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地球省》:钱本位社会的讽喻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2-8 11:04:07
1983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地球省》:钱本位社会的讽喻
龙一是位扎实的作家,他的《潜伏》因为被改编成电视剧而为大众所知,电视剧紧张刺激,原著小说却是冷峻克制,他不愿自己的作品被归类为谍战小说,因为他下的功夫多在历史细节之上。新近
出版
的新作《地球省》,龙一选择科幻,将视野从过去转向未来,虚构社会没有真实的历史细节可供直接挖掘,但打破过去的枷锁反而让作家得以将小说主题置于最极端的环境之下,进行一场思想实验。之前写作历史小说的功底让龙一做了充足准备,即便这是一部关于虚构未来世界的小说,其中的细节也是真实经得起推敲的。我毫不怀疑,作家在进行创作时,为小说中出现的所有货品都制作了物价表,并且制定了一整套围绕《终养法》的社会制度,创造出属于这本书的虚拟史料,并在写作时查阅参考。
建构《地球省》中社会核心的有二,一是终养制度,二是钱,两者相互依存,共同成为阻碍人物获得自由的最大阻力。
所谓终养,是那个未来世界上最严厉的《终养法》所规定的:男性年满45岁,女性年满40岁,就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依法死亡”。“依法死亡”由种植在每个人颈后的生命记录仪“蝎子”来执行,由地球同步轨道上的“要塞”来控制,无处可逃。男主角乔伍德是一位距离“依法终养”还有不足13天的老警官,他不想死,这是促使人物行动的最根本动机,另一方面,距离命定死亡日的倒计时营造了小说的紧张感。
至于钱,则是获得一切的基础,不仅在地下城需要钱,在地面上甚至星际间同样需要钱——钱能买来你想要的任何东西,甚至包括取出“蝎子”逃避死亡。想要改变命运就要想办法赚钱,工作了一辈子的乔伍德存款余额尚且不够他一个人找黑市医生动手术取“蝎子”,更别谈救他的搭档与爱人马莉金于水火之中。就在此时,西京地上城派来6位特使,5位迅速丧生,仅剩最后一位特使成了地下城最炙手可热的货品。被委任为特使贴身侍卫的乔伍德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契机,或者说商机。
在《地球省》里,龙一将钱算得极细。小说开篇我们便知道乔伍德身上的存款只有1200元有余,被强制征收35%的25年期保卫地球公债后不足800元,每月薪金120元,蹲守七天抓到一个罪犯奖金50,一次性免税退休金600元……但是,在地下城一切都是要钱的,就连人类的生理需求都要征税,浪漫税一次8元,放屁税一次0.03元,而取出“蝎子”要2000元手术费,多活一年要多加1000元……要想拿钱活命,乔伍德只能铤而走险。
若以为只有乔伍德这样普通的平民才需要钱,那就大错特错了,就连地球最高护民官,也指望着靠钱来维系部下忠诚、平定外星人入侵——钱对于所有人都是公平的,就算逃得过终养制度,也逃不过钱的牢笼。在该书后记中,龙一坦言他想探讨的是“万一有一天,人们以钱为宗教,以贪婪为荣耀,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因此他才在小说中细细描写了每一样东西每一件事的代价,并且引入税务、贷款、贸易逆差、通货膨胀等等经济学概念,将小说中人物乃至整个社会所面临的为钱所困、唯钱至上的困境淋漓尽致展现出来。
龙一的“以钱为宗教”并非一个隐喻,在《地球省》中真的出现了以钱神为崇拜对象的唯一宗教,人们向钱神发誓、向钱神祈祷,这是一种功利至极的宗教。主角乔伍德对于钱的态度转变也就构成了人物成长的弧光,从一开始为了一己私利想要求财买命,到后来尊重他人的生命而不惜放弃自己生财的机会,他最终成为了挑战终养制度的英雄。作家借主角来挑战钱的权威,正是对“金钱至上”的一次有力拷问。
阅读《地球省》的体验与阅读其他科幻小说绝不一样,它更像一本讽刺小说,甚至让我想起了老舍的《猫城记》。本书与龙一以往的文风也全然不同,我相信,这是作者给自己设下的挑战,也是他对世人敲响的警钟。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