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返回列表
苏东坡还是个帽子发明家?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7-11-16 12:51:36
文学观点
11775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赵柒斤
帽子的历史非常悠久。原始人把兽皮、树叶盖在头上以保护头部,产生了帽子的雏形。《后汉书·舆服志》有“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冒皮”的记载。到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衣冠之制”产生后,帽子便不能随便乱戴。“冠冕”成了官员和皇帝戴的帽子,是身份的象征;平民百姓只能戴头巾。
东汉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独断》谓:“帻,古者卑贱执事不冠者之所服。”汉代及之前的男人还戴一种帽子:帩头。东汉刘熙的训诂学著作《释名》介绍这种帽子功用时说:“帩头,……钞发使上从也。或谓之陌头,言其从后横陌而前也。”也就是说,“帩头”的包法颇似陕北汉子头上的“白羊肚手巾”,即用一块布从后往前包住头发,然后在额前打结。
《宋书·礼志》谓:“汉末王公名士,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幅巾”就是老百姓戴的一种头巾。为什么王公名士突然就喜欢上这种帽子?东汉末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军阀混战,传统礼法受到重大破坏,加上受玄学影响,整个社会掀起一场时尚大变革,冠冕被看作是礼制束缚的代言,而“幅巾”则是个性解放的象征。于是,士大夫纷纷以戴巾为荣。
隋唐时期,一种新帽子—“幞头”登上历史舞台。唐宋诸多文人史料笔记都记载了此帽使用方法。宋沈括《梦溪笔谈》曰:“幞头一谓之四角,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幞头虽远存汉晋幅巾的形式,看似帩头、幅巾的“加强版”,但考古学家认为幞头是由“鲜卑帽”发展而来。一时间,从皇帝到平民,每天都要裹上幞头,此帽也成为当时男人日常服饰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幞头很快“脱离群众”,到唐宋时期又演变成了“冠冕”。区别在于,幞头软而不定型,冠冕则硬而有型;冠冕代表礼制和正式,幞头则给人随性和时尚感觉。
新旧《唐书》《唐会要》里的“巾子”,早期用硬布制成,套在发髻上,成为幞头定型的底衬。正由于巾子的衬底作用,唐人幞头虽是头巾,看上去就像硬质的帽子。到了唐末及宋代,内衬木质巾子、外施漆纱后的幞头,就基本成为一顶硬壳的帽子。因其外涂黑漆,所以也被叫作“乌纱帽”。可以想象,这种帽子戴在头上只适合装门面、做样子,舒适度肯定差。
元祐元年(1086年),非常赏识苏东坡才华的高太后(摄政)召回时年51岁的苏东坡。戴着“高筒短檐帽”的苏东坡走在开封大街小巷,立即被巨大的粉丝群“包围”。他戴的帽子由乌纱做成,帽身较长而帽檐极短,极像一个高高的筒子倒扣在头上,即宋末元初的大画家赵孟頫所画“苏轼立像”中苏东坡头上所戴的“帽子”。东坡发明的帽子当时就产生轰动效应,引来时人纷纷效仿。北宋文学家李廌《师友谈记》曰:“士大夫近年仿东坡桶高檐短帽,名曰子瞻样。”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中“人人皆戴子瞻帽,君实新来转一官”的记载,说的是,逢年过节,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几乎无人不戴“子瞻帽”。
其实,东坡老师改良的帽子远不止“子瞻样”,他被贬谪到广东惠州时,又将南方人用来防日晒雨淋的“竹笠”改成“东坡帽”,即在斗笠沿处加上一圈几寸长的黑布或蓝布,以防止阳光直射到人的脸庞。当地老百姓一下就接受了这种帽子。另一种“东坡帽”(椰子冠)是苏东坡被贬到海南儋州时就地取材用椰子壳制成的。明《正德琼台志》载,宋绍圣四年(1097年),苏东坡谪居儋耳,曾拿椰子壳请当地艺人雕成椰雕帽谓之“椰子冠”,并在《和子由椰子冠》诗中挥洒豪情:“自漉疏巾邀醉客,更将空壳付冠师。”
#苏东坡
#还是
#帽子
#发明家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文化新闻
《浮图缘》播得不错,是运气还是实力?
0
10864
写手发布
2023-01-07
写作交流
“老饕”苏东坡:或许是人类历史上首位鸡尾酒发明者?
0
3285
写手发布
2023-02-18
写作交流
读万卷书更重要,还是行千里路更重要?
1
3339
huangqiang712
2023-06-06
写作交流
新人写网文,先从模仿还是先纯原创?
0
5509
小志1989
2023-06-24
写作交流
作家“不读”,还是作家“必读”
0
2049
写手发布
2023-10-30
休闲分享
选择考研,还是谨慎更好点
0
2076
吴云云
2023-11-12
休闲分享
考研读研,还是更谨慎一点
0
1825
吴云云
2023-11-18
写作交流
写小说之前先写大纲,还是先定人设?
0
2597
a3261921
2024-01-30
文化新闻
网文快评 | “暴爽”还是“舒爽”:评枝呦九《折绾》
0
5094
写手发布
2024-05-15
休闲分享
读大学,还是不读大学,这是一个问题
0
1153
吴云云
2024-07-1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
刘楠
姜子牙,何许人也?
司马迁曰:“东海上人”(即今天山东省日照市人)。
姓姜,名尚,字子牙,生于公元前1156年,商朝末年人。
他是炎帝的后代。祖上曾经做过管理诸侯的大官(牛吧),大禹治水的时候,其先人还曾协助大禹治水,并立有大功,姜家因此得到了吕这个地方作为自己的封地。古人习惯以封地作为自己姓氏的名称,由此,姜子牙也叫吕尚,吕望等等。
姜家传到了姜子牙这时候,祖上的荣耀已经没有了,直落到家道贫寒,冷冷清清,甚至连媳妇也娶不起的地步了,所以姜子牙只好到别人家里做了上门女婿。
成家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找工作,养家糊口。不过,这位姜老兄是个甩手掌柜,什么也不会做:务农,不行,连种子也收不回来;那就经商,在商朝的都城朝歌杀牛卖肉,结果,赔了!再想别的办法吧,听说开饭店挺赚钱,就又跑到孟津开了家酒店,可是到头来还是血本无归;后来,经人推荐在政府部门谋了一个小小的官职,按说这下应该有个稳定收入了吧,可偏偏这位姜大人又是个愤世嫉俗、嫉恶如仇的主,看不惯商纣王的暴虐和官场的黑暗,于是,脚底抹油——溜之乎也,不给你纣王干了。
这下,可把姜夫人马氏气坏了:我算看透了,敢情你姜子牙是个无用的主,什么也不会做,就知道在老娘这里混吃混喝是吧?走!离婚!就这样把姜子牙撵出了家门。
姜子牙呢,还不服:
“别价啊,我姜子牙日后还能发迹呢!到时候你会后悔的!”
马氏一听,差点没气笑了,心想,就你这倒霉相,还指望日后发迹,做梦吧!姜子牙后来成了周文王的太师以后,马氏果然后悔不已。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其实,姜子牙并非只会混吃混喝,窝囊废一个,他只是对赚钱营生这类俗事不感兴趣而已。人家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心不在焉。什么种地、打鱼、做买卖、当小官,这些都是混饭吃的,权宜之计!统统不在他的人生目标考虑范围之内。
真是奇了怪了,那他到底想干什么呢?
干什么?
推翻商纣!建立新王朝!
不一般吧……..
2017-11-16 13:13:5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浏览过的版块
媒体约稿
原创文学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话题
乡土·野马渡2025年最新栏目设置及稿约
InWonYik创作的新小短文《小姐脾气,丫鬟命!》
月更10万字才能勉强糊口?90%网文作者月入不过万,头部却靠“反
4
轻侯《草原牧医》:一曲治愈系的现实主义牧歌
5
奖金池39W!书旗中文网男频「同人征文」来袭
6
第5季·海狸故事——短篇小说征文大赛,全国征稿!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