2024-05-19
文化新闻
《庆余年》爆火背后的“猫腻”:如何成就网文界“大宗师”?
0
3496
写手发布
2024-06-05
写作交流
如何“头脑风暴”情节和点子?
0
2458
陌路微笑
2024-06-21
文化新闻
十大‘著名’网络作家,谁才是你心目中的‘网文之王’?
0
3054
哥舒明朗吾爱
2024-06-25
文化新闻
如何做透一个小众书市场?这个品牌用10年来回答
0
3025
写手发布
2024-07-05
文化新闻
网络作家梨花颜:微短剧剧本创作如何构思与落地
0
3072
写手发布
2024-07-12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3296
neisalaan
2024-07-12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色周巷史集
红色周巷史集
第一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200万奖金总额,等你来挑战!
4
童话故事
5
300元/千字 | 「科幻世界」杂志主题征稿
6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男频主题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