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紫金陈:写作和人生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4-2-3 19:42:38
472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紫金陈,本名陈徐,1986年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中国作协会员,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擅长写社会派推理小说,已
出版
作品十余部,代表作有“推理三部曲”《无证之罪》《坏小孩》《长夜难明》,曾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
“中国的东野圭吾”“推理三部曲”“理工男作家”……紫金陈的标签很多,名声很响;他的小说《无证之罪》《坏小孩》《长夜难明》改编的影视剧屡屡“出圈”,引爆全网;在中国作协“当代作品翻译工程”“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项目”的助推下,这些作品成功出海到亚洲、欧美等地。今年1月,紫金陈推出了女性悬疑题材长篇小说《长夜难明:双星》。本报特邀张小童对其进行专访,探究这位网络作家的创作与人生。
——编 者
“写作这条道路确实最适合我”
张小童:您毕业于浙江大学,笔名取自浙江大学的紫金港校区。可以说,浙大是您创作的起点,但您所学的专业貌似与文学离得比较远?
紫金陈: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以前读过的经典文学作品不多,看过几本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在网上读过《鬼吹灯》《诛仙》等网络小说。在从事创作之前,也没有读过推理小说。学生时代和刚踏入社会的时候,我都只是业余写作,把写作当作一种爱好,并不是养家糊口的手段。
张小童:那您是怎么接触网络文学的?何时开始写推理小说?
紫金陈:回想自己那时候的写作也蛮有意思的。工作不顺心的时候,我就会静下心来研究一下网络文学市场。我用产品经理的思路,通过市场调查,把所有流行的网络小说都分析了一遍。一开始,我想写仙侠题材,但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仙侠
网文
的市场竞争实在有点激烈。于是我就分析其他类型的网络小说,发现悬疑推理很有市场,而且竞争性也比较小。
刚好那个时候,我观察到日本作家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在国内特别受欢迎,我也跟着读了几本。我突然有了写小说的冲动,而且我相信理工科的知识背景,让我拥有更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写出比国内大部分推理小说质量更高的作品。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便决定开始写推理小说。
张小童:您用商业的眼光,通过理性的分析,找准了推理类网文有值得挖掘的空间,读者市场广阔,容易出成绩,所以才开始进行推理悬疑小说的创作?
紫金陈:对。如果写传统文学,我肯定写不过那些传统作家,于是我就从类型小说着手。悬疑推理在类型小说中是一个大类别,当时图书市场中,中国的社会派悬疑推理作品相对较少。另外如果从国际层面来看,国外许多畅销小说都是悬疑推理类,当时中国的确缺少这方面优质的内容,更缺少由悬疑推理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因此,我选择创作根植于中国本土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张小童:当时就决定全职写作了吗?第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反响如何?
紫金陈:第一部作品创作完成之后,流量挺好的。于是,我在妻子的支持下,从2012年开始全职写作。为了积攒人气,同时观察市场的反应,我的小说一开始免费连载,先推出的是《高智商犯罪》,我看反响不错,后面就陆续推出了“推理三部曲”:分别是2012年的《无证之罪》,2014年的《坏小孩》,2017年的《长夜难明》。现回头看,写作这条道路确实最适合我。
张小童:“推理三部曲”的故事都有真实的参照案例吗?
紫金陈:《无证之罪》的灵感来自我多年前读到的一则社会新闻,讲的是某个小镇上有名女中学生被杀了,警方对比镇上两万多名男性的指纹,最终将罪犯绳之以法。于是我就想到“杀人是为了找人”这个故事内核。《无证之罪》写完的时候,我老婆刚好怀孕,我正在寻找下一部作品的灵感,就想到能不能以未成年人为主题写一部推理小说。2014年开始写《坏小孩》,当时创作技巧还不够成熟,现在看来感觉有点过于用力了。我觉得书里的3个小孩本质并不坏,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因为外界给他们产生了影响。朱朝阳其实是一个非常隐忍的小孩,就像他在课桌上写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但外界一次次给他造成打击,才引起他的反抗。我觉得孩子有自己的世界,很多大人之间的事会印刻在他们的成长里。比如说父母离异,对小孩子的影响就非常大且深。
《长夜难明》的创作,则是受到一位“书粉”的启发。最高检新媒体中心的一位负责人与我相熟,他在一次聊天中说:“你已经写了很多警察视角的故事,能不能写个检察官的故事?”我说我对检察官这个职业不了解,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工作的,他马上给我推荐了两本法学工具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告诉我,在这两本书里,我可以找到所有答案。《长夜难明》这本书里,关于检察官的日常工作和涉及的所有法律知识,都来自于此。
张小童:“推理三部曲”之间并没有故事关联,都是独立的叙事。我个人感觉,您很擅长剖析现实,直击人性,有着强烈的社会批判性,看完之后让人掩卷沉思。
紫金陈:我的创作是有时代背景的。2013年中国掀起司法改革,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为司法正义而奋斗的警察、检察官、法官、法医等。就像《长夜难明》里描述的,为了查出一个真相,他们不惜付出青春、名声、前途、家庭,甚至生命的代价。正是因为我始终坚信江阳这样的人物是真实存在的,才能创作出这部作品。看上去,我的作品有比较重的悲剧色彩,比如《无证之罪》讲个人的悲剧,《坏小孩》讲家庭的悲剧,《长夜难明》讲社会的悲剧,但我真正想表达的是:每个人都向往正义,每个人都有赤子之心。
张小童:我可以理解为,写作也影响了您的价值观吗?
紫金陈:写作和人生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写作也是一个修正自己的过程。我写作最初的动机确实主要是为了谋生,后来写《坏小孩》《长夜难明》等作品之后,发觉那些虚构的人物反而让我的价值观变得更加积极。这让我思考身为作家,应该有怎样的社会责任感。这几年不断有人在网上给我留言,说读了《长夜难明》,让他们高考结束后选择求学法律专业,毕业后选择到公检法等单位工作。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留言,都感觉特别开心,作为一名网络作家,在那一刻,心里特别满足。
“不按套路出牌”是作品的检验标准
张小童:小说的主题明确、案件确定之后,故事的走向、人物的形象、推理的脉络如何铺陈布局呢?
紫金陈:很多时候,小说灵感主要还是靠想。最开始写作,我甚至都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大纲,可能会从故事的开头、结尾、甚至中间的细节开始构思,像拼图那样一块块地逐渐拼出整个故事。
我自认为比较擅长宏观设计,但是一到落笔,就感觉写不出来我想要的感觉。情节、人物、线索等都是早就构思好的,具体到从情节与情节的过渡衔接,不太好写,会“卡”。
张小童:您的作品一般是十几万字的篇幅,篇幅不长,但是情节非常紧凑,内容很有张力。一旦“卡住”的话,要怎么突破呢?会不会用“偶遇”“巧合”来过渡?
紫金陈:我不会用“巧合”来“水”情节,我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好几个礼拜,不停地逼自己思考和创作,比如推理的逻辑线、故事情节的设置、人物的塑造,等等,反复打磨。写完之后,还会不断地进行调整。我每本小说通常都会写3到5遍,不是修改,而是重写,而且通常写到一大半就开始重写了。
张小童:如果写到结尾,突然发现某个小细节可能经不起推敲,也会重写吗?
紫金陈:那是肯定的。一般都是写到后面,突然想到一个新点子,或者发现一个不是修改就能够解决的问题,那就只能重写。我对作品的检验标准就是“不能按套路出牌”。如果写着写着落入了俗套,或者想到其他作家可能也会这样写,读者可能会猜到后面的情节,我就会开始警惕。另外,如果人物写得不够生动,有点符号化了,我也会重写,而且会反复折腾四五遍,直到我自己满意为止。
我很清楚,连我自己都不满意的小说一定骗不过读者。哪怕书中有一个不合逻辑的地方,读者也一定会感受得到。要让读者读着觉得顺理成章,就必须反复推敲,推倒重写。
张小童:您是个追求完美的作者,要求必须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有没有写得非常顺的小说,不需要怎么修改?
紫金陈:没有。我觉得没有哪部小说写得很顺利,我的写作都非常困难。我会站在每个角色的身后,想象逻辑是否能自洽。比如2023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做直播的时候,我曾说《双星》很快就将与大家见面,但直到2023年12月才完结,今年《双星》才出版上市。中间的大半年时间,我都在反复推敲,也重写了几遍。
推理小说的精彩直接取决于案件的内在逻辑是否能环环相扣。在我看来,现实世界和文学世界其实是同一个世界,不论主角、配角,正派、反派,我都会代入到角色当时身处的环境中体验,否则写出来的情节、对话,很可能都是悬浮空洞的。
张小童:您的作品结构确实与众不同,通常会设计匪夷所思的悬疑,两三条主线交替前行,推理、悬念、人物纠葛、案件推进等隐匿其中。像在隔空组团领着读者玩剧本杀一样,这是不是您想要达到的效果?
紫金陈:我写的悬疑推理小说,主要胜在情节。在情节设计上,我一直自认为走在前列,主要以创新取胜。而且我最不喜欢故弄玄虚,只在谜题设置上花心思和技巧。我不希望我的作品让读者反复看、反复猜,我希望读者阅读流畅,跟着情节走,而不需要动脑子。
张小童:您觉得您的创作特色是什么?很多人说您是“中国的东野圭吾”,您也读过他的作品,您对他如何评价呢?
紫金陈:我的作品首先故事都非常流畅。因为我是类型小说家,所以非常讲究故事的完整性和流畅感,还有关注读者的阅读体验。我追求充满快感的阅读体验,让读者读的时候停不下来。其次,除了写出好看的故事,几乎每部作品里我都希望深刻反映一些社会问题,比如《长夜难明》塑造了一群一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热血人物;《坏小孩》希望人们去反思,未成年人犯罪的源头在哪里。
东野圭吾的小说更重视个人情感的剖析,而我的作品更关注社会问题的发掘,我更多关注的是小人物如何面对生活的困境。比如《长夜难明》,我希望读者读完后觉得这是一个好故事,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都能心生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向往。
故事性、画面感强的作品更容易被IP化
张小童:2017年,《无证之罪》改编为同名网剧,豆瓣评分8.2分;2020年6月,《坏小孩》改编的网剧《隐秘的角落》上线,豆瓣累计80万人打分,最高达到9.2分;2020年9月,《长夜难明》改编的网剧《沉默的真相》上线,赢得了9.3的高分。这么高的评分,你预测到了吗?
紫金陈:我本来就是IP向写作的网络作家,创作的出发点是为了将作品影视化。可以说,我的故事是ToB(面向企业客户)的,影视公司直接预定。从2015年到现在,我所有的作品都是还没写完就卖出了版权。虽然被提前买走版权,但在故事层面,影视公司不会对我有任何限制,我完全自由发挥。但有一点,我在创作小说的时候会时时刻刻构想它的改编,因此更喜欢设计双线或者多线的叙事结构,场景间的切换也带有明显的分镜头意识。
张小童:《坏小孩》改编的《隐秘的角落》、《长夜难明》改编的《沉默的真相》热播时,您自己有追着看吗?
紫金陈:第一部IP《无证之罪》播出的时候,我是准时守在电脑前看的。一开始比较着急,快进看,主要看剧集讲故事的节奏怎么样,怕拍得太文艺,后来发现讲故事的节奏还不错,然后又慢慢地重新看。
2020年6月《隐秘的角落》开播,我在看过免费剧集之后,觉得很惊喜,并在付费点播开始的第一时间花钱下载了剧集,一口气看完,改编远远超出我的预期。我觉得这部剧最难得的地方是让小说中事件的逻辑在改编后仍然成立,人物的性格也很鲜明。小说其实有一点暗调,但网剧改编得很有温度。
2020年9月《沉默的真相》开播的时候,我看完第二集就知道这部剧也“立住了”。《长夜难明》大概13万字,改编的网剧《沉默的真相》很好地还原了我的原著。
张小童:对您而言,好书、好剧是“孪生兄弟”,那您认为什么样的作品更容易被改编呢?除了IP向创作的初衷,您觉得您的作品之所以改编成功,还在于哪些方面?
紫金陈:我觉得IP改编最主要的还是原著小说的故事性要强,有些画面没法呈现出来的话,IP改编可能就会比较难一些。故事性、画面感强的作品更容易被IP化。我的“推理三部曲”尽管故事、案件、人物都不相同,但强烈的社会批判性是它们的共同点,我想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它们的IP改编能够引爆国产悬疑剧市场的原因之一。
出海成绩更加激励创作出好作品
张小童:您的《坏小孩》在2023年入围了英国推理作家协会年度推理小说译著“匕首奖”决选名单,这是我国文学作品第一次入围该奖项,您怎么看这次入围?
紫金陈:这要多亏中国作协把我的作品纳入“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进行了英文版本的翻译。《坏小孩》讲孩子的问题,中西方教育方式可能不一样,但人性是一样的,中外孩子在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也是一样的。尽管《坏小孩》主要讲中国的社会、家庭对孩子造成的影响,但也受到了西方读者的认可。我想,这就是文明的交流互鉴,不同文化是可以共通的,对于好故事有共识,优秀的网络文学能够冲破种族、文化的壁垒。
张小童:中国作协不仅帮助把《坏小孩》翻译成英文,推向英语世界,在2023年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实施的“网络文学国际传播项目”里,《坏小孩》还被翻译成斯瓦希里语,通过在线阅读、有声剧、视频推介的形式把这部作品推向非洲。
紫金陈:我非常感谢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2023年4月,我在北京闭关一周专心改稿,之后我的《坏小孩》进行了斯瓦希里语的翻译和有声剧的录制。《坏小孩》斯瓦希里语的译者皮莉·姆维尼非常喜欢这部作品,她跟我做了不少交流。
张小童:我们专门邀请她去杭州参加了“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她也和我交流了对您作品的看法。《坏小孩》有声剧海外累计播放量上百万,改编剧《隐秘的角落》也很受海外观众的青睐。
紫金陈:2020年,《隐秘的角落》被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引进并陆续上线播出。2021年登陆日本第一家收费民营卫星电视台WOWOW,这是该电视台首部全权引进的中国电视剧,也是首部在其平台上播出的中国现实题材电视剧。它还获得了2020年釜山国际电影节第二届亚洲内容大奖“最佳创意奖”,成为首部获得该奖的中国电视剧。2021年成为首部获得首尔国际电视节迷你剧集单元“银鸟奖”的中国短剧集。
《坏小孩》在亚洲也是非常火的,韩国、日本等购买版权,要在当地翻拍。日本翻拍的《坏小孩》电影,已在2023年3月香港国际影视展上首次发布了特制版海报。
张小童:除了在亚洲广泛传播,据悉,《坏小孩》改编的网剧《隐秘的角落》是首次、也是目前唯一一部入选美国知名权威
杂志
《综艺》“2020年全球15部最佳国际剧集”榜单的国产剧。您觉得该剧为什么能够受到欧美市场的欢迎?
紫金陈:其实,我创作的“推理三部曲”第一部《无证之罪》改编的同名网剧,在2017年就作为第一部在美国奈飞平台上播出的中国网剧登陆北美、欧洲等地,而且获得了2018纽约国际电影节“最佳犯罪剧集铜奖”。《坏小孩》《长夜难明》的影视版权也已经被美国HBO电视网买走了,正在进行翻拍。
在欧美,快节奏、重悬念、强反转的悬疑推理剧非常流行,他们有看推理悬疑剧的传统。《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等,在题材上与国际流行趋势非常契合,所以就更容易出海。
张小童:这样的出海成绩有没有“反哺”到您的文学创作中?
紫金陈:国内就不用说了,每部影视剧的热播都会带动图书的销量。在出海这一块,“推理三部曲”都已卖出多国版权。我觉得连载、出版、出圈、出海对我而言是全链条的,最核心的还是要写出好故事,这些成绩也更加激励我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继续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派推理小说
张小童:感谢您第一时间发给我《长夜难明:双星》电子版,这是我在2023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在我看来,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女性悬疑推理题材小说。
紫金陈:《长夜难明:双星》是我第一次尝试女性题材的作品,写了好几年时间,几易其稿,2024年1月终于出版。这是一本以母爱为主题的小说,主角是两位已婚女性,并用“真真假假”来为她们命名。
张小童:在我看来,这本书延续了您以往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创作风格,真实而直白地写出了当下女性面临的种种现实问题,尤其是引导女性反思如何面对困境。
紫金陈:故事开头是一位腹部有刀伤的女人坠楼死去,由此揭开了一系列相关死亡事件的重重内幕。女人既是受害者,也是复仇者,每个人都在人性权衡中做出自己的选择。罪案的解题关键不是线索,而是动机,99%的犯罪动机都源自三种最真挚的情感:爱情、亲情、友情。
张小童:所以,您在书的扉页上写了“她在乎的人,她会不顾一切去守护”?
紫金陈:母亲是天上的星,所以称为“双星”。这本书反映了人到中年后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家庭、社会问题。我自己也已步入中年,这几年有很多中年人的感受,因此写进小说。我希望读者读完后会觉得很真实、很熟悉,里面的人物仿佛就生活在自己周围,只不过是我把她们写出来了。
张小童:您对自己的文学生涯有什么规划吗?未来会有什么打算?
紫金陈:我是写现实主义题材的,会一直关注社会变迁。接下来,我应该会继续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写更多小人物的命运,未来几年应该会着重写一下周围一些普通人的故事。
张小童:之前,您获得了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拿奖之后有什么感受?
紫金陈:茅盾新人奖·网络文学奖的奖杯沉甸甸的,获奖后很开心也很忐忑。以前虽然也拿过很多奖,包括影视方面的奖项,但这一次是在我的本职工作——小说创作领域拿到的奖项,既是鼓励,也是鞭策。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去掉奖项前的“新人”二字,向更高的目标进发。
来源:文艺报 | 紫金陈 张小童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