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交流
›
写作交流
0
0
淘帖
1
2
/ 2 页
下一页
返回列表
我最喜欢的作家-余华
[ 复制链接 ]
pitor
初级写手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9
回帖
0
银子
初级写手
初级写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初级写手, 积分 1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积分
10
主页
发表于:2017-3-4 09:19:35
3863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国的主流文学作家,比较受歪果仁欢迎的,大概是这几种。一种是比较洋派的,比如严歌苓,王小波,骨子里有些西方的东西。一种是表面土,实际洋的,比如莫言,写的是中国乡村,用的却是马尔克斯们的笔法。还有一种,叫余华。是的,余华一个人就是一个文学派别。
很多作家都有精神寄寓。莫言有他的高密乡,孙犁有他的白洋淀,贾平凹有他的商州,汪曾祺有他的高邮,徐志摩有他的康桥,王小波有他的长安。余华,什么都没有。
很多作家在写作中使用方言。鲁迅会写“吴妈,我和你困觉”。老舍会写“冒而咕咚地出来几个巡警,够多么不合适呢”。作为吃货的汪曾祺遇到好吃的就会写“白嘴吃也可以”。余华说:“我用汉语普通话写作。”余华,还是什么也没有。
正是因为什么都没有,所以余华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许三观卖血记》的故事发生在中国小城,但它同样可以发生在安哥拉的某个贫民窟,可以发生在圣安地列斯的拾荒者家庭。也可以发生在韩国,事实上,韩国人已经把《许三观卖血记》拍成了电影,你去看,没什么违和感,仿佛这个故事本来就是在韩国发生的一样。像《活着》这样的故事,虽然讲的是中国老农民,但真正的主题其实是命运。讲的是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讲的是苦难的不存在,讲的是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事情而活着,这和乡村的背景,已经没有了必然的联系。
没有精神的原乡,没有方言,没有历史,没有乡土,没有伤痕,这些余华都没有。
但没有不等于虚无,放弃了这些,余华获得的是超越性的视野和更终极的关怀。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评论列表
(18)
匿名
发表于 2017-3-4 10:19:48
2017-3-4 10:19:48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匿名
发表于 2017-3-4 10:17:25
—————————————————
发这个图有什么意义么
2017-3-4 10:17:25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南国细雨
很不喜欢他的文笔
2017-3-4 10:14:1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13qqoli
余华老了。身心都不太适合写长篇小说了。
2017-3-4 10:11:1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袁炳茗
余华老了。身心都不太适合写长篇小说了。
—————————————————
一言以蔽之,他是当代伟大的作家,这一点他还没死就可以这么说,但是伟大到什么程度,要看他死之前还能写出什么了。
在八十年代的先锋作家群里,余华算走得早的了,莫言出道的时候余华已经成名了。所以在那一拨人里,余华绝对算是领头羊。
关于余华,我总结出了一个规律,那就是年轻时最适合写的东西就是先锋小说,因为靠形式和技巧取胜。
早期余华小说里基本没什么故事,执拗地进行语言实验和结构改造。这时他的小说每一篇都给人新的感觉每一篇的结构都不相同,有些拿到今天看仍然极具先锋性。我最钟爱的一篇是《此文献给少女杨柳》。
中期先锋作家们不约而同地开始所谓“大步后退”,回到现实创作。这个说法是教材里提出的,但我不认同。其实是怎样呢?作家们的年纪到了,实验做得差不多了,人生经历已经足够他们对事情做出比较深入的探索和思考,所以可以把故事的比重加大了。毕竟小说嘛,虚构的叙事性文体。余华这一点做得最明显。《许三观》、《细雨中呼喊》等等,内容相比之前更加充实,可是仔细看一下,《细雨中呼喊》与《河边的错误》的结构模式上略有相似,但是显然这时余华处理故事的时候更加沉稳,细节更加圆润了。
《第七天》,着实让我失了一望。有说余华的艺术成就不如莫言的,这点我最近开始认同。具体说,二者都是先锋作家来的,但是余华的先锋实验更注重小说结构,而莫言的实验更注重故事结构,这么说不知道有没有说明白。也就是说一开始莫言的小说故事性就比余华 强,余华一开始比较注重怎么把一件事拆开,按照什么顺序再拼起来看着比较好看。大概是这样,这是我的理解。说回《第七天》,可以看到一个作家在自己从前的成功中开始找经验了,这其实是一件挺悲伤的事。故事是一如既往地轻描淡写的荒诞,而结构上,这本书大概也是顺序——插叙——倒叙的结构,说实话,觉得语言有些退步。《第七天》里每一个故事都可以单独出来详细揣摩,单成一本书,都会不错,可是这样拼贴之后就显得过程仓促,没有点到人们心中。
我是一个余华粉,中国作家最喜欢的就是他。他目前创新力的退步是让人难受的,但是喜欢余华的人还是会相信他还会有好的作品的
2017-3-4 10:07:34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hyhb
非常不喜欢~笔下的人物都是倒霉鬼,看了心情会变差~
2017-3-4 10:05:11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叶子有约
不喜欢现代派作家,不喜欢现代艺术……
2017-3-4 10:01:5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西毒2009
余华、孙甘露、残雪和华东师范那个刘什么,对,想起来了,叫刘勇,笔名忘了,他们都被归类为先锋派作家!!
2017-3-4 09:58:16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xio
以前读书的时候看收获比较多,比较喜欢的是苏童和阎连科,余华总是平淡如水的叙述着冰冷和沉重,却又不是完全的绝望。对当时单纯的我很打击。
2017-3-4 09:54:5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下一页 »
1
2
/ 2 页
下一页
作者推荐
长城,一个缺乏中国历史知识团队拍出的打怪电影
话题
行业IP衍生 网络小说折射新阅读习惯
诚聘 各科硕博
总奖池超百万!第五届七猫现实题材征文大赛颁奖在即
4
探索文化出海新范式,阅文在日本举办小说征文大赛
5
《绍宋》原作者:宋穿历史小说为何有一个“强宋梦”
6
【喜马拉雅】第2届悬疑征文大赛,火热征稿中!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