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这20本“霸榜”十年的畅销书之王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6-22 20:54:32
46608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期,《
出版
人》
杂志
发表一篇文章,对十年来开卷数据(国内最权威的图书市场零售数据)的统计情况进行整合,计算出522周以来,登入周榜销量TOP30的次数,依照上榜次数排出虚构类、非虚构类、少儿类图书各十本最畅销书。
虚构类畅销榜
非虚构类畅销榜
《撒哈拉的故事》、《追风筝的人》、《目送》、《围城》、《我们仨》……无数熟悉的书名都在这份榜单上出现。除去少儿类图书,只看虚构和非虚构类的20本畅销书之王,我们可以发现网友们对这20本书的评价呈现两极化特征。以豆瓣的打分情况来看,从最低7.0到最高9.3,跨度巨大,若以8.0分为界,这20本畅销书中,有一半低于这个分数。
这20本书中,你读过几本?对于没读过的畅销书,你会再抽空读吗?这20本书,用“俗”来概括它们,是否有失公允?我们找若干网友做了一次小调查。
泽南:
我读过十本,整体来看,可以说质量良莠不齐。比如,读小说绕不过去的《百年孤独》,这本书的作品地位和写作水准,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从我个人出发,如果不考虑范晔版本实在可怕的翻译,我还是非常喜欢的。也有那种看了只想翻白眼的书,比如《皮囊》,读的过程中只感觉作者沾沾自喜、自以为是的文人酸臭味。
没读过的那几本,应该也没有太大的兴趣读。我本来就不是太喜欢排行榜这种读书推荐方式,读书一般都是按自己的性子来读。
用“俗”来概括整个书单,当然不太合适,不管是从通俗易懂角度上的“俗”还是审美品位上的“俗”,这里面《百年孤独》都与其他基本相去甚远。但考虑是畅销书,这里面的大部分确实在通俗易懂或是审美品位上的“俗”两个维度中占有其一,比如《活着》就属于前者,当然,大部分属于后者。
Steed:
我读过四本,《目送》、《我们仨》、《围城》、《活着》,后三本都不错,《目送》多少有点鸡汤和被包装吹捧的意思。剩下的《追风筝的人》、《百年孤独》、《平凡的世界》、《狼图腾》有阅读计划,家里也都有书了。《偷影子的人》不知道是什么,看名字还有点意思,没准儿去书店翻翻再决定看不看,还有《货币战争》也不排斥看。《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坚决不看,电影太垃圾。《乖,摸摸头》我在书店看到过,拍了封面当作吐槽文案的配图库存,已经拿它发过朋友圈,一看就是没营养的,肯定不会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觉得是骗人的育儿经,我也没有需求。《孩子,你慢慢来》看书名感觉是骗人的鸡汤,不会看。这20本书,整体质量参差不齐,用“俗”来评价感觉不妥,毕竟还是有很好的作品。
沉然:
我读过11本,《撒哈拉的故事》、《看见》、《目送》、《孩子,你慢慢来》、《我们仨》、《皮囊》、《追风筝的人》、《围城》、《百年孤独》、《活着》、《平凡的世界》。有一些书还是很经典的,《围城》、《百年孤独》这些就不用说了,《活着》、《平凡的世界》虽然我个人很不喜欢,但毕竟是一代人的记忆。《看见》作为新闻文学,是质量挺高的随笔,我应该是在跑步机上看完的;龙应台的《目送》和《孩子,你慢慢来》也是质量很高的亲情类的随笔,的确很让人有共鸣;《皮囊》是别人推荐的,我不太喜欢,就是心灵鸡汤;《追风筝的人》是一个挺好的剧本,看看无妨,但不算是让我感动的作品。
对于剩下没读过的那些,我不会想读,因为剩下的作为消遣读物也没有办法让我愉悦。我觉得畅销书能畅销,肯定是有理由的,用“俗”来概括,不如说是符合营销成功的特质。
Hans:
我读过八本,现在回头看,觉得这八本书里,只有《活着》,至今印象深刻,十分感慨,也由此喜欢余华的其他作品。其余几本,都是最初读完,看起来还不错,但反复品味,渐渐感到无趣,比如龙应台的《目送》和《孩子,你慢慢来》。有些书非常畅销,似乎人手一本,比如《平凡的世界》,但读完实在无法欣赏,只能推测这可能是属于特定时代的文学作品,而不会成为真正的、千百年后的传世经典。
没读过的书不会想读,《乖,摸摸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听起来都像是很莫名的哄人、骗人的鸡汤作品。
这些书里有像《活着》、《百年孤独》、《围城》可能不能被归入“俗”,其余的书,尽管长期“霸榜”,但感觉更多是各种商业行为推波助澜所致,并非真的优质,并不能真正地触及人心。
耶律小花:
我读过八本,但是从读完到现在都还喜欢只有《追风筝的人》、《平凡的世界》、《活着》。2004年的时候,我才初三,我是那时候读的《幻城》,当时觉得写得特别好,特别感动,后来没再看过这本书了。初高中时,自己一度是郭敬明的脑残粉,现在回头看觉得惨不忍睹,尤其是什么《梦里花落知多少》、《悲伤逆流成河》这些。
剩下的没读过的书,会考虑读,但还得看自己的时间安排,我已经有段时间没读书了。个人感觉不能说“俗”,毕竟前面有提到那三本书到现在还很喜欢。
小马:
我读过四本,《我们仨》、《围城》、《平凡的世界》和《红岩》,都是上小学的时候读的,所以当时《我们仨》就没怎么读懂。剩下的,会找感兴趣的翻一翻,但作为金融系学生,像《货币战争》这种我应该不会读,以前看过梗概,觉得逻辑不严谨,全靠想象。我觉得用“俗”来说的话,不太合适,里面有一些是“畅销书”,还有一些是经典读物。
惘然然:
我读过九本,《撒哈拉的故事》、《看见》、《追风筝的人》、《围城》、《百年孤独》、《活着》、《平凡的世界》、《幻城》、《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有些质量不错,有些纯属好奇。质量不错值得反复阅读的比如《围城》、《百年孤独》,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另外,因为我是做记者的,也会做一些专题和采访,所以柴静的《看见》其实对我有一定的帮助。
非虚构类剩下没读过的估计读的可能性不大了。它们有些就是工具书,对我这样馋懒怂穷的人来说没什么指导意义,虚构类里剩下的几本好像也没什么兴趣。
我觉得这些书就“雅俗共赏”吧!《围城》、《百年孤独》、《活着》、《平凡的世界》这样的书单纯用“俗”不能一以概之,只能说,有人在里面看出了人性幽微,有人看到了世事无常,有人看到了仕途经济。
洁儿:
总共读过13本,虚构类五本,非虚构类有八本。大多是我高中时读的,像《看见》、《我们仨》、《围城》,还有余华、龙应台、马尔克斯的许多书,其实在当时让我对周遭世界和自己产生很多思考,我觉得能起到这样作用的书,都值得一读。
剩下的那些现在不会读,因为像郭敬明这种青春文学写作,我实在欣赏不来;也因为自己阅读的一个成长过程,现在更愿意去看些经典作品,而不是用畅销与否去衡量书的价值。
我觉得“俗”与否不重要,应该说“存在即合理”。通过书籍的畅销度筛选出来的书确实是大众读得最多的,感觉这也反映出一些阅读偏好上的参差水平来,阅读很大程度是一种比较私人化的体验,阅读水平会因个人的知识水平和所属环境而异,所以我觉得不单纯用“俗”来概括。
雪盟:
我读过七本,《看见》、《追风筝的人》、《围城》、《狼图腾》、《百年孤独》、《活着》、《平凡的世界》,个人觉得这几本都还可以,有的是文笔细腻,有的情节动人,有的写作方式独特。
有打算去读《皮囊》、《红岩》、《偷影子的人》,但不是那种有强烈要阅读的欲望,其他就算了。一方面是一些书的内容我不感兴趣,另一方面是有些书太通俗化、大众化就不想看了,比如《目送》。我看书会根据自己的想法去选择,会看一看那种必读经典之类的榜单,但是这种畅销榜单对我而言没什么参考价值。
这20本书用一个苛刻一点的词概括就是:云泥之别。毕竟诺奖得主的作品和鸡汤文放在一起,高下立见。因此我觉得不能说一个“俗”字概括所有这些书。
这些书能反复上榜,其中一定有人们口口相传觉得非常好看、有共鸣、能共情、有收获的部分,但也不乏跟风和从众。尤其是大部头或者相对深奥的著作,除了购买量,更该关心阅读量和读完率。因此不能说买的人多就是“俗”。
这些书里也有好作品,有对社会群像的描摹、对时代历史的反思回顾、对平凡个体的关怀,上榜的图书里有一部分书很好地体现这些特点,这些不能被忽视的。来源:澎湃新闻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2)
阴阳五行-高斌
去读别人编造的故事,还不如学习些根本的哲学,心理学等贴近现实的知识更加有用些。
2018-6-23 10:24:50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阴阳五行-高斌
特别是鸡汤,都是些具体的场景再现。每个人都是世界的唯一,你经历的场景也一样唯一。只有主导其中的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的客观规律才是普遍的真理。所以,能看透现象,抓取到客观规律的知识可以被称为智慧的结晶。其他,只是烟花缭乱。
2018-6-23 10:28:3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红色周巷史集
红色周巷史集
第一届“白海豚杯”网络文学大赛200万奖金总额,等你来挑战!
4
童话故事
5
300元/千字 | 「科幻世界」杂志主题征稿
6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男频主题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