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科幻] 第二章 励志学农 赴锦堂农校读书

[复制链接]
卢老师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7-31 08: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二章 励志学农  赴锦堂农校读书
锦堂农校 卢守耕早年入读宁波慈溪锦堂农业学校,开始了学习农业的生涯。锦堂学校旧址位于观海卫镇、吴锦堂故居旁边,三面环着小河,一面依着小山。爱国华侨吴锦堂为振兴中华、启迪民智,于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在家乡独资创建。锦堂学校的主建筑是一幢两层的欧式风格口字形洋房,共计104间及杂平房19间,辟有操场、花园、蓄水池、学堂河,当时学校还有发电房、水泵房等辅助设施。建筑每间进深6.6米,前有檐廊1.6米;中间正方形大天井栽花植树,形成了一个独立而幽雅的学习环境;楼上木地板、铁护栏、梁柱间以拱形装饰;屋顶披小青瓦,墙体青砖错缝平砌,白灰嵌缝。历时3年,耗资23万余银元。浙江巡抚呈光绪皇帝的请赏奏折中称其为浙江私立学校之冠
学校创办人吴锦堂(1855年~1926年)名作镆,慈溪市东山头村人。他少时随父躬耕,后闯荡东瀛,经商致富,名重中外。他不仅大规模投资国家建设,积极支持孙中山先生从事辛亥革命,吴锦堂亲眼目睹了近代日本之崛起,深知教育对国家民族之重要,树立了教育救国的理念。还在家乡创办学校,泽被乡里,吴锦堂累计耗资23万银元,给宁波教育会及宁波旅沪同乡会用于兴办教育,还捐资创办了效实中学。在家乡在故乡观海卫东山头,购地五十余亩,创办了锦堂学校。学校从设计到建成,先后共花了4年的时间。1909年四月初八,学校举行了隆重的开学仪式暨成立大会。在会上,吴锦堂把新购买的一千二百亩土地和千万元股票全部捐献给了学校。后来他向浙江省政府备案,所有校产后世子孙不得干预。蔡元培先生称吴锦堂、陈嘉庚、聂云台为中国办学三贤
吴先生办学极为何认真,校舍力求齐全,1911年浙江省府委派陶彬和慈溪县知县仲凤在对学校作实地查勘的禀报告中也说 “逐一履勘, 委系工坚料固, 名实相副, 而规模之广大, 设备之周妥, 器具之精良, 无一不臻完美好, 洵为浙江省各私立学堂之冠。”吴作镆吸取办学之经验,曾亲自主持拟订过《私立锦堂国民兼高等小学校改订章程》,全文共15章55节,对有关放假请假、考试赏罚、起居管理、经费收支、员工职责等都有明文细则。他曾聘请的两等小学首任校长江起鲲,原是奉化县品学兼优的禀贡生。曾任奉化县中学堂和宁波府中学堂教员;农业中学堂时的教师戎昌骥与朱祖悅都是日本留学生,所以学校声誉较高。当时农校有监督、监学及教员23人。其中举人一人,贡生10人,高等学堂专科毕业3人,府师范学堂毕业已5人,留学生2人,师范专科毕业1人,中学堂毕业1人。
锦堂学校从创办至今,已有百年,几经风雨,数易其名,但始终弦歌不绝,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如著名书法家沙孟海、著名工笔花鸟画家陈之佛、著名农学家卢守耕、江南笛王赵松庭等人。吴锦堂还资助了很多学生去日本留学。更循循告诫子女后裔,慎终追远,永远不可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是慈溪东山头人,要尽力报效家乡和祖国,其爱国爱乡的精神,感人至深。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920\wps1.png
锦堂学校校门匾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920\wps2.png
锦堂学校前桑园之图
慈溪锦堂学校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既是宁波首个国保级别的教育类遗址,更反映出宁波商帮爱国爱乡造福乡梓的善举义行。锦堂学校旧址如今为慈溪市锦堂职业高级中学校址。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920\wps3.png
慈溪市锦堂职业高级中学校址
1984年4月,为表彰吴锦堂先生爱国爱乡的办学壮举,经宁波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恢复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校名。在此,当时唐廷文副县长与其秘书赵淑林,上下内外、联络复名之大事受人敬佩。1985年,日本神户华侨领袖陈德仁应聘任锦堂师范名誉校长。1986年慈溪县人民政府公布锦堂师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浙江省慈溪锦堂师范学校”迁址浒山镇,旧址更名“慈溪市锦堂职业高级中学”。2005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将锦堂学校旧址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锦堂办学的经验,是中国中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先导,对慈溪教育事业,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纪念锦堂学校百年,就是怀念、歌颂贯穿于吴锦堂先生创办锦堂学校的这种精神。
吴锦堂曾在《立校兴学》一诗中提及办学缘由:“吾乡风土闭难开,目击顽童忧自来。最是出钱求买读,学章和泪向优裁。”在当时的吴锦堂看来“近世列强争强,要在世界上立足,教养二字很重要。国民失养就无以为生,国民失教就无以争存。”这里表达了吴锦堂“教育强国”的思想。
开始学农生涯    锦堂学校初办时为七年制两等小学堂,于1909年元月正式开学。当时学校定额360人,高等小学设国文、英文、算术12门学科,初等国民教育设8门学科,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并重的教育思想。其后几年中,吴锦堂意识到兴办实业学堂尤为强国富民之本,于是继续捐资栽桑30余亩,后桑园增运载76亩,添设养蚕、储桑、缫丝等用房,先改为初等蚕科实业学堂。后来又鉴于蚕业仅为当地农家副产,附近有棉田200万亩,而棉农素不讲农学,产少质次,如不亟谋发展,民生日蹙,国计愈穷。因而又将学校改为锦堂农业中学堂,加辟农业试验场,分设三年制农业本科和蚕业本科,并附设二年制预科班,培养实业人才,时农校为浙江职业教育之肇始时。但后因辛亥革命事起,部分师生参加了革命运动而离开,学校教学秩序不稳定,于1912年起又继续改办两等小学。
卢守耕进入锦堂农业学校,开始了学习农业的生涯。当时初改建农校时,设有农艺、农作、园艺三个科,每科仅有一个班,每班30至40名学生,招收的都是高小毕业生,也招初中生,学制二年,学生毕业后由学校负责分配工作,主要工作范围为三北各地建立的农业技术推广站技术员。学生大部分时间,包括实习课时间,都投入掌握和应用农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其间,随着课程的进展,先后建立了家禽养殖场、植物病虫标本室等。后来,学校还使用了原观海卫的东山头边大片园地,使之学校有理论与实践的实习好园地。以后改设有农学、果树蔬菜等专业;是时,学校已经完全面向宁绍地区招生数年,主要招收志愿参加农业科技工作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卢守耕双脚迈进校门,目光约略扫进去,见左右行道树浓荫蔽日,前有开阔的操场,走进学校,只见整个建筑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庄重美感,又有西方近代建筑的中外风格有机结合,整幢房子在规整划中又不失错落有致的神韵而感高兴特别对校大门上校匾深感敬仰,与任何建筑艺术一样,锦堂学校的建筑也是颇具时代特色的。学校大门为中西揉合风格,四根洁白的柱子,托起上方一个半圆形的平台,平台边有金属围栏,在平台的后面,是用黄砖砌成的一门两窗,再往上还有类似于中国古代阙门的装饰性建筑,形如皇冠,锦堂学校四个大字就镶嵌在门的上方。里面的主体建筑是一幢口字形的洋房,全部用黄砖砌成,白灰钩缝,既有中国古典建筑的庄重美感,又有日本近代建筑的风格。口字形楼房的中间,栽花植树,辟为花园,供师生们课余休闲,有4条石径形成棱形穿越花园,口字形建筑后门,有一依山后花园,桃红柳绿中开有一泓清池,旁边还有发电房、水泵房等辅助设施,足见构思布局之周密。校两旁墙壁上贴有孙中山、孔子、许行、贾思勰、摩尔根、米丘林、李时珍、达尔文、牛顿、诺贝尔,都是我熟知的科学家、教育家、农学家,读着他们影响深远的名言,我想到自己学的是农学专业等。见物生情,更激励年轻学子为中华农业科教而发奋读书。
在锦堂学校,贫困学生可全免学杂费,还提供膳宿。学校理论和实际并重。考入农艺科的守耕,要经常下田实际操作。它的学制很短,只有两年就宣告毕业。卢守耕在父亲的教导下,深知人的一生需要做四件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一生教育、学术思想的总结,是他立己立人的写照。志于道:确立生命的目标; 据于德:找准做事的依; 依于仁:理顺待人的态; 游于艺:寻求内心的丰盈。简而言之,这是一种精神生活,培养的是一种人文素养。同时,也深刻理解“德”就是“得”,有勤奋而成果即是德之真理。
卢守耕在锦农校期间,努力协助校方做好县劝学所(教育科)俞总董视察督学工作,学生会管理井然有序,深得师生好评和赞赏。平常也协助老师编写学生喜闻乐见实用的乡土教材。并多次听吴作镆故事,先生世代务农,由于勤劳明智认真守信,终于成为中国旅日华侨的巨子和日本工商界中举足轻重的大企业家。新文化与新学堂之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激励造就青年卢守耕学农爱农,有所作为造福社会的新人。
卢守耕爱听讲课最有特点的老师,毕业于专科,为我们讲授小麦栽培。他总是把每句话复述两遍,起初大家觉得絮叨,有的同学当堂发笑,他毫不在乎,继续他的节奏。后来发现,顶数他的课,笔记最连贯,最完整,是一份风格独特的讲义。他阅读资料广泛,有多年实践经验,知道学子将来需要什么,所以课备得好,大家变得喜欢他的课了。讲大豆栽培的老师,板书写得迅疾漂亮,谈吐也堪称洪亮清楚,穿着却脏而旧,不修边幅。讲玉米栽培的老师,毕业于专科,资格最老,经验最多鬓发全白。
锦堂农业学校整个教学活动都贯穿了“教学做合一”,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教学生学养鱼,就在校内池塘里做试验,订出养鱼教学做计划,请专人来指导;研究虫、鸟、蛇类等生物,就引导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捕捉、采集制作标本;研究园艺和农业,就请老农和农业专家教学生种地。在学习社会科学知识中亦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方法,如在深入农村与农民交朋友中研究农民生活、农村经济、农村阶级斗争;在办农村中心茶园中研究农村文化生活;在办民众学校中了解民众教育;在办乡村中心幼稚园中研究乡村幼稚教育、农村妇女的地位及所受的压迫和妇女解放问题等。晓庄师范的“教学做合一”是学校教学法的一次革命,它彻底改变了旧传统教育理论脱离实际,学校脱离社会,在黑板上种田、在教室里讲开机器的固有方法。“教学做合一”的中心是“做”,“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它与以教师为主的强迫式的教授法大异,与空教空学的教学法在本质上不同,它是把教育活动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教育方法,极富有生活力,也极富有创造性。“教学做合一”必然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社会,去实地认识自然,体验社会,进而征服自然,改造社会。实行“教学做合一”的教师不可能单纯地贩卖知识,他必须时时学习新知识,改变过去专凭死知识来空教空的老一套。教师亦可在教育学生中跟着进步,从而收到“以教人者教己”、“教学相长”的效果。实行“教学做合一”的学生不可能做书呆子。
锦堂农校里先生们上的农学课生动易懂,各种枯燥的农学知识在他那里都变成了故事般的精彩。由于先生出国留过学,所教授的农学课也十分出彩,学生们非常愿意听。秀才们的国文功底非常好,他们编的讲义琅琅可诵。卢守耕无比钦服锦堂先生们,对于先生的课,他百听不厌,过耳不忘。从这时起,他的心里暗暗地萌生了学农业的愿望。课外,先生常带着学生们远足或旅行,供我们参观学习,老师们在实习、劳动时,平易近人,不仅认真参加教学实习,一边讲解,一边反复做农业技术示范操作;而且,还和同学们一起参加学校的基本建设等体力劳动,真干实干;为同学们做出了实地操作的示范,和辛勤劳动的榜样。后来我们知道,在老师中有二位是留学外国而学习农业的,毕业后回国从事农业教育,在他们的身上并没有打上“洋学生”作风的烙印,平易近人,和我们学生一块参加劳动。在同学中,绝大多数的年龄都比我大,我是少数年纪较小同学之中的一个,但卢守耕是校学生会中最得力干将之一,自治能力强,象是学生中的 “小老师。”
在劳动时,比较年长的同学,对我们这些小同学,都是关怀备至,嘱咐劳动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凡是重活他们就自己抢着干,总怕我们累着了。所以,我们虽然感到劳动确实十分辛苦,但内心却是十分温暖和充实。我由于在校的实习、劳动的锻炼,和原来家庭教育的影响,特别我是长期生活在劳动人民之中,使我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以及能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的生活、工作作风。
眼界大开,思想豁然开朗……”甚至,我能延寿至今,身体尚健,亦与先生在生理课教学时,教我们细嚼慢咽,勿贪食,勿吸烟喝酒,勿赌博熬夜,并要我们多做运动有关,对先生谆谆教诲深信不疑,故终身奉行,得益匪浅。事实上,卢守耕教授一生为学严谨,注重实践,也与求学时深得锦堂先生的言传身教分不开。
卢守耕在锦农求学最大认为,新旧时代学生之不同,就在一个死读书、一个活用书上。新时代的学生要用活书去生产,用活书去实验,用活书去建设,用活书去革命,用活书去树立一个比现在可爱可敬的社会。”“教学做合一”下的师生关系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旧传统教育使教师与学生形成了对立的两个方面,师生关系常常弄得很紧张。锦堂农校的师生关系却十分融洽,师生在“教学做合一”下进行教育活动,经常在一起生活,联系密切,教师了解学生,学生也了解教师,师生间成了友爱、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
卢守耕遵父母之教训,在锦校尊师重道、勤学苦练,成绩显著。有时六点之前,卢守耕一定会赶到外的实验园里,去听虫子的叫声。早晨昆虫活跃,他一听就知道土层里的生物是否丰富。“了解园地中一定要有虫剌蛄(一种昆虫) 它们是帮你间苗的,可以保证七八成的出苗率。学校当时”洗碗用丝瓜瓤,烧水用玉米棒,洗头用碱面,每天进门,顺手从藤蔓上摘下新鲜薄荷叶,放进新沏的茶壶;饭后的碗筷用玉米面粉擦一遍,油污便干干净净,清水一冲即可。用后的玉米面粉拌上瓜果菜皮,就成了狗的美餐。园中玉米、芝麻、棉花等的秸秆全部留下,成为来年的堆肥原料。卢守耕宿舍的墙上是两幅字:持身同铁汉,慎语学金人。这是很多东方人把它视为金言并据此来修炼的秘诀。从对身心的修养调理来说,无疑是良方,可从中静观得失,悉心得法。农校,在农场开始种植西瓜。初次打开 除草剂瓶子的感受,在多年后依然记忆犹新:太难闻,开了一瓶,就再也受不了。他凭本能觉得:这样的东西用下去,土地肯定很难受,植物肯定很难受。人们常常把大地比作母亲,往土壤里施除草剂,不就好比往母亲身上投毒吗?开始偷偷改用鸡粪、叶面肥和营养液。身背手压喷雾器,走在分到自己名下管理的果园里,按照规定的步骤给果树喷农药,给间作套种的玉米打除草剂,脸上一片茫然。一是因为此前他从来没有做过农活儿,二是因为他很不适 应那农药和除草剂的味道,从打亲耳听说了毒西瓜把人吃坏的事情,更加从心里 反感这些化学的东西。到了第二年侍弄西瓜的时候,他说什么也不愿下手了。和玉米相比,西瓜毕竟更接近人嘴呀!偷偷地改用鸡粪、叶面肥和营养液,不用任何农药和化肥。在农家肥的滋养和小精心的照料下,苗儿拱出来了。两瓣籽实中间,一株由黄变绿的细嫩的子叶正在奋力地展开,尖端的生长点上顶着一粒晶莹的露珠。整块地里,支楞楞的瓜蔓向四处舒展开去。小觉得它们像一条条吐着信子的充满活力的蛇,似乎又带有孔雀开屏般的美丽。啊,都不对,那活生生的精神头分明有股子苍龙一般的气势!他蹲在地上看得出了神。在农校为西瓜育苗的课程里,观察秧情,帮助小苗培土、脱壳是一道必要的程序。从那以后卢守耕特别喜爱在瓜地里感受这种乐趣,感受那里的清新空气。这一季,小的西瓜地里不仅没有出现一棵病株,而且西瓜味道明显好于别人的地块!他并且为此获得了师生们及当地农业部门的好评励。规定要求定期为果树除草,为果树保留水分、养分。小觉得它们之间的关系,依赖更甚于竞争。杂草在盛夏的骄阳下可以为果树吸收阳光,有利于果树周围小气候的调节,所以对除草的事无动于衷。有时夏草实在长得快了,他就干脆把显眼处的杂草翻进土里一些 ——让它们在消失之前做一回绿肥吧从第二年开始,就再也没有用过农药化肥。然而事实一再证明,小地块里的果树长得就是好。十出头的小喜爱思考。小小的成功除了让他高兴以外,更触动了他的思考机器。他更加坚定了自己最初认定的理论:果树地里需要搞间作。高的树木,次高的麦秆,贴着地面的草,上下错落,对于光、肥、水的利用并不完全是竞争关系, 而主要是相互协作的关系。在肉眼无法分辨的土壤微观世界中,也存在着一个复杂的共生系统,其中除了土壤和农作物以外,还包括诸如苔藓、杂草、各种昆虫、微生物、细菌等等,它们之间既依存又制约。土壤的共生系统越是多样化,越是复杂,就越肥沃,越稳定。祖先有言: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为地干预、打破这个历千万年而形成的平衡一定会招致危险。思考与学习比劳动更艰苦,却又充满了快
丰富的课外实践活动  卢守耕喜观山  观水  观海卫” 。一是远足杜、白二湖。杜湖与白洋湖,其实相距仅200米之遥,杜湖在东,白洋湖在西,因此也有人称其为“姊妹湖”。如果沿着白洋湖往西而行,就会发现原来上林湖同杜白两湖相距也不过隔了几道山峦,真是湖光灵气,遥相呼应!
杜湖,作为慈溪市的第一大湖,它的面积有3700多亩,初来乍到的游客一定不相信有这么大。如果有兴去游一番,那原来的看法就会大大改观。其实,杜湖跟杭州西湖一样,也分里湖与外湖两个部分,只是因为两湖中间有条5公里长堤相隔才会产生杜湖并不大的错觉,可是,如果放眼远眺,依然浑然一体。沿着湖堤西行,湖的南边是连绵的群山,北边是十里长堤,树木葱茏,山峰掩映,烟波浩渺,水天一色。但遇到阴霾密布的天气,则一扫平常的美丽景致,那阴阴的山风,滚滚浊浪,令人不寒而栗。湖堤北面高田村,有座砖木结构的晚清建筑;湖南面的解家村有定水寺遗址,是唐初名臣、书法家虞世南的故居;南宋越国公袁韶也安葬于此,实在为杜湖添色不少。 如果说上林湖是以其清秀的风光和旅游资源丰富而著称,那么杜湖、白洋湖则以其钟毓神秀和众多历史文化遗迹而闻名。慈溪人对杜白二湖情有独钟,称为三北大地两颗熠熠闪辉的明珠。 便是修复一新的千年古刹——金仙寺,它创建于南朝梁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几经毁葺,风貌依然。寺院山门正对着白洋湖,门前的一对石狮子痴痴地望着历经千年而依旧盈盈清碧的湖水。每当夕照西来,残阳如血,四野一片寂静,浑厚的钟声悠悠地传过来,带着千年铜锈,充塞着每一个角落。倦飞的鸟儿穿过湖面,穿过钟声,各归其巢。
对卢守耕来讲,最感动他的内心事,是在1905年,吴锦堂从日本回到故乡省亲,刚好碰上连日霪雨,眼见慈北六十万亩田地被水涝所患,不忍坐视,决定出资兴修水利工程,以造福乡里。于是,筑洋塘、浚四浦、修二湖,堵住姚北来水,疏浚出海通道,加高杜、白二湖堤坝等,前后用时三年半,共捐资70000余银元。宣统三年1911年7月特赐四品京堂候补衔。为立铜像, “福德碑”, 敬仰他 “不欲以多金为子孙计” 的高风亮节。
重筑洋塘,是从源头上解决水患的关键,因而也是众多水利工程中最早开工的项目。洋塘全长二里,因为北头的半里特别狭窄低下,于是填高塘身,新筑石塘。塘两边用密集松木桩作基础,然后用条石层层错缝叠砌,顶上再压铺石板作为纤道,又购回被垦的塘田,共费22200银元,1907年完工。至今石塘还相当完好,现洋塘的最北端,东西两侧的塘路石板下,各有一块条石上刻着“吴作镆新建”五个大字。时有吴作镆文:宣统元年五月中旬,适连日大雨,山水暴发,湖心之中,一片汪洋。时此坝正在动工,湖水浊注此处,风劲浪高,如万马奔腾,几欲冲决。镆冒雨奔走,日夜监督,不吝重赏,雇工抢筑。……时镆日夜在波浪中,几灭顶。非冒险赶筑,一经冲决,非惟禾苗尽付东流,而全乡庐墓,亦必尽遭湮没。现事过境迁,谈虎犹觉色变。---慈溪僑日華商吳作鏌錦堂序。拜谒先生墓,金石铮铮,青史可鉴。撰联“修浚湖塘稻棉年年丰稔,振兴教育子弟济济成材”,卢守耕学子们久久沉思,迟迟不愿离去。
卢守耕二是参观龙山。远足龙山海运码头,虞洽卿是中国近代民族轮船航运业的创始人。1913年,他在创办宁绍商轮公司取得成功的基础上,为发展三北地区的经济,又在家乡龙山独资创办了三北轮埠公司。虞洽卿是中国近代一位很有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是宁波帮的杰出代表。据《辞海》虞洽卿字条记载:虞洽卿(18671945),浙江镇海龙山镇(今属慈溪)人,乳名瑞岳,名和德。1881年到上海商行当学徒。1892年起,历任德商鲁麟洋行、华俄道胜银行、荷兰银行买办。1898年起,在四明事件中参与同法租界公董局的交涉。1906年发起组织万国商团中华队。1908年开办四明银行,后又组织南洋劝业会,任副会长,曾先后创办宁绍、三北、鸿安轮船公司。辛亥革命中支持上海光复。但他热爱国家、不当汉奸、注重乡谊、创办实业、热心公益、孝思不匮的行为是其为人准则的反映。
卢守耕三是坐塘船返家。行走在观城至历山大塘河之间,听祖辈讲是一条从镇海龙山直至杭州的御海长塘。东段的大古塘略晚于西段所建。又分东西两段。东段又称老塘,筑于明洪武年间,据清咸丰元年《师桥沈氏家谱》载:“明太祖洪武年间倭寇未靖,信国公汤和奉上命巡阅海疆,建筑观海卫所诸城廊……(真五公)来道左一谒见,汤公重其才貌,辄举贤才,俾与督工役,役成有功,荐授江南江宁府上元县今。公虑不自保,辞职不受诏,上书极言边海潮患,乞发帑整植捍海塘。太祖高皇帝可其奏,命筑边海堤塘,疏通水道,自观城至龙山所。”从上可知,东段老塘起自观海卫城,东至龙山所城。根据实地调查,该塘仍存,塘址西起观海卫城东南侧的泽山南麓,向东经师桥塘下、淹浦塘下、裘市老塘、范市老塘村、龙头场老塘路、龙山所南门外至石塘山。西段又称横塘,筑于南宋晚期。该段东起泽山南麓,向西经古花桥、观海卫南门外、韩家义桥而至于洋浦。由于今存的古花桥东栏上刻有“始建于宋景定五年”的落款,由此可知在南宋景定五年横塘已建成。在观海卫至周巷航船上,每次返家相伴守耕的,是船娘还有船爹的歌声。这是在其他小水乡不太多见的!唱的有采茶歌、四季歌、很多姚语方言发音的民歌姚剧小调,甚至还有唱“绍剧” 、“越剧” 的,可能更擅长于对细腻心思的表现,讲求行云流水、小心演绎,会沉溺在那悠长平仄的唱词里。“君到大塘见,人家尽枕河,河塘闲地少,水巷小桥多。”更是河道比较宽,容得下如此的大气磅礴,歌唱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当你看着他们一边摇橹一边卖力唱歌的时候,返家心情也就自然而然变好。
卢守耕一路行走喜欢三北的房屋建筑,喜欢她满街的灯笼幡旗,喜欢她小店里的精细小吃,喜欢她酒庄里的五年老酒,更喜欢水乡小镇里的人情味。这块美丽的地方有多少条河水,就有多少种风情;有多少座石桥,就会有多少动人的故事。想必那古戏台上,弦萧声声,水袖翩跹,引发出多少幽古思今的韵事风雅?站在航船边,看着远处的青山、天上的白云,都清楚地倒影在清澈的河面,感受一下山水的乐趣。芦苇湿地泛舟,还能看到成群的白鹭,河面的水藻上,随处可见白鹭蛋。撑船的大叔在看到白鹭蛋的时候,都会绕行。他说,应该保护动物,不去动他们的窝,才能长久地相处下去,在这里,人与动物都是大自然平等的生灵,他们也不想破坏掉他们的生存环境。这里风景旖旎,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大自然的一切元素仿佛都聚集在这里,给你强烈的视觉冲击。瞳孔被一望无际的蓝色填满,由眼入心,皆是一片明净水灵。行走在千年古大塘河之上,处处都是最最淳朴、真实的自然气息。随着船慢慢驶离河岸、驶向大塘河,整个人仿佛也渐渐远离了尘嚣,融入了一片蔚蓝。常听到的那句“水是生命之源”,在此刻有了更深的顿悟:人之于水的感情,本就是源于灵魂最深处的依恋。当船靠近三山的时候,闭起眼睛、侧耳倾听,河风徐徐吹拂而来的声音、河浪拍打着岩石的声音,水鸟在风中旋转飞舞的声音,宛然就是天地之间最美妙的交响。一个三北的文化底蕴,定是镌刻于最质朴、自然、不着粉饰的老墙和屋瓦之内。穿梭在古厝的巷弄里,听着当地老妪用三北方言语吟唱的褒歌,小酌一杯茉莉花茶,此时,便是心灵与着民族的灵魂,最贴近的时刻。每一座由砖木堆砌的小屋子,都有着数不尽的故事,从河底到陆地,从天上到人间,岁月就这样流淌着,在这座古厝之内,温凉如丝,却也能灼身。
有时傍晚返家会遇上河上花火节,烟火腾飞入空,在静谧的夜空绽放出朵朵花火,而后从最高点极速下落,与河里的倒影越来越近,最终交汇于河平面,若非亲眼所见,你绝对无法想象,这世上竟有如此绚烂、惊艳、又让人觉得震撼的花火。卢守耕似坐似躺在船仓里,品着茗茶,看着天空,让思绪乱飞,任时光荏苒,享受自然而自在的周末时光。芦苇望着清风送来的晚霞,涟漪握着丰收带来的鱼虾。立秋亦秋,总有快乐在心里,船走过安静的长塘,乐曲哼唱平和的安详,新秋到,卢守耕祝福农友吉祥。
卢守耕见到这种江南小镇的旖旎风光,行走在古老的小镇上,从一条深深的小巷中,传来了一阵悠扬的琴声,停下脚步,驻足欣赏。琴声像一条轻缓的小河,从身边流过,如清风般柔美,如丝绸般润滑。时不时有三五个小孩从身边跑过,几位鹤发老者坐在屋檐下,几许捶衣捣米声,几缕炊烟缭绕在空中。古纤道,是古人行舟背纤的通道,又是来往船只躲避风浪的屏障。它卧伏于大塘河,是古塘河上的一大奇观,堪称江南水乡三北一绝。古纤道给人以美的享受,它的美表现在整体上,路、桥、水、船浑然一体,是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图。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塘河上来往船只已由昔日的人力驱动变为机械驱动,古纤道的功能也由单一的行舟背纤而发展成为观光旅游、欣赏水乡景色等多种用途。
古塘河道,路途迢迢。卢守耕承祖读懂经商五洲四海“姚北”帮,坚毅的面孔,刻满沧桑。雄鸡三唱,乡民们奔波在塘上油硄石的疤痕上。伤痛、崚峋、斑驳的蹬道留下一行行马蹄痕和深深的拐耙窝。纤夫在大塘河上千年沧桑“嘿作、嘿作、嘿作,拉起不松手,姚北青壮年哟......”响亮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久久回荡。纤夫油润的皮肤和土壤一样深沉,双脚踏在塘石板上,裸露着身躯弓着腰紧贴河塘床。舟过三山码头、鸣山堰、庙后桥、曲塘弯、平王庙、埋沟桥……,汗珠与自信。 西门小茶亭、历山路亭茶馆、慧日亭、广济亭,茶雾氤氲,沁人心脾。集贤村里,纵论天下事;芦城曲塘桥头,书评刘关张;回眸亭上,体味 “草帽”帮沧桑..... 与四明茶香茗对饮,听姚剧好班子清唱。宇宙如壶,人生似茶。念天地悠悠,观古今来者。茶禅,在心在艺在魂;茶韵,出神出趣出慧;茶理,由境由人由品。茶品帅人品,人茶共品矣。在云城润房茶室,不妨茶肆一坐,享受七碗人生也。含辛茹苦的村妇,艰难持家,在婴儿啼哭声中冥思苦想,焦急寻找蔬菜瓜果该去的厨房,等待草帽、土布鞋最好的买方。忙着回家喂畜煮饭侍候老人,熬碗大塘河鲫鱼酸菜汤等着赶市集归来的他。不吃全鱼,不仅是经商之道,也是为人之道。所谓情商,就是善于谋求共赢的局面。和谐文明的古顺房袅袅炊烟,升起了人性的光芒。润房人喜民乐。古塘河从鸣山堰向东,石坎护岸,岸上垂荆齐水,清风吹来,淡淡浓浓的花朵,倒映在绿波中,如霞光染一江春光。河上江桥跨岸,如云龙似彩虹。三碰桥边,南岸小桥流水,房舍错落,河北村落风情,倒映水中,恍惚间有水城之感。数棵古樟如巨伞撑天,旁绿树丛密,叶间黄鹂、白头翁时时发出悦耳的鸣声,旧时大塘河与莲花塘并行。曲堤上石板铺面,堤边水蓼、芦荻丛生,两岸杨柳、香樟、冬青、桑叶树错列成行。小径上那轻盈的脚步吟出一首小诗:春之晨/问依依垂柳/人生为什么能够得以延续/足音跫然/被小径惊起/好似/那不可抗拒的规律。春风吹皱塘河水,两岸一路烟柳迷蒙,树影婆娑,渔人垂钓,顽童嬉水。泛舟河上,时有惊鱼溅水珠,惹得人微凉。夜晚则灯火阑珊,波光荡漾。
  农户人家的房舍坐落在塘脚,白墙黑瓦,分布错落有致。步入三北,一方清润的山水便扑面而来。鸟鸣与蝉声填满的山谷 ,蹲下来掬起一捧清澈的溪河水洗洗脸庞,顿感精神焕发。
卢守耕爱好广泛,在校晚上和熟知天文的老师们在校园边观星,听老师讲故事看星星。学堂院子很大,夏天晚上,师生喜欢聚集院中,在地上铺个席子,学子坐在地上,看星星,老师们就坐在藤椅上,摇着扇子,跟学子们看星星、讲故事。卢守耕是继续小时候爱听妈妈讲的故事,老师说,其实从古到今,不论什么时候,天上的星星数量几乎是不变的,只不过我们身处大气层之下,因为各种客观原因,有时候肉眼看到的多些,有时候少点。最近两个月正值盛夏,晚上七八点左右,我们面向南面天空,抬头都能看到一些比较亮的星星。观星比较理想的条件,首先要有晴朗的天气,其次观测地周边环境越黑越好,远离各种光源,有条件的话海拔越高越好。通常我们通过肉眼能看到大约6000颗星星。卢守耕回忆起小时候的夏天,满天繁星的景象时问老师?老师说,确实是这样,我们夏天看到的星星比冬天要多,这是因为夏天晚上地球刚好朝着银河系的中心位置。能看到好几颗相对比较亮的恒星。“比如我们头顶上的天区,就能看到著名的“夏季大三角”,主要是天鹅座、天琴座以及天鹰座,这三个星座中,最亮的分别是天津四、织女星以及牛郎星。这三颗星非常好区别,牛郎、织女星分别在银河两侧,其中织女星相对亮些,牛郎星离银河近点。“当我们看到这三颗星之后,我们把视线往南看。现在这个季节,我们还能看到天蝎座,相对亮的是心宿二,另外还有土星、火星这两个太阳系的行星。从肉眼感观来看,土星偏黄色,火星偏红色,而心宿二偏橙红色,还是比较容易区分的。“到了冬天,我们能看到全天较亮的天狼星,它是大犬座最亮的恒星。“天气好的话,我们在北面还能看到大家知道的北斗七星,北极星。另外,满月的情况下,观星不是特别好,原因也是因为月光太亮,会使原本黑暗的天空照亮,影响观测的效果。”卢守耕对老师从小就喜欢星空,对宇宙的浩瀚感到无比神奇,充满了无限的遐想,就有更多的兴趣去翻阅各种资料来了解天文,认识星空感到敬佩。老师要求通过实际观测来熟能生巧,再结合自己了解的知识走进大自然,在户外多抬头仰望星空,把理论和实际观测结合起来,这样会对星空有一个更加理性的认知。白天研究昆虫、植物,晚上看星星,培养学子们的兴趣。”
卢守耕早年学农时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对土地应该抱以感恩的心,大地似母亲给予我们的太多,我们不应该伤害土地,土地并不完全属于人类,我把土地看作是与人类同等重要的生命。”他倾注在土地上的行与思,感谢给予我们帮助的大家,使得我们这样辛苦劳作的农人有机会先回母亲的怀抱,不再看到母亲的泪水,因为有大家的爱和奋斗。愿更多的自然之子走到一起,在这静静地乡村夜晚把心声诉于给我心灵灯光的老师吧,无论正确偏颇,也是我的真真心声。美国著名神话学家坎贝尔的一句话“遵循你内心直觉的喜悦而行,你就把自己放在一条早已等待你的轨道上,你便开始遇到你想要遇到的人,而他们会为你开启心门。”
卢守耕曾回忆锦堂初学农业时说:“我与锦堂老师相识是缘吧,因家不富而求读免费新学堂,农校给予我太多的精神的灌输,尽管我是一个农学研究有成者,但我一生极珍惜这个缘。”士人之交不拘布衣这句话适合于我,但师生的忘年之交却体现出了吴先生们的胸襟和德行来。我是土生土长乐于耕耘的孺子牛,感恩老师,更感恩大地,我是大地的儿子。但现代人类从土地中的索取太多了,人类和土地的关系变成了一种纯粹的生产和产出的关系,人类和土地的关系本应该是一种生活和情感的关系,土地是人类的生活依托而不是生产场所。所以,他只不过是希望遵从自然的法则,恢复土地本然的状态,让各种生命都回到土地这个载体内,共同生存,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态。所以他采取休耕的做法,允许土地中生长一些杂草以涵养水分,允许各种鸟类回到田地。唯有这样,人类的收获才是最好的。
平时,卢守耕实践劳作了一天,晚上不爱看电影,而是读书,从那些凝结了中国古老文化精华的字句中汲取养分。听人说上农家肥的地产量低。他就盯住人家刨根问底,再找别的人给以佐证,终于弄清农户利用农家肥肥料类别单一,要么是猪粪,要么是鸡粪,当然没有化肥那么全面的元素搭配。卢守耕建议他们多种肥料混合使用。他坚信这些没有受到过化学物污染的土地本质上是健康的,很容易恢复地力,提高产量。不主张搞温室大棚,认为高温高湿的大棚内部环境下细菌会超常繁殖,得不偿失。他认为一年多熟、反季节上市这类做法仅仅从商业盈利出发,虽可得一时之利,却违背了作物的生长规律,对土地,对作物,对消费者,都将构成危害。古人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告诫我们要一切以自然规律为尊。注意观察土质,尤其注意虫子活动的痕迹,认为虫子是土壤健康与活力的表征。但在大量施用化肥农药的田里,蚯蚓一类的益虫渐渐绝迹了,加速了土壤的板结。他主张辩证地看那些一般意义上的害虫。地里适当数量的喇喇蛄可以保证七八成的出苗率,等于帮助农家间苗。蚜虫病害实际上与大量使用化肥有关,含氮量过多的植株蛋白含量高,杆脆,更适合蚜虫的口味。此时再采用过去的草木灰办法对付蚜虫为时已晚。实践,当然意味着更多的吃苦,更多的辛劳。锄草总比喷洒除草剂艰苦,施农家肥总比施化肥劳累。
卢守耕的棉花试验凭着绒长和抗拉两项硬指标可以与别人比高低,随着检测手段的完善,作为食用油原料的棉籽也有望取得市场优势。每一次实践都使得小卢受益匪浅,但其总还是跑东奔西登门再求教,与那些初识的同行一同探讨问题,或者互通有无,从优质的种子到实用的农具。奔忙并快乐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别人体会不到,种试验地真的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除了劳作与交流,卢守耕的快乐还在于读书,包括外国人的书。在他借的书中,有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它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外国学者称它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天工开物先后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但是因为在国内由于满清文字狱而长期失传。在1920年代才从日本传回来。后来在浙江宁波发现了初刻本。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记载了谷物豆麻的栽培和加工方法,蚕丝棉苎的纺织和染色技术,以及制盐、制糖工艺。还有《尚书》及国外英文农科书。中国古代的五行对卢守耕有启发。中国古代是讲生态的。古书《尚书》有这样的话:“政在养民,水木金火土,谷。”可能是最早提到五行的古书。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这是五行相生。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相克。大自然要平衡,过剩的要消除,克掉。对农业来说,要讲平衡,肥也不能多,水也不能多。大自然生态要平衡,才能生产农作物“谷” 那些生涩的文言,拗口的译句,都成了他破解难题的钥匙。在这方天地中他一次次地找到了胡适所说的“兴趣丹、问题散、信心汤”,一次次升华了自己的认识。实际上,只要不是做杂交培育,一般性的提纯、筛选和留种很容易掌握陶渊明式的“田园经济”会让我们的地球保持更长时间的生存条件,为我们的后代保留更多的自然资源。但他是一个挑战,挑战着一些普遍的带有社会性的理念,挑战着每个人心底习以为常的一些思维套路。卢守耕是一位有良知、有责任感的农学家,一位不折不扣的农业科研的践行者。晚饭后坐在灯下交谈,每每惊异于他对中国古老文化知识的熟悉。他随口而出的圣贤佳句常常让我自愧浅陋。再看他写给尊敬校长的恬淡自如、用辞儒雅的信,开始觉得他是一位博学的文人。随着交谈的深入,听他展开自己对农业问题的一个个疑问,一层层思考,我又觉得他像是一位农业问题的思想家。地里渗过来的积水,满满 当当地落了一大片!喝饱了的燕子仍不肯离开,有的蘸着水梳洗自己的羽毛,有的在浅水边兴奋地嬉戏。这场景令他们永远难忘。古老的农谚说“倒倒茬,顶茬粪”。适当变换种植种类可以减轻土壤养分的片面消耗。间作、轮作则有利于对地力、阳光、二氧化碳的全面利用,也有助于减轻天灾对农民的打击。多样化种植还有利于阻断某种病虫害的大面积扩散。卢守耕想起在家里,有时即便在自家园棉花地里间种几行玉米或芝麻,都可以有效阻止蚜虫的蔓延,对此体会很深。与土壤中的复杂体系一样,农业经济的多样化同样是农民不可或缺的宝物。有责任感,勤于、敢于思索,并愿意用自己的汗水去践行中国古老农耕文化的青年学子出现,是一种希望。他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很沉,长得很斯文,说话轻言细语,言语文气,富有哲理,觉得像一名老师。与他握手,农民的本色就像电一样传递过来。他手掌宽大、粗糙,掌内尽是老茧,稍一用劲,就捏得人痛。也许是长年在田间劳作养成的习惯,他随身带着一张毛巾,有时搭在肩上,有时搭在手臂上,出汗了,抓起毛巾就往脸上一抹。看见潺潺的东山头溪流,看见一片生机勃勃葱茏的绿,看见有鸟鸣叫着从田间飞过,他就有些激动了:“太美了!土地滋养我们,如果用化肥农药去伤害她,这不是跟拿刀割母亲身上的肉一样吗?杂草和虫子一样有生存的权利。卢守耕按自己的方式设计田园画卷:树上有鸟啁啾,蜘蛛在树间结网,听蛐蛐在草虫间鸣叫,“多美呀!”大自然赋予了它们生命,他们有权像人一样生存。”
学校农场苹果园让自己管理,这让他有机会按照自己的田园构想来设计梦想画卷。他不再使用农药和化肥而改用农家肥,同时让苹果树下的野草疯长。在第一年,果树上长了虫子,各种鸟儿回到了苹果园,它们有虫子当食物。他也不去锄草,待秋后,他将这些野草直接翻埋在地下,草成了肥料。那一年,他的苹果个头虽小了点,但颜色光鲜,有一种自然的纯甜。自然的属性就是万物可以生长,他保持了土地的原生态,鸟和虫子都多了,庄稼反而更壮。“土地是有语言的,我们需要融入进去才能读懂她!”
对于自然大地的热爱深深蛰伏在卢守耕的心底,如同母亲之于孩子,无论如何总是血肉相联,是我们的生命与灵魂所依止之处。总会有某些机缘让这些隐藏的热情迸发出来吧。在农校中所学的也不过是常规农业的思想与方法,然而一旦拿起锄头,卷起裤腿,开始了自己的农耕生涯,他对于土地的深情也就好像在一夜之间被唤醒了。很难说清最初的那粒火种是如何种到心里去的。或许是来自于从高小时代起就一直在阅读的那些内质丰厚的文字吧:徐霞客的游记、秦牧的杂文以及各种对于人与自然、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的论述。又或许是来自于深入细致的观察吧:对称排列的叶片、植物自己的身体语言、生命的循环往复……一切无不展示着自然造化之神奇。又或许,对于从小就善良易感的卢守耕来说,这些东西原本就在他心中。从农校放假以后,卢守耕就来到曲塘当起了小农技员。就是在润房,他敏感地注意到滥用化学制品对土地所造成的伤害——尽管化肥用量在逐年提高,地力却在不断下降,倡议尽量少用肥田粉,多施有机肥料为妥,深得乡农欢迎。
卢守耕就像照顾朋友一样照顾着实验地的作物,每天即使没有活也要 到田里看一看、转一转。一天不见,心里就像没了着落一样,一日不跟泥土打交道,就觉得浑身不自在。出远门的时候,他心里记挂着地里的庄稼,院子里的小花小草,往往是还没离开,就想回去了。他说:“植物们也是有感情的,她们也会想念我”。这样念叨着,同学同行的人心里也渐渐柔软起来。在《务农之要》中,肯· 康宁汉说:“植物的敏感,你难以想像。要敞开心胸,将爱和喜悦与它分享”。在《新世纪农耕》中,鲍勃· 肯纳德说:“能量的传递也是提供植物养分的一种方式,有时连鸟儿的歌声都是美好的食物,我们心念的传递也是养分”。除了技术以外,一颗健康的爱心也是很重要的。
卢守耕的学问不仅仅是做在书本上,更来自于亲身的实践与体验。学农以来,为了学习,了解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情况,搜集民间气象资料,参加校里科协举办的培训活动,拜访与农业有关的一些老师,并建立起长期联系。节水灌溉、土壤改良、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免耕法、无土栽培……只要是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当地农业新技术、新研究成果的消息,都会交同事去询问甚至亲自登门拜访,踏踏实实地把这些东西弄明白。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眼界拓宽了。向老人们学习传统的农作方法,收集未经污染的原生作物的种子。这些经历让了解到更多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其他农民的现状。在行走中,他对于现实的把握越来越多,对于农村、农民与农业问题的思考也渐渐趋于成熟。符其天性顺其自然路边的野草,无人给它施肥、浇水、除虫,却总是生机勃勃,能够年复一年地按照自然的节律生长荣枯,其根系甚至可以百年不死。而大田作物,尽管被人“精细”地照顾着,却往往在几年之内就退化了,土地的肥力也迅速流失。人类总是急急忙忙地研究着各种新技术,开发着各种新品种,以为是在扶优,实际上却压制了植物本身的能力。机械化种植、温室农业、转基因技术……现代农业的种种都反映着我们越来越浮躁的心态。人对植物的协助越来越少,控制却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其实大道至简,想要解决问题,只要安静下来,祛除心中的私欲杂念,学会聆听自然本身的声音就可以了。植物自己很聪明,自然本身有她亘古不变的规律。人始终都应该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对待作物,就应当符其天性,顺其自然。
清晨,师生们在卢守耕草木扶疏的小院中一边呼吸着新鲜空气,一边听他将自己数年来对于农耕的心得娓娓道来。他蹲在地上,指着跟前的植物为我们举例讲解它们各自的特性。某种植物是喜水还是喜旱,喜阴还是喜阳,健康还是有病,往往从它的形态体貌上就可以知道了。不需要太多太复杂的知识,只要学会细心的观察,时间久了,我们自然能读懂植物的身体语言——那往往是一个关于生态环境、气候条件、自身健康状况的全方位的表达。老一辈的人对这些都有着相当丰富的经验。但传统的耕作方式被改变以后,这种经验与智慧的传承也被割断了。年轻人在地里花的时间不多,对作物的天性所知甚少,更背不出曾经是对农人起着很重要指导作用的节气与农谚。卢守耕告诉我们,以前棉花是在谷雨以后播种的。盖因谷雨前后,雨水明显增多,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土膏脉动,适宜播种。古人告诫我们,凡物各有其时,天地气候、阴阳消长有它自己的规律,故而“甚勿早耕”。但是现在的研究结果却告诉人们,棉花如能提早播种,产量便会有所增加。于是科学指导代替了祖辈的叮咛,为了增产,人们纷纷提早下田,使用地膜覆盖来保温保水,像打激素一样,使棉花提早发育。而棉花收获以后,地膜就留在土里,破坏了土层结构,也阻碍了养分的渗入,并且永远不会降解。此外,早熟的棉花树,其地下生物量只有正常情况的一半,长出来以后很难适应外界环境,因此需要大量的人工投入。特别是在春旱频发的地带,由于早播植株的根系不发达,往往一不下雨,棉花就干死了,有时反而导致产量下降。现代科技改变的不仅仅是古老的耕作方式,基因改造技术也改变了原生的品种,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棉花大部分都是转基因品种。且不说基因污染、基因垄断这些颇有争议的问题,就转基因棉花本身的特点来说,虽然它能够避免棉铃虫的侵害,理论上能够增产并减少农药的用量,但实际上却导致其它次生害虫(如蚜虫)大量繁衍,农药用量反而增大。此外,为了增加收入,维持生活,近些年来农民开始大量种植棉花,很多原来种小麦的地方都被挤占了,大面积的单一种植更让各种病虫害易于传播,往往一发不可收拾。这类的研究不是从整体上去看事物之间的联系,没有抓住根本,正是按下葫芦抬起了瓢。况且农民在种植上的困境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仅仅是技术问题导致的,其背后有着更深更复杂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背景。传统农业有着一套完整的体系,从理论到实际操作都有据可查,有法可循。那么,取而代之的现代农业呢?是否也有一套可以与之相比较的完整的理论体系呢?在我看来,以农药化肥、大棚地膜、机械化生产为代表的 现代农业技术始终都是在局部某个点上做文章,它的各个部分之间没有绝对的联系,没有 一个完整的体系能够让人一通百通,见微而知著。天气冷了就上大棚,虫子来了就打农药,农药超标了,就订个标准来监测,始终都是在表面症状上打转,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对于入口的食品越来越缺乏安全感。卢守耕对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总也想不通,他觉得有些科研人员在违心地做着研究。以温室种植为例,明明温室植物营养价值都很低(因为作物得不到充分的阳光,没有太多变化 的温度、湿度也会影响它们的生长),塑料大棚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还会散发出有毒气体,反季节蔬菜对健康也有害无益,科研人员为什么还要一味顺应市场的需求,鼓励温室种植呢?应当让大家明白,土地也要有休息的时间,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才是最健康的。再比如虫害问题:虫子是自然的一部分,本有它存在的道理。很多虫灾、虫害明明都是人为因素导致的——是人污染了土地、空气、水源,破坏了自然的平衡,虫子没有了天敌,不建 康的土地上长出的病体植株也失去了天然的防御能力,这样虫子才会对作物构成威胁。与其致力于“控制”虫害的研究,还不如引导大家去反思问题背后的原因,研究如何恢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他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培育自己的棉花。
农业不仅仅有它的经济功能,更应该有传承文化的功能,有保护自然生态的功能。而现在的第二次“绿色革命”则是指试图利用包括基因改造技术在内的生物科技解决病虫害问题、进一步提高产量并改善食物品质的尝试。而中国传统农业则立根于传统文化的哲学体系。比如古老的历法,与阴阳五行学说、天人合一思想、乃至人身修炼都是浑然一体的。其理其法不离阴阳二气流转,五行生制克化,与现代农业的基础有着根本性的不同。简单来说,有道德的人并非常俗所说的“好人”,而是能够了解自然生成化育万物的规律,懂得养生的道理,并能实行之。
卢守耕在锦堂农校学习时,切身体会到好校长、好教师具有的德性,语重心长回忆说:校魂励志淳教化,长进明理育英侠,德高学富为世范,性情和畅树挺拔,博古通今谙时势,爱心惠众激奋发,诚实待人逐傲慢,信守仁义报国家,公道自律涤杂念,正派廉洁交口夸,合力推动成伟业,作用重大兴中华,服从角色履使命,务实耘耕育心花。吴锦堂尊称为我国办学三贤,在家乡慈溪,更是妇孺皆知、有口皆碑。有一首在三北大地上广为流传的民谣“中国生,中国养,中国走出到东洋,东洋回来到白洋,白洋湖口一座坟,道士宫前造铜人。”说的就是吴锦堂情系桑梓、恩泽故里的一生。此谣对莘莘学子卢守耕的一生成长为人奉献教育影响极其深远。
卢守耕一向提倡农田地力,百年大计。换言之,地力之维持,是提高土地生产力之要项。而维持地力最简单之方法即轮作或增加土壤有机物。然而吾人为提高作物产量或降低耕作成本,往往实施连作,因而土地利用率偏高,日积月累引起土壤生产力衰退,以致发生产量低减之问题。而连作导致土地生产力衰退系因连作所引起土壤养分不平衡及物理结构破坏,诱发微生物社会改变及土壤病虫害,或土壤毒质之产生而造成所谓土壤疲乏之故。其中土壤毒质是自作物根系分泌物或残体分解物,甚或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毒质之聚集与作物种类、土壤特性及微生物活动均有密切关系。
卢守耕坚持不懈强调着“科技有机种植要有心,按照轮作的规定,要让农民快乐地做农业。”在校园里,如果问他在哪里,听到最多的一句回答是,“他在地里”,“哦,他刚下地去了”。由于经常在烈日、在田间地头奔波,这个初来还是白白净净的南方小伙,皮肤已经黝黑起来。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小卢时的情景,个头不高,圆圆脸,背着一个水壶,穿一双球鞋,顶着烈日在指导棉农怎样封顶打岔 。他看到在地里忙活的几个当地老农,不管隔多远,都要摆摆手打个招呼。有时和校外农民同吃同住,奋战在田间地头,亲切得如一家人。不论清晨、正午还是下晚都能看到有卢守耕同农夫在田间走动,看看棉叶的长势,或许就在田埂上蹲一下,同棉叶晒晒太阳、听听鸟鸣。在《务农之要》中,肯·康宁汉说:“植物的敏感,你难以想象。要敞开心胸,将爱和喜悦与它分享”。除了技术以外,对土地的热爱、对植物的热爱也是很重要。“一朵棉花的过程与终局,是吾乡人的年谱。”土地可安身,即使在外漂泊,想到故乡田地,总会心安。那田地承载的不光是农民们安家立命的本源,也给予了生活温暖宽厚的成长空间。
  三北朴实的村民们,在这片土地上播种,耕作,浇灌,然后幸福地收获,祖祖辈辈,把对金秋最美好的期盼,深深根植在希望的田野中。他们只想好好种地,种出值得等待的幸福滋味。这就是卢守耕的生活状态和土地在一起,和农民在一起真实写照。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

正序浏览
ruvuw 发表于 2019-8-4 15: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激动。。。 谢谢楼主了












沈阳凤凰医院
沈阳妇科医院
沈阳凤凰妇科医院
沈阳凤凰妇科医院怎么样
沈阳凤凰医院怎么样
沈阳妇科医院哪家好
沈阳妇科专业医院
沈阳妇科专科医院
沈阳妇科医院排行榜
沈阳正规的妇科医院
沈阳正规妇科医院
沈阳无痛人流医院
沈阳人流医院
沈阳人流
沈阳人流价格
沈阳人流医院
沈阳哪家医院人流好
沈阳好的人流专业医院
沈阳治疗妇科医院
沈阳人流重点医院
沈阳SEO公司
沈阳公司注册
沈阳SEO
沈阳网站优化
儿童绘画加盟
LED灯泡
沈阳环氧富锌底漆
嗨辣私房小厨
沈阳家具厂
沈阳搬家公司
张家界旅行社
云南旅行社
汽车保险杠
沈阳拳击培训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