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新闻] 李敬泽:若无文化担当,网络文学创造多少产值都无价值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4-14 17:4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MAIN201704141629000130262915625.jpg
4月11日起,为期三天的第三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网络作家、文学网站负责人、评论家汇聚,交流研讨网络文学的新情况、新趋势。期间,由江苏省作家协会、三江学院、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江苏省网络文学院也正式揭牌成立。
网络文学年产值已达90亿元
模式创新迫在眉捷 文化担当任重道远
过去两年间,由《花千骨》、《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掀起的IP剧热仍在持续着,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少还有十几部明星阵容的网络文学改编剧攻占大小荧屏。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数字出版司网络监管处副处长程晓龙介绍,截止2016年底,网络文学用户数达到了3.33亿,国内网络文学产值达到90亿元。2016年,40家重点网络文学网站驻站作者数超过1760万,作品总量达1454.8万,作品数达到175万种。程晓龙还表示,2017年网络文学市场仍处于黄金发展机遇期和市场扩张期,与此同时,也迎来了战略调整期。
梳理网络文学的发展史,2003年左右是一个分水岭,随着收费模式的兴起,网络文学逐渐演化成一个产业。2014年起,随着互联网资本进入这一领域,网络文学的产业化迅速驶入快车道。
“越是在网络文学汹涌澎湃的时刻,越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冷静的认识。”中国作协副主席、文学评论家李敬泽说,网络文学正处在这个时代文化的前沿,网络文学要想健康发展,必须反映时代主流的、基本的价值观,体现中国精神。
李敬泽以网文中的穿越历史题材创作为例,他指出历史给创作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但同时又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要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网络文学如何实现文化担当、社会担当?李敬泽强调,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网络文学行业想长远发展,从根本上取决于我们的社会、文化担当,没有这个前提,你创造了多少产值都毫无价值。”
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彭云认为,在庞大的互联网的产业链里,网络文学还是依附性的,创作上受市场和消费者的影响,传播上受科技和经济的引领,业态上受资本和媒体的约束,在文化上这种创新性、引领性明显是不足的。彭云也强调,如果没有独立文化价值的显现,没有创新驱动,网络文学只能一直是在互联网大潮中的体现。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对于网络文学来讲,观念、内容的创新迫切性,甚至远远胜于技术、机制方面的创新。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吴长青则表示,“网络作家要切实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扎根现实的基础上体味社会冷暖。”同时他认为,“读者的审美趣味也要提高,要逐渐从不着边际的玄幻中走出来,真正提升历史和现实感,这样才能‘倒逼’网络作家重续文学的熏陶、审视、载道传统,强化精品意识,真正创作出经典化的优秀网络文学作品。”
网络文学学院式教育方兴未艾
教什么?怎么教?
网络文学产业的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样迫切。刚刚挂牌成立的江苏省网络文学院是江苏省内首家网络文学院,而早在两年前,三江学院就在全国首开“网络文学编辑与写作”本科专业。据三江学院文学院院长王勇介绍,招生情况超过预期,侧面印证了网络文学的社会影响和公众认可度。目前,已有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的部分高校陆续开展了与网络文学研究相关的课程。
学院式的网络文学教育与传统文学教育区别在哪?上海大学创意写作中心任葛红兵对记者表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战意识。“网络作家是实战性很强的,不是我要学习成为一个网络作家,而是我此刻就是网络作家,直接到网站上实践,培养读者意识。除了传统的理论、文学修养的培养,还要改变教育方式,采用‘工坊制’,打破师与生、学与做的界限。”
对于在学生教育阶段就过份注重市场化的担忧,在葛红兵看来,市场本身有它的审美、价值观选择机制、制衡和审查机制,也不完全是坏事。“网络文学院培养出的学生要直接面对市场,所以培养相应的市场敏感性和实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都说“作家无学”,早前,网文“大神”月关对学院式培养网络作家的方式持怀疑态度,他认为写作大多靠天赋与勤奋。但现在他慢慢转变了看法,“实际上是可以教的,有些人有天赋但不知道如何转化,有些人天赋不高但有基础,通过学习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很多网文作者有其他学科背景,一旦掌握了理念和技巧之后,会少走很多弯路。”
“谁来教”是月关认为网文教育中最矛盾的地方,“我觉得应该由网络文学老作家教,但他们大多出生草根,并没有教学所需的职称资质等,而传统理论研究的教师又没有实践经验。网文教育毕竟还是新生事物,很多东西并不配套。”
“教什么”是学院式教育面临的另一问题,高校教育能否跟得上网络文学行业的发展?对此,起点中文网总编辑杨晨认为,学院教育能承担的还是基础的部分,网络文学是一个比较开放的系统,学院可以培养作者,但培养不出“大神”。而与网络文学运营亲密的编辑岗位需要大量阅读作品、大量和作者沟通的经验,包括对数据的掌握,对市场的敏感性,这些大多来自工作实践,在学校里是很难学到的。
“师资力量的配备是我们现在遇到的最大困境。”王勇院长并不讳言这个问题,他在论坛上向在座的网文“大神”们发出了邀约,希望他们可以到学院中与学生们多做交流。
北京大学邵燕君副教授自2011年起在北大中文系开设网络文学研究课程,率先探索网络文学研究方法和教学模式,这次她被聘为江苏网络文学院首批研究员,她表示,谈网络文学写得好不好,要谈的是它最后有没有好作品出来,有没有足够数量的好作品出来。基数越大,出现好作品的几率越高。“文学这个东西,确实要有点天赋,它跟别的教育体系还不太一样。好的文学生态就是怎么能够撒一张巨大的网,把这些文学的种子捞上来,然后让这些人有可能成长,有可能出好作品,这才是好的机制。”来源:新华网 王志艳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2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