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原创文学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农村80年代的童年
[ 复制链接 ]
宇虹剑
初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1
回帖
29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3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 积分
积分
34
主页
发表于:2018-1-16 19:16:32
其他
6799
来自手机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一转眼已人过中年,突然间觉得应该把我们70年代出生的成长经历写下来,给年轻人有一个认识前人成长细节的机会。
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文革中的北方农村,等到记事时文革已经结束了。记忆中八十年代那段日子还是很清苦的,好在实行责任制后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不会挨饿,也没有像父辈人闹饥荒时吃榆树皮和棉桃那样艰难。我小时候没有吃粗粮的记忆,但是油水特少,一年难得吃上一次肉,好几个月吃上一次肉就跟过年似的,兄弟姐妹每个人都数自己的碗里到底有几块肉,而且肉也就是个肉丁大小。用的碗也很有时代特色,家里现在还有一个碗上面写的是“备战备荒”,而且瓷也是特别粗的那种瓷。当时母亲偶尔说吃顿“好饭”,无非就是多炒两个鸡蛋,我和姐姐就觉跟下馆子吃了多好吃的东西一样开心。
我刚懵懂记事时,已经搬到新盖的窑洞里了。窑洞是用土坯垒砌起来的,那是父亲用箍好的模子一块块打出来的。打土坯时找一块平整的地,地上放上一个平平的水泥板子,把箍好的土坯模放在上面,底上撒上草木灰,再把湿粘土放在里面用石墩子砸结实,一块土坯就制作完毕了。土坯很大,相当于现在的两块砖大小,也比砖块厚些,随着时代进步现在早已不使用了,只能在一些旧房屋的墙上看见,迟早会湮没在历史长河里风化、瓦解。窑洞一共有五孔,每一孔之间大约有一个两米长的过道相连,其中三孔是住人的,中间的是厅,东边是厨房兼卧室,另一边是卧室。另两孔一孔是牲口棚,另一口是库房,放草料,柴火、木料等。窑洞顶是厚厚的黄土层。记得当时用又宽又厚的门板架了一座高高的桥,人们用独轮车一车车的从后面的土崖上取土,把这个窑洞顶垫成人字形,上面再铺上瓦片儿建成一个带有屋脊的屋顶。窗户是那种带有好多木头小格子的,中间一般有不大的一块玻璃,其余地方都是用麻纸糊上。风大的时候,窗户总是忽闪忽闪的响。窑洞顶部开一个小窗户,是天窗,我们这里叫做山窗,里边做了一个可以活动的窗户,便于排气和烟,最外层再罩上一层窗纱。窑洞挺深,但是比较窄,里面墙壁两米以上就变成弧形了,不像房子那样四方四正,虽然模样不好看但真的是冬暖夏凉。
小时候因为家庭困难,父母几乎不买什么玩具,玩具都是自己制作。男孩子最喜欢玩的还是刀枪剑戟之类的,没有现成的就自己制作,找一个杨树棍,拿刀子削啊削削成一宝剑的样子,每天在手里把玩,就跟古代的侠客一样心里美滋滋的。那时候院子里面每年都种植向日葵,向日葵收获以后那个杆晾的干透以后,把那个厚度大约三毫米厚的皮弄下来,用刀子小削成箭镞的模样。再找一个有弹性的树枝弯起来,拿绳子系在两头做成弓,就可以射箭了。还有一种玩的主要是用晾干的高粱杆制作各种玩具。记得当时拿高粱杆做的什么眼镜啊,小推车啦,跳蚤啊。每一个玩具都玩得津津有味,比买的差不到哪里去。
男孩子在一起玩打仗,拿上自己削好的宝剑一阵对打。那时候玩的一种叫做开火的游戏。双方各有队员3到5名,各有一块阵地,找好掩体,然后找土块互相砸,玩的不亦乐乎。但是这种游戏有一定的风险性,土块儿不小心打头上了容易受伤,都是大人重点制止的。(未完待续)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难忘的跳伞经历
《兄弟》沉感
记忆碎片
话题
网络文学从草莽成长为“数字文明奇观”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他们所提供的稿酬颇低!
4
金七猫奖得主:以非遗为舟,在现实题材中疗愈与成长
5
网文大神“杀虫队队员”现场签名排长队:一场打破常规的网络文学
6
七猫征文大赛颁出112万奖金,非遗题材作品斩获金奖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