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矛盾不绝书不绝,说说我理想的矛盾
[ 复制链接 ]
飘云格格
中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52
回帖
130
银子
中级写手
中级写手, 积分 3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 积分
中级写手, 积分 3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3 积分
积分
397
主页
发表于:2023-11-25 08:40:40
280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在这里,我就不说”矛盾“的概念是什么了,随便一搜到处都有讲解,我就说下,我个人的理解。
我有个比喻,写书就像是鸡啄米。
当一个故事在构思阶段,它就是摆放在作者面前的一张空白的桌子,我们要抓一把米,洒在桌子上,每一粒米就是一个矛盾,鸡就是误入这张桌子的主角,解决矛盾,就是啄米的过程。
鸡越吃越大,它眼中能看到的米粒就越少。
当将整张桌子,它所能看到的米全部吃完了,一本书也就再没有东西可以写,就到了完结的时候。
这个比喻的核心意思是:写故事就是写矛盾。
……
1、矛盾是金手指的承载物
网文
是追求爽的。
所以,在网文中,一个最基础的故事,就是用金手指解决一个矛盾。
比如我武力值很高,武力是金手指,走在路上看到混混欺负少女,这是个矛盾,我用武力打走混混,收获少女芳心。
在这个故事里,矛盾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主角的金手指有一个表现的机会。
爽感来自于表现,比如你突然暴富,获得了一个亿,这本身并不爽,你需要找地方把钱花出去,花钱的时候才会爽。
有一句话,叫”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在这里,富贵就是金手指,故乡那些自己熟悉的邻里,就是你要装逼的对象,也是你展现自己有钱的承载物。
如果故乡的邻里们从小对你各种呵护,宠爱,不存在矛盾,那就算你有朝一日在大城市赚了钱,回家乡后装逼,也不爽。
而故乡的邻居们从小看不起你家,你父母在亲戚间抬不起头,过年的时候亲戚各种攀比,你总是被贬低的对象……存在大量矛盾。
这个时候,你在大城市赚钱后,回去炫耀,就会特别爽。
所以,为什么说写书就是写矛盾?因为如果没有矛盾,你金手指开的再大,也没有呈现的地方,就不可能爽。
矛盾的意义,就是给你搭建一个装逼的舞台,你每使用金手指解决一个矛盾,就会爽一次。
2、矛盾的大小,对应爽感的强度
既然矛盾是承载物,是舞台,那舞台越大,你装的逼越大,就越爽。舞台越小,爽感越小。
而爽感强度,又对应读者的情绪变化。
板块里很多人喜欢说,写书最重要的是情绪,没错,理想状况是让读者的情绪不断起伏,起起伏伏,像剧烈波动的心电图一样,这样他们才欲罢不能。
想想谈恋爱的时候,为啥很嗨?因为有情绪起伏,婚姻后为啥平淡如水?因为没情绪起伏了。
而一个人的情绪又不能一直嗨,会累的,人会崩溃的,需要休息。
所以才讲究节奏,就是为了让读者的情绪不至于一直平淡,也不至于一直嗨,要”一张一弛“。
那怎么把控读者情绪的高低?主要依靠的就是矛盾的大小。
小的矛盾,爽感低,读者情绪起伏小。
大的矛盾,爽感高,读者情绪起伏大。
所以,想要读者情绪不断起伏,就需要在编排矛盾分布的时候,按照从小到大的方式,周期性循环。
我观察起点的头部书,大多数是按照20章左右,一个完整结构的剧情单元来设计的。
目的就是在这个篇幅内,让读者的情绪有一个从高到低的起伏,然后周而复始。
20章的篇幅,每4章解决一个矛盾,考虑到衔接和铺垫,大概需要4个矛盾。
这四个矛盾的大小不能一样,越前面的越小,越往后越大,这样爽感才会逐步抬高。
且前面的小矛盾,是为了后面的大矛盾做铺垫。
放在一卷内也是一样的,假定一卷50万字,每一个20章左右的单元6万字左右,那一卷故事就需要在大纲阶段准备好大约10个单元。
每一个单元故事的结尾处矛盾大小,就对应着这一整卷内,读者的整体情绪起伏。
所以为什么卷末最后一个剧情往往会解决一个大矛盾?一方面是因为有整整50万字的铺垫,足以支撑起一个大矛盾的爆发,另外也是读者需要在这里有一个大的起伏。
所以,编故事的时候,怎么把矛盾按照大小去合理编排,就是个重要的事情。
3、地图的矛盾承载力,与容积问题
既然矛盾这么重要,那矛盾本身放在哪里呢?答案是放在地图上。
记得开头那个比喻,那一张摆放米粒的桌子吗?桌子就是整本书的全部地图。
因为网文的升级属性,主角越强,能阻碍他的矛盾就越少,所以一张地图能承载的矛盾数量必然是有限的。
当把一张地图内,盛放的矛盾都解决干净,那地图就没用了,所以需要”换地图“。
换地图的本质,是原地图的矛盾写光了,主角强大到了原地图的上限,没敌人了,所以为什么说无敌流难写长呢,就因为主角太强,放眼世界,他眼中的矛盾太少太少……
我在新人时期,往往会沉迷设计世界观,比如在纸上画一片陆地,这里摆放一个皇宫,那里摆放一个神殿,这里画一条山脉……沉迷在设计世界观中无法自拔。
但这是在设计世界观吗?不是的。
世界观不是说我这个世界的地图是怎样的,哪里有山,哪里有水,而是我这本书的矛盾,如何产生,以及如何排布的问题。
地图上的每一个”标志性“建筑或者人,都必然代表着一个重要的矛盾。
一张地图本质就是依靠几个重要的矛盾来支撑的。
一个没有矛盾的地图没有存在的意义。
比如一个王朝的都城,里面有个邪恶的宗门。有个邪恶的皇帝,住在皇宫里,有个邪恶强大的道士,住在某个院子里……这些设定,构成了地图。
而当主角进入这张地图,作者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他和这张地图里那些宗门强者、皇帝、道士们变成敌人,建立矛盾。
但你不可能让”都城“这张地图里密密麻麻摆满了无数矛盾,你做不到,因为主角会升级,因为读者会审美疲劳,所以地图有承载力的限制,它能容纳的矛盾数量,它的容积是有上限的。
承载力取决于地图的等级。
容积取决于一张地图上塞进多少个高低错落的矛盾,读者才会厌烦。
4、地图的”承重矛盾“与”非承重矛盾“
既然一张地图内能承载的矛盾有限,而换地图又太损伤代入感,会掉数据,那么作者要做的,就是想发设法,在把换地图的时间延长,尽可能拉长一张成熟地图的使用寿命。
这里就要对地图内的矛盾做一个分类。
我借用建筑领域中,承重墙的概念,把地图内矛盾分为”承重矛盾“与”其他矛盾”
承重矛盾,就是上个例子里的宗门、皇帝、道士,他们组成了这个地图的底层架构,他们是这个地图最强的那一批人。
这批人是不能乱动的,一旦全部被主角解决了,这张地图就会垮塌。
而其他矛盾,则更多样,比如城外来了个商队,商队里有个高手,和主角发生矛盾,主角把他打死了,也没事,不会影响地图本身的稳定。
比如有人造谣,栽赃主角,主角把这个矛盾澄清了,解决了,对地图的损害也不大。
举个典型例子,就是《大奉打更人》的京城地图。
这张地图做的特别棒,里面的承重矛盾比如:皇帝、魏渊和皇后的关系、魏渊和皇帝的矛盾,长公主与裱裱的关系、王首辅和魏渊的矛盾、许家婶婶和主角的矛盾、国公、桑箔底部的封印物、开头县衙中那起案子、云鹿书院与朝廷的矛盾……等等等等。
其中一部分是很快就解决了的,比如婶婶和主角的矛盾,县衙中的案子,税银案等等。
一部分是反复拉扯,就是不解决的,比如怀庆、裱裱和主角的关系,皇帝和主角的矛盾。
注意,承重矛盾的重要性在于,一旦被摧毁,就不可重建,所以要竭力拖慢这种类型矛盾被解决的速度。
同时,越是大的承重矛盾被破坏,爽感越强。
比如杀国公,杀皇帝,之所以最爽,就是因为这两个矛盾过于重要。
所以,当主角杀皇帝后,把京城地图最大的承重矛盾给解决了,整个京城地图就没东西可以写了,大奉这本书的剧情精彩程度,和评价都急转直下。
其他矛盾比如:佛门斗法、天人之争、地书碎片丢失、妖族使团等等……
这些矛盾同样写一个就少一个,但不会破坏京城这张地图的承载力。
因为它是从外部引入矛盾到地图内的方法。
所以,理想的方法是在承重矛盾没有被完全解决前,尽可能用各种方法,在一张地图内塞进尽可能多的”其他矛盾“。
以此提升地图的使用寿命。
另外,还有一种“承重矛盾”比较特殊,是主角自身的矛盾,它承重的是整个小说的世界观大地图。
比如许七安的身世之谜,穿越之谜,这个也要尽可能往后拖,越往后解谜越好,因为这种矛盾根植在人物身上,不是地图上,所以可以长久地保持,不受到地图容积的限制。
5、如何在书的中后期构造新的矛盾
写大长篇都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等书到了中后期,会变得特别乏力,本质是因为没有新的矛盾可以写了。
虽然地图上还有矛盾,但这种类型的矛盾读者已经看了上百万字,不新鲜了,作者也因为新鲜感匮乏而没有创作动力。
怎么解决呢?可以安排一个大转折。
即:通过一个开书的时候,就设计好的大转折来构造新的矛盾,是一个延长寿命的好方法。
举例:《庆余年》中,大东山之战就是个黄金转折点,为整本书带来了新的矛盾。
每一次转折,都可以构造新的矛盾,比如《大奉》里,皇帝被杀后,许平峰现身解谜,就构造了新的矛盾,许平峰被解决后,再揭晓远古神魔的秘密,又构造出新的矛盾。
理论上如果转折的特别好,是可以让精彩度上升的的,但这非常非常难。
6、矛盾不绝,书不绝
既然写书就是写矛盾,那只要矛盾一直有,书的篇幅就能一直延长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无限流”和"传统玄幻“可以写超长篇,但其他题材很难的原因(都市转玄这种归类为玄幻)
前者是地图无尽,只要能压住主角战力,就能无限写长,前提是承受住每一次换副本的伤害。
另外,无限流往往很容易写的爽,因为它不断换地图,不需要考虑承载力问题,每一个爽点都可以通过破坏”承重“矛盾,来达到爽感强度最高,很耍无赖。
传统玄幻则是无穷大地图,一直往外延伸,力量升级体系无限长,有几十个等级……主角慢慢爬,也很绝……
7、矛盾的新鲜感
终于说到这里了,上面说了写书就是写矛盾,那如何寻找到新鲜的矛盾就是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老的矛盾,读者是会腻的,比如武侠题材为啥死了,因为武侠世界观内所有矛盾都写了无数遍,读者看吐了。
网文之所以能保持生命力,核心在于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绞尽脑汁寻找新鲜的矛盾。
比如挖掘出一个灵气复苏,大家一窝蜂去写,等读者腻了,就去写妖魔仙侠,又腻了,就去写四合院,或者规则怪谈……
每一个兴起的新题材,往往都是一堆新矛盾。(有例外,比如以新颖的金手指构建的新题材等)
我们列举下起点近几年的爆款书:
神秘复苏:新矛盾是各种独具创新的鬼制造的谜题
夜的命名术:新矛盾是群穿以及赛博世界观财阀与平民的矛盾
灵境行者:新矛盾主要是副本里的一个个关卡,现实中那些超凡者案子不算很新。
大奉:新矛盾是案子,后期不写案子主写仙侠的时候矛盾变得陈旧,就不好看了
诡秘:新矛盾不用说了吧,整个世界观到处都是新的
道诡异仙:新矛盾是诡异仙侠世界观,不是什么精神病……道诡的核心卖点在开篇主角看到那一尊巨大的丹炉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圣墟:新矛盾是灵气复苏
全球高武:新矛盾是武道地窟世界观
大王饶命:这个值得仔细说说,它虽然是灵气复苏题材,但我觉得它的新矛盾是日常中值得吐槽的事,比如同学们在群里凡尔赛,比如一些常见的打招呼话语,比如小孩子调皮不可爱……主角用自己的毒舌(贱)这个核心卖点和金手指去解决上面这些矛盾,产生笑点。
大王的金手指不是系统,是主角这个毒舌和贱兮兮的属性。
等等等等
在起点,如何能找到一堆新矛盾,那就算核心卖点掌握不好也没事,照样出成绩,因为新矛盾本身就是最大的卖点。
但怎么找新矛盾,我不知道,太难了,太难了,不难的话大家为啥要跟风呢,是不是?
只能多关注流行文化,多在网上冲浪,多刷短视频寻找吧……
8、题材就是矛盾的归类
我们都在说题材,那什么是题材呢,其实很多时候,题材就是一系列矛盾的归类。
比如明朝文,就是明朝这个时代背景下,能发生的所有矛盾。
比如仙侠文,就是仙侠这个背景下,能发生的所有矛盾。
细分一下,迪化文,就是针对”迪化“这个创意,衍生出的一系列误解的矛盾。
当然,题材也有其他的划分方法,比如”天才流“,就不是用矛盾来分类,而是用核心卖点来分类。
9、网文中的立意
这个点可能更武断偏颇一些,而且要展开的话会很麻烦。
简单来说,我个人认为,网文中的”立意“和传统文章中的”立意“不是一个东西。
版块里有些人会觉得”立意“啊,”群像“啊之类的玩意高级,其实我觉得没有……
简而言之,网文中的”立意“,应该是对一系列特殊矛盾的归纳。
比如说《亏成首富》,这本书的立意就是反资本。
但实际上,是用主角”誓把公司做亏“这个”金手指“,去解决当今社会上,由资本带来的一系列矛盾。
比如长租公寓暴雷啊,氪金游戏无良啊,外卖不卫生啊……把这类矛盾搜集起来,用金手指去解决,获得反差感和爽感,这就是亏成首富的思路了。
再比如《诡秘》,它就是找了一堆由克苏鲁、老英伦、蒸汽朋克、扮演法等一系列新玩意,衍生出的矛盾来写的,其中有一部分矛盾,是由老英伦的资本主义带来的,乌贼拿这些矛盾做素材编故事,但因为它本质是个玄幻小说,所以克莱恩没有去推翻资本主义,只能是同情。
大家就把这类矛盾抽离出来,提取立意为“对资本异化下的底层民众的同情”
再比如《命名术》,本质就是写一个赛博世界观,但因为赛博世界观本身最大的矛盾,就是超强资本与底层民众的对抗,所以他为了解决这个最大的矛盾,来装逼,就只能让主角建立队伍,去打到财阀……就是个爽文写法。
但就可以提取立意,为“带领底层反抗财阀资本”……
所以网文中立意没那么高级,就是一堆可以很容易拿来上价值的矛盾而已。
10、总结
以上是我个人对“矛盾”这个东西的一些粗浅理解,分享出来给大家。
我想做的是抛砖引玉,大家多畅所欲言,说说自己对矛盾的看法。
或者干脆觉得我哪一点太偏颇,来反驳,也特别好,忘记从哪里看到一个说法,就是你想要知道什么,最好就是公开说一个错误的言论,吸引别人来反驳。
很多东西,都是在不断的辩论和反驳中逐步清晰起来的。
帖子后面和龙友讨论到了围绕“核心卖点”设计剧情的问题,所以写了个回答,不小心写的有点多,三千多字了,干脆编辑到前面。
以下说的主要是我个人,对设计故事的时候,【围绕】什么入手,阐述的一些粗浅看法。
正文:
不同的作者,设计故事的时候,习惯性的入手角度不一样。我们先抛掉“核心卖点”这个术语,先忘掉它,我说三种入手角度:
情绪、创意、矛盾。
同样是编故事,从这三个哪一种入手,都可行,但手法和优缺点是有区别的。
举个实例,比如说,爱美是人类普遍的心理需求,我们大部分人都样貌普通,都有变好看的渴望,现在用故事来满足读者这个心理需求。
1、假如从“情绪”入手,我会编个这样的故事:(以下文字很长很长)
【容貌不佳的主角在网上和一个女孩网恋,沉浸其中,无法自拔,终于两个人约定见面,主角辗转反侧兴奋难以入眠,努力打扮自己,又精心挑选了一大捧花赴约。
抵达后,发现对面是个很漂亮,优雅,知性的女孩,见面前女孩很重视,烫了头发,穿了最喜欢的裙子,鞋子,搭配首饰,带着包包,但在餐厅看到主角后大失所望,但礼貌地没有表现出来,只是吃饭过程中明显走神,失去兴趣,主角对女孩很喜欢,所以显得很局促,紧张出丑,饭局后女孩主动a了钱,微笑告别,主角只好咽下了邀请她看电影的话。
离开餐厅后,他不出预料收到了女孩婉拒的短信,主角没有打车,失魂落魄往家走,恰逢夜晚,他独自走在街道上,两侧是高楼大厦,车来车往,沿途有一对对俊男靓女小情侣携手亲昵欢笑,只有他一个人孤单漂泊在这座城市里。
回到出租屋,他发现门上贴着欠费的通知,进门后按开灯,发现家里没有水了,想要扫地,发现扫把坏了,打开冰箱里头什么都没有,打开电脑,看到投出去应聘的简历再一次被拒绝,心灰意冷,整个人陷入人生低谷,颓废地倒在床上失眠,到后半夜才入睡。
第二天起床后,他木然走到卫生间,愕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变成了180大帅哥,他难以置信地反复确认,兴奋又惶恐。
他走下楼,发现电梯里住在隔壁的,和他一句话都没说过的姑娘今天一直看他,主动搭话,还给他按电梯。他下楼,发现楼下收废品的大娘都替他开门,他走到楼下便利店,想买点早餐,结果高冷的女服务员今天格外热情,还贴心地偷偷趁老板不在,给他加了小料,将袋子递给他的时候,刻意去碰他的手……主角心中窃喜,走在街上,发现本来冷漠的城市突然变得温暖,每个人都对他笑脸相迎,人们的态度都特别友善,想做什么都有素昧平生的女孩主动帮忙,还遭遇了平生从未有过的搭讪,被比网恋对象更美的女孩要联系方式,仿佛此刻的自己,与过往生活的不是一个世界,忽然, 有星探跑过来,想聘用他,还给出了丰厚的条件……】
以上这个故事,你一看就知道它是有情绪的。
为什么它写了这么多字呢?因为情绪需要大量的细节来勾引出来,在这个故事里,每一个细节都是为了情绪服务。
花、打扮精致而礼貌的女孩、高楼大厦、黑夜、情侣、催费账单,没水的水龙头……等等,每一个细节都有用处。
比如黑夜是为了让读者变得感性,如果是白天情绪就会被破坏,如果下雨的话却可以增强情绪。
比如高楼大厦,是为了衬托主角的渺小,加深自卑情绪,小情侣恩爱是衬托。假如换成平房和一群单身狗,情绪一下就不对劲了。
出租屋里的一一连串糟心事,都是为了将主角的自身价值感狠狠践踏,把因为容貌导致的自卑,引发的对自身价值的贬损,狠狠地加深,让主角彻底崩溃。
这时候,外挂到来……主角变成大帅哥,然后一切都变了,情绪逐步上扬,一步步抬高,把之前累积的情绪进行一个集中释放……爽感到来……
这就是以“情绪”为核心,去设计剧情。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感染力、代入感很强,爽感释放的时候也很强,远超普通写法。
缺点是描述过于细腻,而且作者创作的时候,需要用大量时间,先进行“酝酿”,并把接下来剧情的每一个细节都想清楚,才能达到效果,这和网文的日更模式先天犯冲。
香蕉大佬就是以情绪为核心去创作,结果大家也看到了,更新是真特么慢,不是他懒,是这种写法就是费劲,而且文字也是真特么啰嗦,也不是他故意要那么多描写水字数,而是不大量描写,情绪就出不来。
2、假如用“创意”作为核心,我会写这样一个故事:
【主角获得了一个颜值加点系统,可以对任何事物的颜值进行增减,于是他先把自己的颜值调高,各种轻松约妹子,被妹子倒贴,各种享受变帅后的好处,然后又把某种产品的颜值调高,导致这种产品大卖,主角因此赚了很多钱,有网红反派找主角麻烦,主角将其颜值调低,对方回家后发现自己变丑了,整个事业、爱情全完了,有女神一般的大明星因为年龄,导致衰老,被媒体各种消费,深夜买醉,遇到主角,主角一个颜值加点,女明星一夜颜值飙升,迎来事业第二春,从而将主角奉为恩人,各种给好处……等等等等】
你会发现,这个故事很零散,但很爽……因为以“创意”为核心构思,就是YY,作者开始幻想,做白日梦,假如自己拥有了某种能力,会怎么怎么样,满足自己哪些渴望,从而衍生出一大堆桥段。
当然,因为这种方式实在是太散了,所以也可以将其稍作整理。比如其他的不写,只写主角改变一个个大明星的颜值这一点,编排出一个核心梗,然后不同的原本风华绝代,但美人迟暮的国民明星往里套,就可以单独成一本书了,而且卖点更集中鲜明。
或者只写主角美化产品颜值这一点,也可以单独成为一本书,同样更鲜明。
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学,而且开头几十章会很爽,不需要技巧,就算把yy出来的桥段平铺直叙也好看。
缺点是短,写不长,用这种方法设计,往往高开低走。因为爽感会不断衰减。
就像是你拿到第一笔稿费,特别兴奋,各种买买买,换新手机,新电脑,吃一顿好的,等等……但拿到第二笔,第三笔……就没啥感觉了,除非不断提高稿费的额度,但这就是条不归路,爽感会越来越低。
3、假如以“矛盾”为核心,我会写这样一个故事:
【某日,城市中举办一个男性“选美”大赛,三家演艺偶像公司的头牌作为评委,明争暗斗,其中两家最强的都是反派,行事作风恶劣,最弱的那家掌门人是个大美女,人设非常正面,有着不一般的家室和来头,且处于一场高层次商战的风波中,麻烦缠身。大赛有着完善的赛制,提前预热很久,吸引了大量的关注。
主角是个完全不关注偶像娱乐圈的人设,其实颜值非常逆天,但因为毫无打扮的想法,导致头发乱糟糟,衣服邋遢,整个人颜值被封印着。压根不知道比赛的存在。
大赛开启之日,突发意外,有选手意外退赛,但赛程已经排好了,底下的工作人员小领导急的团团转,上街随手拽住拎着菜篮子,穿着拖鞋背心路过买菜的主角,用两百块钱为代价,请他去凑个数,一会就结束。
结果等主角一脸无所谓地被拉进化妆间,被女化妆师简单收拾了一下,颜值封印解除,女化妆师懵了,然后推门来催好没好的小领导也蒙了,之后上台后……】
这就是以“矛盾”为核心构思,我会先想出“比赛”这个矛盾,然后衍生出三家演艺公司的矛盾,它们背后的资本的矛盾,比赛意外发生的小矛盾等等……
将这些矛盾按照顺序排布好,一敲锣,好戏开场,主角一脚踏入这个矛盾漩涡,从而披荆斩棘,沿着我设计好的一系列从小到大,环环相扣的矛盾,一路成长为顶流……
这种写法的好处在于稳定,因为先有矛盾,后有主角,所以只要我在“谋篇布局”这一步,用大纲规划完毕,那么接下来一两百万字的大概剧情就都在心里了,不会出现高开低走的问题,也可以提前埋伏笔,如果矛盾设计的好,反而会越往后越好看,代入感越强,故事感也更好。
缺点是开头不够炸裂,爽感相比上面两种会更差,前期主要依靠剧情上的期待感吸引读者,往后则转为用代入感吸引读者。
这个帖子的一楼,主要写的就是这一种方式,因为以矛盾为核心,所以需要对矛盾的理解更深,考验谋篇布局的能力。
……
综上,所以三种入手角度,没有高低之分,只是侧重点不一样,每个作者的习惯不同,入手的角度就不同。
就像是画画。
一张画,有人习惯从画布中间落笔,朝外渲染。
有人习惯从一个角开始落笔,蔓延全篇。
有人习惯沿着一条边开始画,一帧一帧地拉出来画卷。
有人习惯挥毫泼墨,先画个框架,再丰富细节。
有人习惯一层层画,先画第一层,然后第二层,一层层平铺上去。
有人习惯……
所以,围绕什么设计剧情,主要看习惯哪种,以及作者之所以想写这个故事、题材,最初想写的那个东西到底是啥,再选择适合展现这个东西的方式方法。
是的,的确存在自我定义,很头疼的一点在于,网文里很多精细的表达没有通用术语,而传统文学的术语也无法准确描述,希望类似核心梗之类的新术语尽快丰富起来,也省的硬造。
角度问题无解,就像读书时候那篇杨桃的课文,不同人看小说的角度不一样,体会完全不一样,所以提供一种新角度吧。
以矛盾一言以蔽之的说法太温柔了,可以激烈点的,但帖子里放的内容有点多,确实导致不像就唯一一个单一问题讨论那么容易。
另外,我虽然之前就一直提核心卖点,但对现在版块里好像万事万物都归结于核心卖点的风向觉得头大。
其实从不同角度看一个东西,感觉就是完全不同的。
像是”写书就是写矛盾“这句话,明显的武断偏颇绝对,因为这帖子就是完全抛弃其他角度,将视野收窄到矛盾这个点去写的。
和只围绕”核心卖点“去写书,完全不考虑矛盾编排一样,都是一种单一角度的阐述。
一根棍子,左端是核心卖点,右端是矛盾。
从左右去看,视野里都只有一个圆点。
只有从中间看,才是一根完整的棍子。。。
我之所以在帖子里,没有用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衍生矛盾这些已有的词,就是担心混淆。
因为我之所以造出”承重“这个词,就是为了阐述矛盾和地图的绑定问题,在我这个概念里,所有会导致当前地图寿命缩减的矛盾,都是承重,不会导致的,就是非承重。
有的时候,承重矛盾会与主要矛盾重合,它俩是一个,但有的时候有不一样了。
比如还是以大奉为例,佛门斗法其实应该算是一个主要矛盾。
但因为这个剧情,是通过外来的一伙人(佛门使团)到达京城,展开的,而斗法结束后,佛门一群人又走了。
所以,他们对京城这个地图的使用寿命造成的破坏很小,没有动摇根基,我才把他归类为”非承重矛盾“
简而言之,我生造的这俩词,是为了解释如何延长一张地图寿命,而不是透支它,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弄清楚矛盾的分类,在布局上才能更合理。
比如大奉里,皇帝长生这个矛盾因为是京城地图的承重,就不能乱动,必须放在佛门斗法后面,不能放在佛门斗法前面。
一旦先杀皇帝,再来斗法,的确也能写,但整个剧情就不那么好看了……会影响精彩程度。
------------------------------
没错!其实故乡邻里这个,发帖后我就察觉不对劲了,但没改。
我的想法是,假如百般呵护,可以这么写:
主角在外面虽然获得了巨大成功,但家乡的人不知道,因为大家都很宠主角,所以都在为主角日后的生计发愁,邻居大娘给主角寻摸好对象,但因为不知道主角成功,所以对象不同意,邻居大娘受委屈。二叔为主角奔走,找关系,想给主角找个工作,受委屈……然后主角衣锦还乡,乡亲们发现自己担忧的多余了,主角感恩乡邻,用财富帮家乡做事……这个爽感也很强。
但仔细想想,其实这也是因为存在大量的矛盾,比如邻居们以为主角混得很差,但实际上很好,这也是个矛盾。
……
至于引入外来矛盾这点,说的很对,比如我上面写的大转折,也是为了增加矛盾,最简单的例子:
比如京城这个地图都写完了,没新东西写了,结果主角外出修行的时候,京城被异族人攻陷了。
京城内最高的权力架构一变,就有了新的承重矛盾,于是本来一潭死水的京城地图又被盘活了,主角可以回去做很多事。
但我这个例子是死中盘活的法子,你这个外来的思路也很好。但我认为,外来的前提,必须是该地图还有利用价值,里面还有矛盾没有写完,一旦彻底写完了,就只剩下地图被外力入侵,主角回去救这一种写法了……但这种写法又不能一直重复,会腻。
---------------------------
无解的,任何行业都是专有名词不断膨胀的过程,毕竟很多细微的东西,压根没有合适的词来表达,只能生造。
而内容的复杂性,又增加了探讨难度。
-----------------------------
是的。这是一种延长寿命的方法,但我觉得不持久,因为我前段时间把一张地图写废了,目前就是用这种”天外来敌“的方法续命。
但觉得写一次两次可以,再多就不行了,读者会腻的,不只是对这种模式腻歪,对这张地图也腻歪了……
要么是趁着承重矛盾还在,主角时不时就外出一趟打打副本,但这种也会掉追订,因为也是一种换地图。除非题材特殊,进副本本身就是读者期待的东西。
要么就是一口气把承重矛盾推了,直接换一张新的大地图重新建立代入。
当然最好的还是一些特殊题材,完全不需要换地图,也一直有新的矛盾冒出来,还不腻,但这种题材太少了。。
------------------------------
说的很好。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我认为中后期制造新矛盾,拉稳数据是可行的,因为我这么玩过。
就是你说的这种,一开始就暗示。我之前写了一本书,从大纲阶段就开始设计一个一百多万字后的反转,为此在前面一百多万字一直隐晦铺垫,并在当前矛盾写的差不多了的时候,把它掀开。
这个反转的剧情阶段,追读来到了全书最高,并且在这段剧情后,基本也没掉。
我就是先在一张成熟的地图底下,偷偷埋了一根读者不知道,但能感觉存在的隐形的承重矛盾,然后剧情精彩度下降的时候,把它浮出水面,整个就翻新了。
我因为能力不够,所以玩的还不够好,但也能拉的听稳,所以我总觉得,如果是大神来,是有可能把剧情变得更精彩的。
---------------------------
说的没错。之所以要用承重矛盾的说法,是为了把小地图内的,和整个大地图的矛盾性质做一个区分。如果放眼整体全书地图的话,确实是用一个个主要矛盾撑起来的。
大奉那种主地图京城不写垮塌,然后往外跑扩展地图的写法,也会有个问题,就是去扩展地图的时候,也会掉追订。
所以每一次出去,都需要先拉一个期待,我尝试过很多种方案,来解决外出扩展地图的时候掉数据的问题,也收集了不少数据样本。
另外之前看命名术的时候就特别赞叹,这书竟然通过群穿设定,把两张地图给缝起来了,用表里世界的设定,把地图的容量活生生扩充了好几倍,可惜对题材有限制,否则肯定要被广泛使用。
----------------------------
说的没错。这就是构造世界观的初期,需要想清楚矛盾的原因,一个自带矛盾不足的世界观,可以写的东西就少。
所以之前刚看命名术的时候,我兴奋极了,因为这世界观的矛盾太多太多了,群穿带来的身份变化的矛盾,时间行者出现带来的矛盾,两个世界的天然敌对矛盾,地球里各个时间行者组织的矛盾,赛博世界各个财阀间的矛盾,财阀与底层的矛盾,禁忌之地与人类世界的矛盾,西大陆与东大陆的矛盾……
世界观的丰富度绝了,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了,可惜后来肘子把很多矛盾丢掉了,假装不存在一样当看不见了……否则以这世界观的丰富度,写个大几百万字,千万字轻轻松松。
---------------------------------
说的非常好!其实这么多年过去,大家已经开发出了大量的,各种各样的换地图技巧,来解决割裂感、代入感损失问题,也讨论了很多。
但感觉相对应的,对于如何在现有的地图内,塞进更多的内容的思考,讨论的不是很多。
毕竟就算各种手段用的再好,换地图也几乎必然掉数据,这玩意无解,所以最理想的方法还是不换。
不知道是不是我看的书少,或者也是”身为孕妇看满大街都是孕妇“一样,感觉最近几年比较多的写法,是牟足力气把本地图的承重矛盾往死了用,用一次,两次,三次,四次……
比如四合院,先立一堆极品邻居,作为当前地图的承重,然后这帮邻居也不会说”飞升上界“什么的,就是和当前地图死死绑定,但就是不死。
被主角恶心一遍又一遍,一遍又一遍……主角无论做什么事,最后末尾都能恶心下这些人,读者就百看不厌,这帮人还是时不时能跳出来,给主角找点麻烦。
像是番茄那本全球冰封也是,小区里开局拉的几个仇恨人物,明明好像已经被主角解决了,但阴魂不散,总是蹦哒回来,就像是打不死的小强。
还有起点现在很多开局被班花甩了的书,主角反手被校花爱上,然后一遍遍地反复虐这个班花……能虐几十万字。
传统玄幻中的写法,汇集矛盾的往往是个强者,比如一个大反派,给主角造成了很多麻烦,读者一直期待把他弄死,但作者死活不把他写死,像是神机写的经典那个反派,就是不死,然后一直往其他的地图跑,用这个作为期待吊着读者。
但上面那些例子完全相反,承重的不是强者,全是一堆小人物……也不会跑,就在原地图某个角落固定蹲着。
包括大奉、灵境这些头部书,也是这么写的,皇帝一次次被主角恶心,但也不会跑,就是留在原地死死撑着京城地图,他被恶心的次数越多,读者越期待皇帝和主角爆发矛盾,最后杀皇帝的爽感就越强。
灵境里九老也是,一次次打压主角,一次次被打脸,但也不挪窝,就一直在原地累积怒气值,很有意思。
------------------------------------
换地图不好,是因为会毁代入,从而毁期待。像是现实中,你在一个地方住久了,就不想换城市,如果现在要你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生活,你本能会抗拒,不愿意去。
斗破一直在换地图,但不意味着换地图就没问题,要看具体题材写法,比如开头就是游记,问题就不会很大,但游记的问题在于,难以构造大高潮。
传玄和仙侠因为战力膨胀,必须换地图,为了解决换地图带来的割裂感,才需要提前铺垫新地图,包括调集配角提前过去等手段。
但最好的写法,永远不是怎么把地图换好,而是怎么不换地图还一直有新矛盾可以写,读者还不腻歪。。。
我想探讨这个问题,但不知道为啥,帖子里好多回复说的都是用什么技巧来换地图。。
---------------------
副本这种地图切换和主角活动区域切换还是有区别的。
我也写过带副本的书,每次我写下副本,追订都会涨一波,因为我的卖点就是新颖的副本,所以读者特别期待我开副本。
但假如不进副本,而是主角从原本的城市去另外一个城市,数据就会掉,这是不一样的。
或者从另外一个角度阐述:进副本严格来说不算换地图,因为进副本这个行为,和主角进入所在城市的一个酒店参加一场聚会没有本质区别,都没有真正脱离原本的地图范围。
-----------------------------
是的。所以说发帖讨论是把思考清晰化的有效方法,这个帖子发出来后,通过大家的反馈,我原本以为清晰地东西,重新变得模糊,然后通过这几天的思考,又重新从模糊恢复清晰。
刚才又去翻了下星猫大佬的帖子,结合我这两天的思考,发现彼此印证吻合,于是更加清晰。
也意识到之前一些混乱的关键点,还是在于大家因为不同网站的生态区别,导致对一个术语的理解,和指代不完全一样。
以我自己为例,我入行前面几年,都是习惯性围绕创意点进行剧情设计,构造核心梗,展开剧情。
运气好的时候,核心梗的框架比较好,可以填充的内容比较丰富,所以可以写的很长,运气不好,篇幅就很短。
近两年彻底转型,开始研究谋篇布局。
所以基本都是围绕构造世界观的矛盾进行剧情设计,构造核心梗,展开剧情。
只要成绩撑得住,可以写的很长很长,写作重心很早就从爽点转移到了代入感上……
所以最好的方法还是两者结合,昨天就在思考结合的问题。
因为我始终有个担心,就是一本书开头阶段,因为要围绕爽点构造剧情,会显得拼凑感比较强,结构不够完整,小桥段间关联过渡不是那么顺滑,美感要差很多……远不如围绕矛盾设计的剧情那么美,总担心读者粘性不够,但现在想想,可能这完全是我杞人忧天了。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文化新闻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云南虫谷》开播破亿,《云顶天宫》开播破万,为啥差距这么大?
《灵笼》真人版制作确认,南派三叔担任编剧
在番茄写书的一些规则
女生在起点男频写小说是什么体验,女生写男频会让读者共鸣吗?
《且试天下》韩国版权已售《人世间》《开端》一大波国剧出海
写小说有哪些可以投稿的平台?
又来?金庸先生要还在,你们敢这样瞎拍《射雕英雄传》?没眼看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网文作者“谢绝一切写作指导”?
有什么写作投稿平台?
《风起洛阳》超前点评“粉黑”大战,豆瓣评分正在被“流量”反噬?
话题
诚求小红书种草文案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4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5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6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