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原创文学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长江跟拍记
[ 复制链接 ]
13855320673
初级写手
0
好友
0
回帖
24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2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3 积分
积分
27
主页
发表于:2018-9-3 12:16:42
古言
5754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本周五,中央电视台七频道“美丽乡村中国行”栏目组前来荻港镇开展美景和美食拍摄活动。在荻港镇拍摄三个点:渔民生产画面、板子矶、芦南墨玉石。拍摄的第一个点就是渔民捕鱼场景。我和社区的小伙伴们有幸亲临拍摄现场,并和母亲河----长江有一次最亲密的接触,零距离感受她雄浑壮阔、感受她胸怀博大、感受她一往无前、奔流不息。
上午九点,拍摄组一行人员在县、镇领导及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新河口渔船停泊点。一行人员陆续走上船,在渔民做好捕鱼的充分准备之后,由两条载着20余人的渔船从黄浒河水域向长江进发。我和小伙伴们既激动,又期待,激动的是能江上泛舟;期待的是即将亲身体验渔民捕鱼的劳动生活。不一会儿,渔船驶进了长江。江上往来船只很多,江水汹涌澎拜,但渔民师傅镇定、娴熟的操作技术让我们惊叹。 两条渔船,每条渔船上有四名渔民。两人在船头负责开船,还有两人站在船尾。渔船在江面上航行,是船尾在前、船头在后。站在船尾的师傅密切注视着周边的形势。只要不远处有运输货船,站在最前头的那个渔民打一个手势,开船的渔民就会自动把船速放缓,其他运输船也自动放缓了航速。几名渔民配合默契、天衣无缝。这两条船的总指挥是渔民小队长胡队长,胡队长是一个60多岁,有着丰富的江上航行经验及捕鱼技术、既吃苦耐劳又憨厚朴实的人。他站在船的最前头,穿着一件灰色长褂,褂子后背已破了几个口子。他密切注视周边的一切,面对着滚滚江流,他毫无惧色,指挥若定,他的一举手、一投足仿佛一位战场上的总指挥,英勇而威武,气定而神闲,我感觉此刻胡队长特别的可敬可爱。
渔船向下游急速行驶,面对浩浩江水,顿时有一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壮阔与豪迈,也有一种“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欢畅淋漓之感,更有一种“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壮志豪情。在阳光的照耀下,江水泛出粼粼波光,涛涛江水和蓝天白云的相互映衬,是一副绝美的图画。投入母亲河宽广的胸怀,纵有万种忧愁也会烟消云散。初秋的天气有一种阴晴不定之感,时而蓝天白云、时而阴云密布。但总是隐饰不住天水相接、浑然一体的自然天籁之美。
约半个小时后,渔船驶进了渔民专门的捕鱼水域----靠近铜陵的水域。我问胡队长,为什么到这地方捕鱼,胡队长告诉我,这片水域水底下牵牵绊绊的少,江水流速相对缓和一些、货船也少了些,渔民好作业。根据摄制组的要求,渔民开始在江中撒网,渔民带来的是一种捕大鱼的渔网,撒网时,渔船的航速仍是很快,两位渔民撒网技法老道让我们非常佩服,不一会儿,一堆渔网全撒进江中。胡队长再次告诉我,渔网撒进江中后大概40分钟以后才可能有鱼进网。由于拍摄的需要,渔网撒进去不一会儿,就要把渔网拽上来,我们都希望能拉上一条大鱼。此刻另一位渔民师傅跟我说,并不是每网都有鱼,捕鱼这东西就是瞎碰,有时捕好几网都不见一条鱼,现在鱼越来越难捕。
听了渔民的话,内心不禁一阵发紧。渔民生活是不容易的,我们家四五十岁以上渔民大都没有文化,长期在船上居住,只是近几年渔民陆陆续续地到陆地上定居。他们已习惯于这种生产生活方式,他们只有捕鱼这种生活技能,他们把捕鱼当成一种神圣的事业。但内心有一丝感到欣慰的是,渔民的孩子继承父业的基本是寥寥无几了,也有些孩子陆续进入高等学府读书,已开启了他们新的征程。
时至下午一点,拍摄结束。两艘渔船原路返回。在返程中,一艘有母子俩驾驶的渔船正向长江行驶,希望他们母子能满载而归。在整个拍摄过程中,渔民师傅忍住饥饿和劳累,积极配合拍摄工作组成员,内心非常感激渔民们的支持和配合。
这是我人生中很有意义的一次经历,希望有机会再来亲近母亲河,投入她温暖的怀抱!
写于9月2日晚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爱莲新说
中元节杂说
话题
约稿
500-800元/千字 | 「香港文学」杂志长期征稿
南京书迷追来上海,这一抹黄席卷五角场,网络文学有了自己的线下
4
高考,真还有一考定终身的奇效?
5
日本网文,给中国作者,带来新启发
6
1200元/篇 | 「鹿鸣」杂志长期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