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多部文学经典将改编,是好事,但也有一个危险的倾向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6-8 11:51:49
8872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电视剧《人世间》的成功,让影视创作者看到了严肃文学的魅力。据了解,路遥《人生》、莫言《丰乳肥臀》、余华《文城》、金宇澄《繁花》、王蒙《这边风景》等多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或已启动,或已拍摄完毕。
除此之外,紫金陈、天下霸唱、尾鱼、愤怒的香蕉、猫腻等
网文
作家的作品影视化改编持续火热。
哪些文学作品适合影视化?文学作品又该如何影视化?
正在厦门举行的首届中国电视剧大会上,众多作家、编剧和导演齐聚一堂,就文学影视化进行探讨。
柳建伟:文学对影视作品有很大影响
本年度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入围最佳电视剧的名单中,大部分都是根据小说改编,如《三体》《人生之路》《幸福到万家》《人世间》《乔家的儿女》《开端》等。
八一制片厂原厂长、作家柳建伟说,梳理我们的经典电影,有90%以上都改编自文学作品,《芙蓉镇》《红高粱》《人到中年》《高山下的花环》《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秋菊打官司》等等,这些耳熟能详的电影都改编自小说。
《闯关东》《老农民》《乔家大院》《大明王朝1566》《北平无战事》等优秀的电视剧,均有成熟的作家担任编剧,或者编剧担任制片人。而豆瓣评分超过9分的电视剧《亮剑》《士兵突击》《父母爱情》《琅琊榜》等,要么有文学原著,要么由小说作者亲自担任编辑。“刘慈欣科幻小说《三体》获雨果奖后,带来中国科幻电影跨越式发展,也是文学赋能影视的很好例证。”
柳建伟还以张艺谋举例,他最初对文学作品极端重视,改编的都是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这样才有了他早期作品的辉煌。此后的十多年,他有点不太重视文学在电影中的地位,拍了一系列的电影,被吐槽也都是必然的。近些年他又开始重视文学的基础作用,终于再次获得好口碑。
重视剧本 才会铸就经典
导演阎建钢曾经拍摄过多部小说改编版的电视剧,如《尘埃落定》《赵氏孤儿案》《红顶商人胡雪岩》《人生之路》。在他看来,并不是所有小说都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并不是所有能改编成影视作品的小说都能成功影视化。
结合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阎建钢认为,优秀的小说是影视创作的天梯,而小说要转化为影视作品,首先要有真实的人物形象,其次是有效的人物关系,“即人物命运能够发生作用的人物关系。有些小说改编时,编剧为什么会进行调整?更多的是为之增加有效或削减无效的人物关系。”
当小说影视化的时候,也一定会增加三个特殊条件:编剧、导演、演员,这三种个体的发现,都是对原作家个体发现的丰富和补充。
《巡回检察组》《跨过鸭绿江》编剧余飞认为,好的剧本是有极强的可读性,是完完全全的语言艺术,甚至是在更小的空间里使用更多的技巧,将语言的字面意思和潜意识发挥到极致。“好剧本有其不可更改一字的自洽,氛围、人物动作、台词等各类基本元素会有机地融入其中。”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行业出现一些乱象,一些所谓的剧本真的只是一种字面意思上的提示,没有任何潜台词,没有任何隐喻,没有任何引人遐想的空间,“这是一种不合格的文字组合,它没有我认为的文学性。”
让余飞觉得可喜的是,行业现在已经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平台、电视台播出的作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回归经典的同时,甚至有了不少超越经典的独特创新的作品。
他以《三体》《人世间》《平原上的摩西》举例称,这几部作品的成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主创团队对剧本的重视,在剧作上都花了巨大的时间成本。李路导演在拍摄《人世间》前,就已经请著名编剧王海鸰进行剧本改编工作,到正式开机时,剧本的创作就用去了三年时间。《三体》的剧本创作时间更长,导演杨磊2019年进入项目的时候,剧本已经写了三年了,在后续的筹备和制作中,对剧本的调整一直贯穿到2023年播出的最后一刻。更夸张的是张大磊导演,为了《平原上的摩西》一个6集的短剧,居然和编剧打磨了两年多的剧本。
“对剧作的重视就是对内容的重视,内容为王,其实就是我们倡导多年的剧作中心制,剧作中心制并不仅仅是编剧的事,而是所有创作和制作人员都贯彻内容为王思想的体现,让剧本的文字承载更大更多的意义,我想这应该是对剧本文学性的一种要求与标准。”
作家:也要警惕小说影视化倾向
谈到作家和编剧的关系,辽宁省作协主席老藤认为,剧作家要学习作家的文学性,他们的细节之美,氛围之美;而作家则要学习剧作家剧本中的紧凑、节奏和戏剧冲突。《县委大院》《对手》的编剧王小枪认为,小说和影视剧本,在创作的思维习惯上不同,但本质都是一个个的故事,只有写出好故事,首先能打动自己,才能感动读者和观众。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著名作家张平说,自己的十多部小说都曾进行过影视化的改编,在他看来,一个作家的作品能被影视化,那是你的重大机遇和荣耀,一定要珍惜这样的机遇。即使是余华、刘慈欣这样的作家,如果没有影视的介入,他们作品也不会像今天这样有更为重大的影响力。
青年悬疑小说家蔡骏的多部小说曾被影视化。对于小说影视化,他保持了相当的清醒。
“我们要有一个警惕,不能够让文学变成影视的附属品。”蔡骏注意到,自己身边有很多作家朋友,他们觉得能够卖出一个影视版权会非常不错,然后在小说创作的过程当中,就故意去往电视剧上去靠,谋篇布局,人物的叙述,包括对话的方式等都越来越电视剧化了,“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倾向。”
“文学跟小说应该各自美丽,各自灿烂,它们可以互相交流,但不应该让文学成为影视的附属品。因为文学是影视的灵魂,任何时候,小说应该保持一定的独立性,哪怕没有机会被改编成影视作品,也没有关系,因为你的价值永远在那里。”蔡骏说,创作者应该不急不慌,也许经过漫长的等待,会遇到了一个非常好的导演编剧,也许会带来意料之外的惊喜。
对此,知名编剧、导演张挺也颇为认同。他看到身边很多编剧,谈的不是如何创作,而是说收视谈点击,像专业制片人,却更像业余编剧,“感觉大家被经济裹挟太多了,创作能力萎缩,市场倾向性太强。”
红星新闻记者 邱峻峰 编辑 蒋庆
#文学
#文学经典
#经典
#改编
#好事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网文改编观察丨《墨雨云间》:爽剧的爽与不爽
0
2912
三千尺。
2024-06-28
媒体约稿
「十月少年文学」杂志2024年最新约稿函
0
1625
2072
2024-06-30
媒体约稿
500元起/篇 |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540
野爹
2024-07-01
文化新闻
《度华年》热播,“重生文”影视化改编思路打开
0
2368
写手发布
2024-07-07
文化新闻
我国网络文学行业广告收入首次超过订阅收入
0
2568
写手发布
2024-07-13
媒体约稿
「传记文学」杂志主题征稿
0
1395
胡小高`
2024-07-14
媒体约稿
《中国校园文学》专刊征稿
0
1924
qq814509843
2024-07-15
文化新闻
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5.5亿,一半的网民都在“追文”
0
2619
写手发布
2024-07-16
媒体约稿
50-80元/千字 | 「瞳日文学网」最新约稿
0
1675
李大康
2024-07-24
文化新闻
网络文学的“流量玩法”与“免费逻辑”
0
3908
写手发布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4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5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6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