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视角] 名家访谈|如何打造成功的国产长篇连续季播剧?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23-9-25 14:58: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采访、撰文/灵樨

长篇连续季播模式,在欧美剧中是最常见的模式。一方面,长篇连载叙事的魅力在于“长”,比如《权游》后面几季的好看,在于前面几季“长”的酝酿,再比如金庸的小说,越长的越好看;另一方面,欧美的资方(平台)探索出,季拍季播模式,是降低商业风险、增强内容稳定性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季播剧目前还不成气候,像《乡村爱情》系列这种能拍到十七部的长寿剧,更是十分少见。受播出流程的影响,事实上中国剧集做不到真正意义上的“边拍边播”。但爱腾优等视频平台,出于商业风险控制和品牌长尾效应的考量,开始鼓励季播剧的产业化生产,如《庆余年》《赘婿》《琅琊榜》《唐朝诡事录》《少年派》《二十不惑》这类爆款剧第一部的成功,给了平台和制作方极大的开发第二部的信心。但同时,季播剧对品控的要求极高,如果续拍季不能保证前面的质量水准,季播的模式就走不远。在国内,主动挑起探索季播模式大梁的基本还是头部剧集公司,如新丽电视的很多项目在海报上,都写上了“第一季”的字眼,这意味着项目从策划阶段就已经有系列化的意识了。
开发国产系列剧,剧作是重中之重。面对国内审核流程、项目更新周期、用户追剧习惯、项目集数长短的权衡,国产长篇连续季播剧在故事架构、叙事线索、人物新增、阶段打点等方面有哪些特殊的要求?带着这些问题,新剧观察(ID:Xinjuguancha)专访了《庆余年1、2》《大宋少年志1、2》的编剧王倦、《三体1、2》的编剧田良良、《唐朝诡事录1、2》的编剧魏风华。

从小说到剧本,如何“增”和“删”?

国产长篇系列剧很多是从小说改编而来的,因为长篇连载小说能提供海量的最初素材。
但长篇连载小说(以前是在报纸、杂志等连载,现在是在网络文学平台连载)有着天然的结构缺陷,比如存在章节之间不连贯,或部分章节游离主线之外独立成章,或者作者天马行空地写出一段段跳脱性文字的情况。剧集改编如何克服这个困难?

qw3.jpg
王倦认为,在改编的过程中“对精彩章节首先考虑是保留而不是删减,保证内容呈现,然后想办法,前后内容作适当修正,让单章部分上下勾连,合情合理。当然还有别的可能,比如某章看似前后无关,但是通篇看下来,会发现和后方某处情节紧密挂钩,要看到那一部分才会恍然大悟,这种也没什么诀窍,就通篇熟读原著,别错误判断章节内容就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在效果上再加一点分。”
田良良表示《三体》其实不怎么存在这个问题,只是原著中的表达非常克制。在改编这种“留白”的时候也需要考验编剧的功底。她和团队在改编的时候也是尽可能去延续这种风格,不盲目地填充,尽可能让观众感受到原著独有的气质。她认为:“落实到剧本,可能比较重要的是我们遵循改编的原则,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可能从人物出发。”

qw4.jpg
《唐朝诡事录》是由原著作者魏风华亲自改编的,在改编过程中自然更加顺利。魏风华表示:“自己改编自己的作品更为得心应手,更了解它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里。对那些网络文学怎么改编,我想没有捷径,只能全篇梳理人物,建构人物关系,进而在不同的阶段找到来自于人物和人物关系的那个叙事引擎。”

“人物成长弧”如何设计?

对于系列剧来说,编剧需要把所有的“季”汇总起来看成一个整体,在考虑到单季完整性的同时,也不能忽略整体的架构。
比如《大宋少年志》从策划时期开始就想好了整体的故事,但分成两部分拍摄,因此才有了第一部和第二部,至于是否有第三部,编剧王倦并没有透露。一部剧中最关键的在于人物,对于单季剧集来说,人物要在整个故事的过程中拥有成长弧线,那么很有可能出现第一部中人物已经成长结束,到了第二部就会变成扁平弧。王倦表示,这种情况经常会遇到,但对于系列剧人物的创作而言,编剧要做的就是“既要完成人物再次成长的完整走向,也要注意别脱离第一部的整体基础,要改变,但不能毁掉建造的性格。”第二部在人物塑造上要难度更大一些,但王倦却享受其中,认为这正是乐趣所在。
田良良则认为前期的规划是很必要的,但人物的变化是随着事件的发展而产生的,编剧更多的是引导和记录,但关键还在于人物自己在故事里的选择。

qw6.jpg
魏风华在创作《唐朝诡事录》的时候并没有做太多的规划,而是到了第一季在做后期的时候才开始进行第二季的规划,并且透露还会有第三季播出。目前第二季《唐朝诡事录之西行》已杀青,在这一部中他并没有刻意制造人物的成长弧线。他认为:“成长关涉选择,角色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体现他的成长史。但是,也不能为了成长而成长。如果仅仅为了体现孤光,一直叫角色变来变去,也是有问题的,对类型文学和类型影视的主人公来说尤其如此。”

上一部的观众反馈,如何辅助下一部的创作?
纵观国产系列剧,经常出现一部不如一部的情况,导致系列剧很难走远,很难出现长寿剧。除了产业模式,是否还会有其他的原因?
王倦认为欧美边拍边播的模式很容易及时收到受众的反馈,编剧可以避免走弯路,切实知道观众想要的是什么。他在创作系列剧时也会吸收编剧的反馈结果,但是并不会盲目遵从,还是要保持创作的延续性。“电视剧创作本质上是为观众服务,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去考虑主创想要的某些表达。”因此,系列剧的神奇之处就是“让观众参与创作”。

qw8.jpg
《庆余年1、2》《大宋少年志1、2》《雪中悍刀行》《舞乐传奇》《南侨机工英雄传》《木府风云》编剧 王倦目前田良良已经接盘了《三体》第二部的剧本创作,她认为观众对第一部的反馈是自己非常重要的参考。“我们希望从读者、粉丝、观众的反馈中收获最有利于作品表达的东西,不仅仅是大家对角色的喜爱和喜爱的原因,甚至包括对整部小说的气质的把握,分析究竟大家看重的是小说中的哪些元素。”

qw9.jpg
《三体1、2》《终极笔记》《斗罗大陆2》《紫川》编剧 田良良魏风华认为作为一部探案剧的编剧,他希望听到的是关于案件逻辑漏洞或硬伤的反馈,这有助于自己后续的创作。但关乎美学和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他认为每一位创作者都要有自己的坚持。

qw10.jpg
《唐朝诡事录》原著&编剧 魏风华

以下是新剧观察与王倦、田良良和魏风华三位编剧的对话内容(节选):

新剧观察:一些网络长篇连载小说,可能会出现单章单节内容较优、但前后章联系不强的结构缺陷,或游离主线独立成章的情况,小说转化成剧本时如何攻克这个问题?
王倦:文学作品到影视呈现的改编过程中确实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单章独立,前后联系乍看勾连不紧密,这可能分为几种情况:比如说,看上去是单独一章的华采爆发,但草蛇灰线,逻辑和情节线是潜藏深埋的,这可以说是作者故意为之,制造出留白的效果,如果是这种情况,改编过程中会考虑观众的直观感受,把潜藏部分深挖,让某些线索提前展现一部分,把留白部分从迷雾中显现出来一些,让观众有更清晰地看到前后脉络,同时不影响华采部分的爆发。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长篇连载中,可能突然情绪上来,某章情感或者创作欲望爆棚,也会出现单章独立状况,但仔细盘查,或许会发现人物性格和情节走向,和整体有差异,乃至没有铺垫,稍显突兀,但这种华采单章,往往会是读者记忆最深刻的地方,作为编剧改编来说,首先考虑是保留而不是删减,保证内容呈现,然后想办法,前后内容作适当修正,让单章部分上下勾连,合情合理。当然还有别的可能,比如某章看似前后无关,但是通篇看下来,会发现和后方某处情节紧密挂钩,要看到那一部分才会恍然大悟,这种也没什么诀窍,就通篇熟读原著,别错误判断章节内容就能解决问题,甚至可能在效果上再加一点分。总而言之,编剧要做的,不是规避问题,而是理解内容,在满足观众观看体验的同时,将原著该有的优质情节合理呈现。《庆余年》在改编上就没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原著虽然是长篇,但人物性格和情节走向始终是完整的,所有高光部分,前后仔细看,都有相关联系,这是原著本身就存在的优点,所以改编过程中基本没有这种问题。
田良良:有一部分网络文学可能因为更新方式的问题存在这种情况,就像问题中提及到的有的章节节奏比较慢,信息量不太够,前后连接不强,但其实这些在改编的时候不能把它看成问题,需要我们看成是改编的切入点,从这些地方入手完善故事和人物不容易影响脉络。《三体》我个人不认为存在这样的问题,但原著的创作手法其实是非常克制的,很多地方寥寥几笔但是意味深远,引发思考,这种其实是文学创作中的留白,有的时候比直接写出来更有力量。我们在改编的时候也是尽可能去延续这种风格,不盲目地填充,尽可能让观众感受到原著独有的气质。落实到我们剧本,可能比较重要的是我们遵循改编的原则,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尽可能从人物出发。
魏风华:我想这个问题,过多地存在于那些日更的网络文学中。《唐朝诡事录》系列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因为它不属于网络文学。此外,自己改编自己的作品也更为得心应手一些,更了解它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里。对那些网络文学怎么改编,我想没有捷径,只能全篇梳理人物,建构人物关系,进而在不同的阶段找到来自于人物和人物关系的那个叙事引擎。
新剧观察:一开始就想好了要写多季?在创作系列剧时会提前做整体的规划吗?比如划分阶段故事、季尾的打点。
王倦:《大宋少年志》相对特殊,开始设定时期整体故事走向就已经定了。只不过第一部先拍了前半部分,毕竟后半部分牵扯历史的情节比较多。所以也不算提前布局,而是本来就设定完整,分开拍摄而已。
田良良:前期规划要有,之后要随着后续的反馈做适度的调整,不能顽固地墨守成规,也不能盲目地随波追流。
魏风华:写第一季时,并没有做多季的规划。大约在做后期的时候,开始确定做第二季。可能是因为,当时觉得这个题材,在最近十年内是稀缺的,而且探案剧也适合做成多季。再加上,做完后期,整体的质感已知,有了进一步的信心。第二季《唐朝诡事录之西行》经过6个月的拍摄,前不久已经杀青。将来还要做第三季。不管一共多少季,唐诡系列的美学风格会一以贯之,即“二楼美学”。在我看来,古装剧有三层楼:一楼故事,可以理解为历史正剧或传统的古装剧,包括历史缝隙中的可能性故事;三楼故事,可以理解为架空的仙侠古偶剧。二楼故事,则是以真实的历史和社会风俗为土壤,在此基础上生发出来的带有中式志怪色彩的悬疑、冒险和探案故事。
新剧观察:多季的创作,如何设计人物成长弧线?
王倦:从系列剧架构来说,第一部相对好办一些,人物的改变比较直观,能看到每个人物之间互相影响逐渐融合的部分。第二部来说会有一定拘束,因为人物性格理论上来说在第一部已经大致成型,人物关系也构建完成,所以要提醒自己,既要完成人物再次成长的完整走向,也要注意别脱离第一部的整体基础,要改变,但不能毁掉建造的性格。这方面来说,会比第一部难一些,但也是乐趣所在。
田良良:人物的成长变化是伴随着事件产生的,这个更多的不是刻意埋下的,更像是一种人物在故事中自己的选择,编剧可以引导,但是不能违背人设、主题等因素。设计和规划也要因剧而宜。
魏风华:这确实是个难题。系列剧的第一季,主人公通常会画出一道彩虹般的成长弧线,所以第二季就难了。我想成长关涉选择,角色在关键时刻的选择,体现他的成长史。但是,也不能为了成长而成长。如果仅仅为了体现孤光,一直叫角色变来变去,也是有问题的,对类型文学和类型影视的主人公来说尤其如此。因为从终极意义上说,成长是进入神殿之前的事,而类型文学和类型影视的很多主人公是要进入神殿的,这在探案作品中尤为明显。具体到《唐朝诡事录》第二季,它的主题是“西行”,在大事件之下,探案团被迫离开长安,沿着丝绸之路向西冒险。如果一定要说成长,那么在第二季中,主人公的成长更多地体现在探案团内部成员之间的冲突和张力上。这种冲突和张力,则是依托人物的出身、成长环境和性情所形成的个人风格来构建和完成的。
新剧观察:写第二部时是否会吸收前一部的观众反馈意见?
王倦:首先还是保证创作上的延续性,尽量保证相对完整的世界观,符合人物走向的情节逻辑。然后当然会留意观众反馈,从观众反馈上,再考虑是对第二部做细节修正还是总体调控。可以说观众反馈是很重要的借鉴因素,因为说实话,电视剧创作本质上是为观众服务,在这样的前提之下,再去考虑主创想要的某些表达。
田良良:《三体》两部之间有一段时间的间隔和沉淀。观众和粉丝对两部的看法是我们从第一步创作开始就非常重要的参考。这也是,我们几乎所有的小说改编作品的重要工作。我们希望从读者、粉丝、观众的反馈中收获最有利于作品表达的东西,不仅仅是大家对角色的喜爱和喜爱的原因,甚至包括对整部小说的气质的把握,分析究竟大家看重的是小说中的哪些元素。
魏风华:坦率讲,一些观众的建议和意见,对编剧是有提醒作用的。尤其对探案剧来说,有些地方可能确实存在着逻辑漏洞。涉及到这方面的,是需要虚心听取的。这之外的,比如关涉作品风格甚至美学的,一定要有编剧自己的意志和坚持,否则就会在各种声音之下迷失了自己,那不是一个真正的文学创作者该干的事。
新剧观察:你认为欧美剧、韩剧的边拍边播模式(播一集再写一集)和国产剧创作模式比,各有什么优劣?
王倦:边拍边播可以直观感受观众回馈,及时调整故事走向,乃至改变人物设定,就很灵活,能够更贴合观众需求,避免走弯路,能加强追看度,也能避免主创自己的固有思维影响剧情。国产剧这边优点就是相对来说故事总体会比较完整,人物线不会出现跳脱乃至丢失,观感上能保持一致,能把控总体走向。两种创作方式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各自优点就行了。边拍边播有可能在创作过程中丢失整体人物构建,就类似坑越挖越深,但又不是提前准备的,单单追求悬念和可看度,到最后已经无法合理地完成填坑,只能大体上收尾,细节割裂感或许会无法顾及。而国产剧这边则是完整构建,再成型播出后,就比较冒险,之前说过,主创固有思维很难改变,或许创作过程中会出现脱离观众接受程度的走向和情节,但这种遗憾播出后就已经无法调整,有点一旦播出就听天由命的感觉。一个能及时修正,但走向可能逐渐脱离掌控。一个相对连贯,但结果无法预料。孰优孰劣只有观众决定。
田良良:前者可能可以通过播出情况、观众反馈来调整情节和故事走向,但可能会容易影响故事完整性和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整体成本控制也会比较难。
魏风华:他们边拍边播的机制当然很成熟了,所以对他们来说劣势一定是可忽略不计的。至于写完再播的模式,也不能说落后。我想无论哪种方式,最重要的还是要打牢地基,也就是说在选题上独具慧眼,接下来把剧本做好做出自己的独特性,至于怎么播出便不是更重要的事了。
新剧观察:国产系列剧常常第二部不如第一部,第三部不如第二部,口碑遭遇滑铁卢的原因何在?如何保证后续季的品控?
王倦:原因比较多了,第一部期待值拉高,对第二部当然要求也提高,又或许第二部创作中为了某些因素,放弃了第一部的人物设定,整体构建,让人物性格有了巨大变化,却又没有足够的情节予以支持。也有可能第二部发展方向,偏离观众预期。说实话原因太多了,一一列举都没必要。至于怎么保证每一部质量,我觉得编剧能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尽自己所能,把故事做好,人物衔接不要出现问题,只能说希望做出不敷衍的作品,至于能不能被观众接受,这个有时候不在自己掌控之中,只能留给市场来判断。
田良良:因为我现在就在《三体》第二部的创作中,在这方面的经验还在摸索中,所以只能尽可能的努力不让这种情况出现。可以在第二部创作完成、播出后再详谈这个问题。
魏风华:这确实是个魔咒。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只有当第一部达到一定的高度和受众后,投资方才会做第二季。对创作者来说,就意味着前面有一座高山,超越它自然不容易。其实,对多季剧集来说,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持平就是一种胜利。要想达到这种结果,最重要的还是继续挖掘人物,因为故事本身是否更精彩,是个可遇不可求的事,但深挖已有的主人公,找出内在的新的驱动力,则是一个可操作的事。
新剧观察:常常有“先有情节还是先有人物”的争论,你在创作的时候是先考虑人物还是先考虑情节?
王倦:《大宋少年志》是先有人物。创作前期就是偶然想法,特殊时代背景下的少年暗战,到这一步后,情节方面就没有再细想,所有精力放在人物创造上,秘阁和七斋这些基础设定,也是在创作人物过程中同时完成,在这部剧上,我更注重人物一些。举个极端例子,精巧周密环环相扣的情节能不能吸引观众,当然能了,做好了一定能被接受,但如果人物不出彩,观众的追看性就会受影响,就但凡情节缓下来一点,就有可能降低观赏快感。而人物立住之后,就会发现人物关系自然而然建立起来,因为这两者之间是必然相连的,当人物关系扎实之后,任何情节构建,就不会再是水上楼阁。倒不是说要降低情节烈度,而是说有了人物基础后,原有的情节都会自然而然加分。所以大宋是先有人物,甚至剧情都是在为这些人物服务,希望的效果就是几年后,或许记不清故事说过什么,但是故事里那些人的摸样,还在眼前。
田良良:人物和情节都很重要。如果有侧重,可能只是创作者选择用怎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想展现的主题。
魏风华:还是先考虑人物,但我不喜欢用“塑造人物”去定义,更喜欢擦亮和点燃人物这个说法。因为在我看来,当你下笔的那一瞬间,人物就已经在另外一个平行世界存在了,你还塑造什么?但仅仅擦亮也不够,还要找到人物的成长轨迹,进而点燃这个人物,让他焕发出属于自己的特质和光彩。具体到《唐朝诡事录》系列,剧作的难点在于,怎么跟唐人隔着时空对话,真正进入到他们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找到人物身上最重要的那个特质,剧中卢凌风的特质是出身四姓士族,苏无名的特质是狄仁杰加唐代志怪作家兼博物学者段成式。这样的话,你就晓得了他们所处时代的特点,知道了他们的人生处境,理解了他在一场戏中应有的状态和情绪。
新剧观察:多季创作台词风格如何保持前后统一?如何写出精彩的台词?
王倦:这问题没法给完整答案,因为我自己也是在摸索中。从我这边来说,当然希望每句台词都能出彩,都能被观众记住,但这要求有时候需要的是灵光一现。但是灵光一现的前提可以掌控,那就是人物性格。最质朴的创作方式,暂时不管出彩,先让台词符合人物性格。这需要编剧对人物性格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或许剧里不呈现,但编剧得了解人物的过去,因为每个性格固定下来,都有自己的过程。越深入角色,才能更好的把控性格。当台词和性格贴合之后,然后再考虑不停磨合修改,希望尝试过程中能在缝隙中找到所谓出彩的那一句。到这一步,只能花心思,起码我这边没什么捷径可走。
田良良:人设清晰其实是第一步;其次,设计的人物的动作要真实可信;第三是构建有趣的、容易让观众带入的情境;最重要的就是彻底进入这个人物,感同身受地体验人物。不为了华彩而华彩,让人物自己说话。
魏风华:我觉得还是要把语言交给角色。如果角色说出来的某句话,确实能激荡人心或打动观众,那只是巧合而已。编剧不要替角色说话,这是对编剧的道德要求。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