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新闻] 《看不见的客人》:“谜底”或许并不重要

[复制链接]
萧盛实名认证 手机认证 官方 发表于 2017-9-21 09:4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西班牙悬疑电影《看不见的客人》给人的第一直观印象,非常像“推理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故事——在一个看似单纯的案件中,嵌套着另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几个主人公分别以显而易见或曲折迂回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关涉案件。甚至,连电影中埋设伏笔和设置障眼法的手法,都与阿婆的小说颇为相似。因此,猜中《看不见的客人》故事里最终的那个谜底似乎并不困难。然而有趣的是,尽管很多熟悉悬疑电影套路的观众能够很早预判到可能的结局,但它实际的观影体验还是相当吸引人。何故?大抵是因为其抓住了悬疑电影中非常关键的两方面因素。
首先,是对电影节奏的把握。《看不见的客人》有两条明确的叙事线,一条是男主人公和律师对话交流的顺叙线,另一条是男主人公和律师述说中的案情的插叙线。两条叙事线相互对比,顺叙线情境上更像戏剧,单一场景内只有两个人物,且主要通过眼神、对话强调心理层面的变化,故而显得相对平缓;聚焦案情始末的插叙线,则因为情节的起伏较大相对紧凑,使故事在推进中的张弛度相得益彰。而从电影的整体上看,两条叙事线又一直同步处于加速的状态中,两条线的每一次相互切换,都在电影整体的节奏上完成了一次强有力的提速。这样的节奏设计也让观众的观影感受越来越紧张,一直达到影片最后揭晓谜底前的情绪高点。
此外,更重要的在于它的整个故事基本上做到了逻辑上的自洽。而这种逻辑自洽,又涵盖了外在与内在的双重含义。外在的逻辑自洽是指电影中对案件的解释可以自圆其说。就像所有悬疑电影都会做的那样,《看不见的客人》的案情真相也经过了多次反转,但在每一种对案件不同可能性的解读中,无论其真实与否,至少情节链条从开端到结果都是顺畅且合理的。听起来情节的合理性是比较基础的一点,但真正能扎实做到却并不容易。更难得的是,《看不见的客人》做到了内在情感冲突的逻辑自洽,即每个人物的行动都有动机,观众可以跟随剧情发展找出他们的心理出发点:男主角是为了使自己摆脱杀人案的麻烦,他的情妇是想摆脱由于内疚而产生的不安,受害人的父母则是希望以自己的方式给儿子报仇……那些出发点都安排得恰如其分。正是有了这两个维度的逻辑自洽,即使《看不见的客人》没有极致复杂精巧的结构设计,也同样打动观众,因为整个故事给人的体验是完整的、近乎圆满的。
据此,我们也可以类比今年五一档上映的国产悬疑电影《记忆大师》。实际上,从影片故事的核心立意到提示线索的架设方式,《记忆大师》较之《看不见的客人》都更为新奇、巧妙,但电影最终的整体观感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少了人物行为和情感上的合理性。电影无法解释人物在什么情绪的驱使下产生了电影情节中发生的行为,故事就会断裂、出现缝隙,给人一种为反转而反转的感觉,这才是悬疑影片中的大忌。
我们常把观看悬疑电影的过程比喻为“解谜”,深奥的谜面下掩藏的谜底不可思议、任谁都无法猜测,固然是悬疑电影引人入胜的高级法宝,但保证这高级成其为高级的前提是,由谜面到谜底的每一步推导都要出人意料、都要无懈可击。能做到如此,自然是悬疑电影的杰作,但也求之难得。对于大部分悬疑电影来说,其实只要像《看不见的客人》一样,用合理的节奏设计,让故事做到自洽,就可以称之为优秀的悬疑电影了。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29关注

125粉丝

2523帖子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