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休闲分享
0
0
淘帖
1
2
3
/ 3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芳华》的精神分析:缝合人生和历史的创伤
[ 复制链接 ]
bestbettercc
初级写手
0
好友
1
回帖
8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9, 距离下一级还需 41 积分
积分
9
主页
发表于:2017-12-22 16:00:43
5218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芳华》的精神分析:缝合人生和历史的创伤
作者:钟健夫
看电影《芳华》,触及自己的人生创伤,眼泪情不自禁流下来。我要给这部电影来一次拉康和齐泽克式的精神分析。
一、青春幻象无法屏蔽创伤
影片开始不久,伴随着优美的《草原女民兵》音乐,一群芳华少女,舞动着性感迷人的双腿,向镜头抛着眉眼,看起来就像一部商业娱乐片。
音乐太美了,像是提琴独秦。
钟洁玲坐在我身旁,小声建议:回家拉一下这首曲子。如此浑厚动人的音色,一定不是小提琴的。我们回家用小提琴试拉了一下,G弦和D弦有点像,但一拉到E弦音色就显得轻浮肤浅,与影片和原著深沉的主题极不协调,唯有中提琴或大提琴才能担此重任。
历史的悖论出现了:给无数中国人留下集体创伤的时代,却诞生了动听的旋律。或者说,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音色,美化和屏蔽了人生不可能凝视的岁月。
但美化和屏蔽只是暂时的。
因为部队文工团新来的舞蹈演员何小萍,还未领到军装,却迫不急待地想拍张穿军装的照片。她要寄给狱中的父亲,说自己成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了。为此,她偷走同房的歌手林丁丁的军装,到照相店留影后放回原处,被大家发现后却死不承认。
(偷借军装拍照的何小萍。拉康认为,“自我”就是从“他者”的视角观照的“镜像”。)
何小萍从此遭受全团长期的歧视和嘲弄。
唯有去车站接她入团的男主角刘峰例外。父亲入狱后,母亲改嫁给革命干部,何小萍失去了家庭温暖。刘峰为她隐瞒了生父的不良身份——拉康意义上的“父亲之名”,出身那栏填上“革命干部”。狱中的父亲误以为,她可以重新做人了。
(刘峰与何小萍)
何小萍将自己的照片撕碎,塞进宿舍的木地板之下。影片快结束时,刘峰将重新拼贴缝合的照片牌送给了何小萍。
(如此清纯的照片被撕裂,永远不可能复原)
但是,照片是永远无法复原的,拼贴碎片时留下的缝隙,恰恰暴露了人生和历史的创伤。
创伤来自“真实界”,这是拉康精神分析学的命名。“真实界”是不可能符号化但又必须符号化的,因为它是不可能凝视的,直面“真实界”就会产生精神症状。
二、撤档的眼泪
《芳华》原定2017年9月29日上映。但9月24日,在全国已开出4万场预售场次时,突然宣布退出国庆档,择日上线。
有人质疑撤档是炒作,因为预售不理想。事实并非如此,在上海路演现场,冯小刚谈到撤档,哽咽落泪,黄轩表情凝重,而编剧严歌苓和片中女演员苗苗、钟楚曦等全哭了。
(《芳华》撤档,饰演萧穗子的钟楚曦落泪)
究竟是什么原因撤档?
坊间只能猜测:一是10月国家有重大会议要召开;二是《芳华》广告诉求的“中越自卫反击战”内容太敏感。
“中越自卫反击战”,双方都宣布自己获得了胜利。出于同样的家国情怀,中越两国牺牲的官兵都被视为烈士。中国从越南撤军,越南从柬埔寨撤军,战事早息,传统的友谊又恢复了,那场战争已经成为不可能凝视的创伤,谁都不愿重提,更不愿用艺术形式再现。
从精神分析学意义上说,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的历史创伤,都来自“真实界”,是不可能凝视的,都必须用“符号界”的意识形态幻象去屏蔽,直接面对就会引发症状,甚至崩溃。
(《芳华》9月29日海报的血红诉求)
我们曾经去越南旅游,发现越南人对邓小平非常佩服,不是因为那场战争,而是邓小平领导中国人发家致富。中国成了越南发展经济的榜样。在河内的军事博物馆,有关那场战争的展览关闭了,不让中国游客参观。
2017年11月11日,在“2017’广州学国际论坛”,我们见到越南社科院中国研究所的学者。大家非常友好,没有人提起那场战争。当年苏联跟中国翻脸,与苏联冷战的美国,几乎公开支持中国。如今前苏联早就解体,俄罗斯又跟中国好上了。
但是,“中越自卫反击战”毕竟发生了。我的很多同学和老乡都上了战场,有些人一去永不回。
三、“耍流氓”的标兵
电影中的男主角刘峰也上了战场。
他来自木匠之家。本来是文工团舞蹈演员,因扭伤了腰,只好改行当美工——导演冯小刚也当过部队文工团的美工。他对女团友的深刻印象用了“性感”两字概括,观众在影片开头就看到了。
但是,刘峰对女性的渴望被活雷锋的形象隐藏起来了。他助人为乐,包办了团里的一切琐事,连厨房的猪跑了,要去抓猪,人家第一个就叫他。
刘峰被推荐上大学,但活雷锋不去,他将名额让给别人。
因为刘峰爱上了歌手林丁丁,怕自己走了她被别人抢去。而林丁丁并不知道刘峰爱上自己。刘峰为她的服务和献媚,淹没在无数的好人好事之中。这是电影最大的硬伤,因为当年大学生是天之骄子,刘峰不太可能拒绝。上了大学身价提高,更有条件赢得自己的爱。
(刘峰与林丁丁)
为庆贺团友结婚,刘峰亲手打了一对沙发。他本想邀请舞蹈演员萧穗子去欣赏自己的杰作——萧穗子的原型正是编剧严歌苓本人。她曾是部队文工团的舞蹈演员,擅长写作。而萧穗子也喜欢写东西,整部电影就以她的口吻叙述。
可惜萧穗子笔下最重要的文字——想向吹小号的陈灿表白的一封情书,完全失去意义,因为同房的报幕员兼手风琴手郝淑雯已经跟陈灿好上了。
(萧穗子——原型是编剧严歌苓)
在夜色中,在疾驰的军车上,萧穗子将情书撕碎,撒向空中,她的眼泪和悲伤在风中飘荡。
这正是编剧严歌苓的创伤——当年15岁的她,曾给一位30岁的军官不断写情书。军官认为她品质有问题,将情书上交,公开了。少女严歌苓深受伤害,可她偏不妥协。她发现最好的倾诉方式就是写作,用文字渲泄和反抗,从中得到解脱。20岁遇上越战,“死亡驱力”令她主动请缨,上“中越自卫反击战”前线,做一名军队的战地记者。
(《芳华》编剧严歌苓的少女时代。紧咬的嘴唇体现了她的偏执)
萧穗子不在房里,刘峰只看到自己心仪的林丁丁。她竟然播放情意绵绵的邓丽君歌曲给他听,还问刘峰感觉如何。面对自己长期暗恋的女人,刘峰说每一句都唱到自己心里去了。林丁丁似有意会,主动要去观摩刘峰打造的新沙发。刘峰情不自禁地表白并拥抱了林丁丁,被闯进来的团友发现了。
于是,活雷锋变成“耍流氓”的人,林丁丁则“腐蚀”了雷锋式的标兵。
刘峰被唤去审讯,让他交代“耍流氓”的过程。他拒绝承认“耍流氓”,也无法理解自己的行为是“耍流氓”。少女严歌苓给30岁的军官写情书,她心中一定不认为自己品质有问题。那是受荷尔蒙的驱使。
(审讯的军官要刘峰交代“耍流氓”的细节)
审讯的军官引导提示,问他:女人的胸罩,背后是不是有个小纽扣?
“嗯。”刘峰算是认同。
审讯者说:你抱着林丁丁,正想解开搭扣,被人撞见了,这不是“耍流氓”吗?
刘峰愤怒到极点,与审讯人员扭打在一起。
活雷锋因“耍流氓”被下放到边远的连队。何小萍帮刘峰收拾行李,有一大纸箱的奖状和奖品,刘峰不要了。何小萍觉得太可惜,有一个簇新的挎包还没用过呢。
刘峰说印了字,无法用了,都给你吧。
正是这些印上字的奖状和奖品,将刘峰打造成“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齐泽克语,让人敬畏而无法靠近。林丁丁对刘峰感到恶心,对自己感到恶心,因为自己隔着衣服被拥抱的身体,让“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崩塌了。
这里有必要对拉康精神分析学主体做进一步说明。
拉康的主体是分裂的,而不是笛卡尔那种完整的主体。比如,刘峰的“自我理想”是做一个雷锋式的战士,这是“超我”的意识形态对他长期教育的结果,所以拉康说“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可是,他的“本我欲望”的对象却是林丁丁的身体,这是保证人类不会断子绝孙的珍贵本能。
刘峰的“自我”与“本我”发生剧烈冲突。
何小萍
最后只有何小萍去送刘峰。现在形象崩塌的刘峰跟她平起平坐了,她真想对他说,能抱我一下吗?但她说不出口,而是给刘峰敬了一个长久的军礼,目送心中的爱人渐渐远去。
四、上前线的“死亡驱力”
无论是弗洛依德、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还是齐泽克的意识形态精神分析理论,“死亡驱力”(death drive)都是一个终结的概念。
“死亡驱力”将当年颜面尽失的严歌苓送上前线,如今又将形象崩塌(符号死亡)的刘峰送到前线。刘峰率领一支马队给前线阵地送武器,遭到“对方”的伏击——请原谅我不愿说“敌人”而称“对方”,伤亡惨重,场面血腥。
(战争场面血腥)
老实说,这种镜头让我非常紧张,仿佛自己走在危机四伏的异国他乡。寂静中,道路两边浓密的芒草隐藏着杀机。我的精神游离了,被无数中国电影电视塑造的“主体性”突然跑出来,以完全相反的视角观照:老乡蹲伏在隐秘的青纱帐里,害怕被日本鬼子的扫荡队伍发现。
但这一次,被攻击的是刘峰率领的队伍。坦克过来支援,压制了对方。刘峰受伤了,手臂动脉被子弹击中,流血不止。在被抬下战场之前,他浑身是血,虚弱地靠在车轮上。这时旁白说,刘峰希望自己牺牲,成为烈士,事迹被人编成歌曲,再被人歌唱,歌唱者里有林丁丁。林丁丁唱着这首歌的时候,会想到他。
可见,“死亡驱力”的领域既是符号的死亡之地,又是符号的新生之地。
(刘峰希望自己牺牲后成为烈士,事迹被人编成歌曲,由林丁丁来歌唱)
真正的高潮在何小萍身上。
文工团在高原慰问演出,卓玛膝盖意外受伤,团里决定由何小萍顶替。被长期边缘化的何小萍,对这个伤害刘峰的集体有种对抗意识。她平日没机会上台,在后台负责整理演出服装。面对突然被重用,她装病发高烧,不愿演出。
事后何小萍被调到医疗队,奔赴前线。她在战地医院血淋淋的环境中,抢救了许多伤员。有一次医院遭受炮轰,她奋不顾身扑上去,用身体掩护伤员,意外地成为英雄。此后她疯了。医生的解释是,她因父亲入狱、母亲改嫁,长期受人欺侮却忽然成了英雄,精神上受不了。
听起来就像范进中举后享受了过量的快感,疯了。
(因为无法凝视又必须凝视——战地医院血淋淋的场面,何小萍产生了精神症状)
电影在此处有小小的瘕疵。我来解释一下:严歌苓当年在战地医院见过上千具肢体残缺的尸体——血淋淋的死亡才是人生无法面对的“真实界”。可见,是意识形态的“英雄符号”无法屏蔽“真实界”, 意识形态的幻象无法美化“真实界”,才导致何小萍精神错乱。
(何小萍成了自卫反击战的英雄,精神却崩溃了。重新上演时此画面因为不可能凝视,被删除)
成千上万死去的、伤残的战士,或者平民百姓,不管来自中方还是越方,那是荒野中无人知道的小草。他们失去的生命和青春芳华,是人世间任何意识形态语言都无法言说的,是不可能凝视和符号化的。
为了让武士随时从容面对死亡,日本人创造了武士道,将死亡美学化。主题所限,我不便展开讨论。
五、不可能凝视的症状
真正的高潮来了。
文工团解散之前最后一次给伤员慰问演出。政委特别强调,有的伤员是在心里负伤。台上表演舞蹈《沂蒙颂》,观众席有穿病服的何小萍。
她在昔日熟悉的礼堂里,以病人的身份,欣赏着曾经朝夕相处的团友们的表演,她的手随着音乐,慢慢动起来,然后一个人悄悄地走向门外的草坪。
医生发现身边的病人不见了,他到门外寻找,惊呆了:
月色下,身穿病服的何小萍伴着礼堂内的音乐,翩翩起舞,动作柔美……
我的眼泪流下来。
(何小萍穿着病号服跳舞,我的眼泪流下来,我是精神病人的家属)
我是精神病人的家属。在文革中,因受剥削阶级的“父亲之名”所害,我有一位哥哥得了精神分裂症。我为此专门研究精神障碍现象,寻找治愈之道,企望能让母亲解脱——她终生看护精神分裂的儿子。
我永远愧疚,因为无法劝母亲离开兴宁,到广州过一天快乐日子,吃一顿广州美食。
虽然没有找到治愈精神分裂症的办法,但我完成了人生第一部书稿《一千万孤独的灵魂》。书稿历经多次
出版
惨败之后,被书商篡改为《一个精神病医生的手记》出版,让我无地自容——我不是精神病医生。逝世多年的北影导演于小洋,曾对我的长篇小说《返祖》拍案叫绝,曾想将它搬上银幕……我希望将《返祖》拍成电影的中国梦,依然是梦幻泡影。
(我做了23年的中国梦:希望将自己的获奖小说《返祖》搬上银幕)
我的症状被冯小刚和严歌苓的作品引发了。
他们的电影也快结束了。
二、结尾与世界和平
失去右臂的刘峰从战场归来,文工团解散了。他拥抱过的林丁丁嫁给华侨,出国了。只有刚刚考上大学的萧穗子留还在宿舍里。
刘峰不小心踩烂一块木地板。萧穗子说不用管它,我也快走了。
活雷锋失去右臂却仍然保留本色。他叫萧穗子找一块砖来,他要修一下。于是,发现了木板下面何小萍那张被撕碎的照片。
(刘峰曾去医院探望精神错乱的何小萍)
独臂英雄退伍后生活艰难。
他谋生的货车被没收了,要罚一千元。他带一条香烟去,希望可以商量少交一点。那机构坚持要他交一千元。这车才值三千元,却要罚一千元,他不服,要求讲理,纠缠之下发生肢体冲突,英雄的义肢掉地下。
这一幕,恰恰被刚参加完文工团战友聚会的郝淑雯看见了,她冲过来责问:你们敢打战斗英雄?对方说,谁知道他是战斗英雄。郝淑雯替他交了一千元。
刘峰与萧穗子、郝淑雯重聚。她们给刘峰看林丁丁发胖的照片。昔日团友私下取乐,说现在,刘峰就是用假肢也不愿摸林丁丁了。郝淑雯当年在萧穗子面前抢走的官二代陈灿,去海南做地产生意,整天不回家。
电影想表现,有钱人太忙了,并不快乐,让妻子独守空房。
影片最后,刘峰去给烈士扫墓,碰到何小萍。他们坐来下,诉说自己的境遇。刘峰说老婆嫌他穷,撵他出来赚钱,然后又耐不住寂寞,跟别的男人跑了。
何小萍想起送别刘峰的情景,说有一句话,我当时一直想说。她欲言又止。
刘峰鼓励她说下去。她说:你能抱一下我吗?
于是,一个身体残障的人,与一个精神受过严重创伤的人相依相拥了。
结尾的旁白说:“我不禁想到,一代人的芳华已逝,面目全非,虽然他们谈笑如故,可还是不难看出岁月给每个人带来的改变。倒是刘峰和小萍显得更为知足,话虽不多,却待人温和。”
我不得不承认,冯小刚是缝合人生和历史创伤的高手。
看见他因为撤档而流泪的照片,就明白他和剧组及投资者,已经深受创伤。有的镜头可以不剪,但是旁白中的关键词他必须加上:“知足”“温和”。《芳华》的营销也从诉求“战争”变为诉求“青春”。
(看到冯小刚曾因《芳华》被撤档而流泪,就知道他深受创伤)
从商业片转向文艺片,冯小刚有时像在剪刀口上表演杂技的“刀锋战士”。这一次特别凶险,他的队伍差点全军覆灭。真不容易!
当然,《芳华》遭受许多人文化人的批评,包括资深传媒人李多钰。她质疑拍喜剧片成名的冯小刚,是否有能力拍好严肃的文艺片。她认为,电影应在穿病服的何小萍跳舞时结束。
李多钰的结尾无疑是巨大的问号加感叹号,将无法被隐喻和象征化的历史创伤带给了观众。但是,意识形态的剪刀允许吗?
中越之战打了10年。1991年11月中越关系恢复正常化,我脑海中仍然铭刻着战斗英雄史光柱的形象,耳边回荡着他唱的那首悲凉的歌曲《小草》。而在中国重大庆典活动中,曾指挥越军作战的越南武元甲大将,很快就作为嘉宾,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
国家之间的创伤,康复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当年指挥越军作战的越南武元甲大将)
据说严歌苓同名小说《芳华》这样结尾:独臂英雄兼活雷锋刘峰,在贫困中死去。各式各样的人出现在他的追悼会上……
我与严歌苓、冯小刚同年,他们曾在专业的文工团工作。而我也曾从事文艺工作——在业余的知青宣传队拉小提琴。
这篇文章的结尾,我想用高中同学罗斯雅的照片。她的哥哥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了,到处都在传颂他的英雄事迹。斯雅同学被感动了,毅然参军入伍,加入了哥哥那支部队。
罗列科烈士
(我的高中同学罗斯雅。哥哥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了,到处都在传颂他的英雄事迹,斯雅同学被感动了,毅然参军入伍,加入了哥哥那支部队)
英雄已经成为烈士,没有人愿意烈士的妹妹再去冒险。斯雅同学退伍时毫发无损。可惜天不作美,她后来英年病逝。
仅以此文纪念那代人的芳华——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越南人。
愿世界永远和平!
图/来自网络 文/钟健夫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22)
压顶1
历史的悖论出现了:给无数中国人留下集体创伤的时代,却诞生了动听的旋律。或者说,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音色,美化和屏蔽了人生不可能凝视的岁月。
2017-12-22 16:01:2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压顶1
2017-12-22 16:04:1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压顶1
偷借军装拍照的何小萍。拉康认为,“自我”就是从“他者”的视角观照的“镜像”
2017-12-22 16:07:4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极速的传说
一声叹息
2017-12-22 16:11:0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弘之农庄园
芳华,就冲着黄轩去的
2017-12-22 16:14:1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邪恶的俊少
童天一 楼主
历史的悖论出现了:给无数中国人留下集体创伤的时代,却诞生了动听的旋律。或者说,动人的旋律和优美的音色,美化和屏蔽了人生不可能凝视的岁月。
—————-
这和悖论风马牛不相及的
2017-12-22 16:17:3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压顶1
看电影《芳华》,触及自己的人生创伤,眼泪情不自禁流下来。我要给这部电影来一次拉康和齐泽克式的精神分析。
2017-12-22 16:21:0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庄庄
脸蛋都很光鲜
2017-12-22 16:23:3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极速的传说
支持楼主,让我了解了中越自卫反击战。我看到电影时候就很不解,为什么这个年代的中国竟然还有战事。这些在历史课本中找不到
2017-12-22 16:26:4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下一页 »
1
2
3
/ 3 页
下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初级问题,描述这方面更有吸引力!
话题
现实题材跃升为网文增速第二大品类
短剧,开始和长剧抢IP
月10+稿件,品宣类文案,长期合作结算稳定
4
七猫短剧【剧本福利政策重磅升级】保底费&分成比例提升
5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6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