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最大的悲哀不是不了解真想,而是喜欢人云亦云,今天你说李陵好,就有一群人说李陵好,几天你说李陵坏,就有一群人说李陵坏,你们说太史公说的是假的,焉知楼主不是主观臆断了,如果你是看了这篇文章而改变你原来的想法的话那是不是也太随意了点了,历史从来就不存在绝对的公众,因为写史的史官写的史不可能都是他们的亲身经历,很多东西都是他们整理资料得来的,而有的资料是准确的,而有的资料却可能是错误的,史官在整理编订的过程中又不无可能的掺杂自己个人情感,所以所有的史书都是七分真三分伪,就算是我们后来的读史者因为各自的人生观,世界观不同,同样一件历史但每个人的看法又都各不相同,所以说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读史不应该别人说什么自己就觉得是什么,而应该从历史给我们留下的碎片去寻找历史的真相,但是所谓的真相永远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为历史已经被尘封,你永远不可能知道历史究竟发生了什么。评论历史人物的好坏,也应该有代入感,从当时的文化,风俗去了解一个人,如果用二十一世纪的道德标准,去衡量几千年的古人,是不是对古人太不公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