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科幻] 第九章 奉派台湾 接管糖业任所长

[复制链接]
卢老师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9-3 09:4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第九章  奉派台湾  管糖业任所长
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国民政府急需適当人員前去台湾做好回归接收工作,急需各方面资深人材担任各個機构的主管職位。卢守耕受国民政府徵召为農业方面的领导人之一。於1945年10月底离開湄潭,经由重庆直接飛到台北,当12月初就正式上任,担任台湾光复后首任在国際间颇負盛名的台湾糖业试验所(后改糖业研究所)所长。
台湾糖业试验所在战争中遭到轰炸,颓垣残壁,破烂不堪。卢守耕接任后,一面遣散日本人回国,一面整修办公用房舍,并积极罗致技术人员进行糖业研究。经卢教授踏实苦干,不到一年,办公廰房舍修复,研究人员大部分罗致到所,面目一新,事业纳入轨道并且迅速恢复前进。卢教授在领导糖试所八年多的時间裡,由于糖业试验所研究成绩卓著,常有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参观的各国学者,举行学術会议,相互切磋讨论,共同研究。卢教授真正体认了人生天命之年的价值如花朶,要热热烈烈的开放,亦要热热烈烈的吐露芬芳。1945赴台后直至1988年辞世,卢守耕先生一直在台湾从事农业科研教学及管理工作,主要在台湾糖业试验所、台湾大学农学院等院所工作。卢守耕先生一生在农业教学科研及管理领域辛勤耕耘,殚精竭虑,硕果累累,为两岸农业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台湾回归初期,各城市尤其是台北市,因受美国飛机的密集轟炸,到處都是断垣残壁。老百姓相当窮困,常以甘薯,或加了甘薯的米饭作为主食。生活習惯中可以看到许多日人習俗的影响。日本占领台湾的前二、三十年,本地人和日本人後裔的教育是分开的,後耒雖然混合入学了,台湾本地人修習政治、经济及法律等课程受到嚴格限剖,是不允许的,尤其缺乏政治及法律方面人才。一般教育都限制在高中程度,在工程及技術人員方面只勝任技工及技術員,缺乏工程師及高级技術人員。在日本人五十年相当稳定的殖民统治后的台湾,它的发展是以服務日本为目的的。日本对台湾最初的政策是日本本土发展重工业,台湾则发展農业;台湾的電力和工业都是後耒漸漸发展的。從19001920年,台湾的经济以糖业为主,为了保持台湾在世界糖业中重要的地位,台湾的糖业试验所是世界级的。卢守耕接收糖业试验所時,虽然所址具有相当完整的规模,但因战争的破坏,有许多毁损需要修整,更重要的一方面,是缺少高、中级科学及技术人員,卢守耕就地招聘当地维修人员將该所的房舍裡裡外外修整一新,也向国内延聘高、中级研究及技术人員。
素有“甜岛”之称的台湾,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典型的农业社会,甘蔗、稻米及茶叶是岛内三大农产品。由于台岛气候、土壤非常适合甘蔗的生产。
台湾糖业渊源  制糖的主要原料有两种:一种是生长在高寒地区的甜菜〔Beet,又名菾菜或莙荙。甜菜糖在我国东北黑龙江一带曾有生产,但产量不多。欧洲德奥两国则为甜菜糖主要产销地区。另一种就是原产地在热带亚细亚的甘蔗〔Cane〕,又名诸蔗或都蔗。地处亚热带的台湾,生产季节漫长,雨量充沛,适于甘蔗生产,中国闽粤地区也有种植用以制糖。
据史籍所载,春秋战国时楚国大臣宋玉所作招魂赋中,“有鳌臑包糕有柘浆”,和汉书礼乐志引郊祀歌“泰尊柘浆折朝醢”等句中的“柘”就是蔗,柘浆也就是可饮用的蔗汁,可见当时还不知道蔗汁可以制糖。后至三国时代,有蔗饧的出现,就是如麦芽糖之类的一种稀薄糖浆。这种蔗饧也非中土所产,而是现在越南交趾地所呈献的。此后也渐渐有人发现以蔗汁熬干制成所谓的石蜜。本草纲目中李时珍曾说:“取蔗汁煎而曝之,则凝如石而体轻,谓之石蜜”。至于以蔗汁制糖,据传系唐太宗李世民自印度学来的,至宋朝时期炼糖技术更有进步,已可将糖浆炼到更高质量,经结晶而成了糖霜,虽名为糖霜,却是未经分蜜的赤糖,当时“以紫色为贵,深琥珀色较次之,浅黄色又次之,浅白色为下”。
台湾糖业之历史溯源,台湾种植甘蔗始于明朝万历崇祯年间,福建闹饥荒,灾民数万人移居台湾,那时甘蔗就可能被移植过来。远在十七世纪初,荷兰人入据台湾,为榨取经济资源,便积极奖励富有经济价值的甘蔗种植,台湾糖业渐渐发展。1661年,郑成功驱逐荷人,屯田垦荒,发展种蔗制糖,台湾糖业渐具刍形,糖产更为当时对外贸易的大宗1894年,甲午之役清廷战败,割让台湾给日本,日本占领时代,为了供应日本国内砂糖的需要,肆力经营,日人侵略我国的狼子野心贪得无厌在此也表露无遗1915年及1916年相继成立四大制糖会社,糖业遂成为台湾最大的企业。194651日正式成立台湾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为了弘扬优秀糖业文化,保存台湾糖业历史文物资料,纪录台湾糖业发展过程,宣扬先民对台湾糖业的伟大贡献和成就,使公众对糖业知识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遂于1980年,成立台湾糖业博物馆,并于同年124日正式开放,供人们参观。该馆隶属台湾糖业研究所。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60\wps1.jpg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4260\wps2.png
台湾地图                           台湾糖业博物馆
在日据初期,都是以最原始的人力及牛力为动力,压榨能力既弱又浪费糖份,作为原料的甘蔗品种更是低劣,落后的种种设施可能使糖业发展大受影响。日人已感觉到凭籍台糖的生产,就可济其国内的匮乏,就制定殖民地的产业政策,必须适应帝国经济政策的要求,极力经营糖业,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一方面将旧式糖部加以改良,同时鼓励国内资本家在台投资建立新式糖厂;由日人经营的糖业会社亦相继创立,而且都以大规模的企业形态出现,后来经过多次的合并改组,到1945年止,台湾糖业在这四大会社支配之下,拥有新式制糖工厂42所,规模可称宏大。
1910年,各制糖会社更进一步组织台湾糖业联合会,以各种限制籍以联会垄断市场,也使得广大的蔗农沦为惨遭殖民政策剥削的受害者。成了日后台湾整顿铁道的滥觞。运输费用大为节省,产糖率提升,蔗园面积扩展,是这一决策的重要收获。开设示范农场,使用英国制蒸汽犁开辟土地,开始实行机械农垦。开发屏东平原敷设铁道,架设下淡水溪桥梁,商旅称便,建场器材及产品运输大为顺畅。合并怡记制糖株式会社,日人据台以前,外国商人在台湾的势力很强,尤其是对糖业的经营为甚,利用买办制度,给各糖部以低利贷款,以经销全部产品为条件,独占台糖的贸易权。日人入台湾后,排斥外商势力,1910至1911年间,外商多半撤离,留在台湾的仅仅有英商的怡记及德记二家洋行,当时怡记已经改砂糖贸易为制造业,不久也被合并,德记也停止砂糖业务。这些经过,日人在史籍中有详尽的记述,且引以为荣。
台湾地区每逢台风侵袭的时候,甘蔗因为高株的关系受灾特别严重,1911年8月及次年的9月间,两次遭受台风侵袭所受的损失,是日人据台后所罕见的,以后就在多方面采取预防措施,所谓祸者福之倚,因此而促成了台湾糖业努力改进和成就的根源,奠定了台湾糖业的深厚基础。日人对此次台风之损害,曾有下面的记述:台湾制糖株式会社经过这次风灾的损害,元气大伤,为了补救而积极研究对策,结果发觉在发展过程中,农业技术上的进展,远落在制糖技术之后,要想将来振兴糖业,非大力改良农业技术不可,针对以往的缺失,就加强从事抗风特强优良品种的培育设立蔗苗培育所,把育成的优良品种配给蔗农,各会社都先后设立中间苗圃,及拟定每三年更新蔗苗计划,并且从海外引进优良品种,其他如甘蔗早植改进法,也从此开始。1914年4月,总督府颁布蔗苗取缔规则,品种改良更为积极。
自从台湾制糖株式会社创立后,台湾糖业蒸蒸日上,并且是以企业形态出现,产量不仅供国内需要,且有大量外销,生产能力几可与夏威夷、爪哇等产糖国并驾齐驱,而居世界的第六位。该社历经明治、大正而至昭和年代,规模虽日趋庞大,还是极力扩展,以遂垄断台湾糖业的野心。1927年又收购旗尾恒春两工场,第二年又兴建湾里第二工场,1941年并购新兴制糖会社。其他在农务工务技术上的改进,如大茎蔗种的普及,收获管理的合理化,产糖率的提升都有显著的成就:前面所说陈中和其人,是台湾五大家族之一,他的发家也有传奇之处,据连雅堂所著台湾通史货殖列传所载,陈中和原是台湾首富陈福谦家族的一名伙计,陈福谦在清朝末年开五口通商的时候,巳具有远见而开拓日本和西洋的贸易线,和经营金融业予农民贷款而致富。而陈中和等在日本横滨开拓了新贸易线和其他商业,成为当时在横滨最早和最大的华人店家,尤其是在广肇帮和日本人的协助之下,向大阪九州岛等地开辟商业路线,为外商所不及,用他所谓横滨经验而成了日人据台湾后,崛起近一世纪的新锐。他亲眼看见台湾制糖会社在桥仔头创立新式糖厂的成效,并且是参与了土地、农工丛、交通、金融等大改革的台湾人,反应快的他,在1903年就仿照桥仔头的形式,创立第一家由台湾人自营的新式糖厂的新兴制糖株式会社。其后终为台湾会社所兼并。
台湾光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浙江大学农学院教授蔡邦华、卢守耕等分别参与台湾大学、台湾糖业试验所等农业机构的接收和建设,见证了台湾结束日寇的蹂躏,重新回到祖国怀抱的历史。
任台糖业所长  1945年12月,卢守耕奉政府之召,应赵连芳(我国农业技术改进的先驱、中国稻作学会创始人之(1945—1947年任台湾省农林处处长)之邀,赴台湾协助接收由日寇经营的农业机构,奉命担任光复后的台湾糖业试验所(台湾糖业试验所位于台南市东区,后改糖业研究所,现由台湾糖业公司管理)首任所长,前后历时达八年半之久。先有浙江大学教授陈建功、苏步青、蔡邦华于 1945 年10 月赴台湾, 参加台湾大学 (接收前称“台北帝国大学”) 的接收与建设,虽时间不长,却不辱使命, 载誉而归这在浙江大学乃至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史上均为一段重要的史实. 受当时教育部委派,并获竺可桢校长支持,1945 年10 月11 日出版的 《国立浙江大学校刊》复刊第 132 期曾有如下报道: "蔡(邦华)院长、陈建功、苏步青三位先生不日将赴台湾辅导教育文化工作,湄部各系纷纷热烈送云" (转载 10 月1日从湄潭分部发来的《湄潭通讯》 中的一则消息) .当时知名文人江恒源为蔡邦华等三位教授赋诗送行:“秋风飒飒天气凉,送客携手上河梁.三子有行忽万里,为歌一曲湄之阳.南雍声华应回浙,三子俱是人中杰.树人已感百年功, 更待琼花海外发.五十年前事可哀,悠悠遗愤满蓬莱.河山还我奇耻雪,战云消尽祥云开.三子之行何快哉,台澎学生乐无涯,乘槎使者天边来。”
由于卢守耕曾任浙大农学院院长、系主任和教授等职,抗战胜利后,朱学曾、孙逢吉、王世中、白汉熙、胡颐等多位浙大农学院教师、校友以及毕业生,相继应邀赴台湾糖业试验所工作。他们在卢守耕领导下,发挥各自专长,参与台湾糖业试验所的恢复和建设。他们为二战后台湾糖业和农业发展贡献自已的才智和力量。特别是陪同卢守耕先生接管台湾省糖业试验所是杨守仁先生,其后又去嘉义支所,并被任命为该支所所长。但卢守耕与吴耕民,两位老同窗从此睽隔海峡两岸,没有能再剪烛西窗。
卢守耕在台湾碰到二个大问题,一是自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长期作战的结果,军粮民糈的需要增加,就将台湾原有的蔗作改植稻米,糖产量自然减少。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占领爪哇、菲律宾等糖业生产条件比台湾优越的地区,就改在占领地区发展糖业,以求“大东亚共荣圈”内的砂糖自给自足,以台湾地区增产食粮,台湾各制糖会社的技术人员都被派往各该地区工作,并且拆迁一部份制糖设备运往南洋,在台的工场一部份停工或改作其他生产用途,台湾糖业大受影响。战争相持日久,运输也陷入困境,台湾砂糖库存有如山积,无法出口,糖价低落,稻米和其他食粮价格上涨,蔗农也纷纷废蔗植稻,糖产量大减。由于上面这些因素,台湾糖业当然落入衰落景象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光复,台湾制糖株式会社与其他三大会社由中国政府接收,后改为台湾糖业公司,屏东工场即为今屏东总厂的前身。二是日本侵略者在获知天皇下令投降后,对糖试所进行大肆破坏,试验、研究用房及设备多被毁坏,所有房舍只剩下断壁残墙,机器设备变成为废铜烂铁,农场荒芜了,甘蔗绝迹。他到任后的首要任务是整修办公和试验用房,从大陆引进技术人员替代日籍人员进行糖业研究。除此还要遣返留所的所有日本人。卢守耕在任期间,改变了接收时糖业试验所在战争中遭到轰炸,颓垣残壁,破败残缺的局面。为此,他多方筹集经费,大力修建房舍,遣送日籍人员,广为罗致人才,为台湾的甘蔗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糖业制造、副产品利用等确立研究、发展方向,厘定管理制度。他克服阻力和干扰,苦心经营,不到一年,面目一新,事业纳入轨道并且迅速恢复前进,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台湾糖业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他曾撰写有《台湾糖业及其研究》、《台湾糖业试验所之试验工作》等专业书文,详述台湾糖业之回顾,甘蔗品种之变迁、台湾甘蔗育种及栽培方法、台湾之制糖工业及副产利用,并提出六大糖业改进问题。
卢守耕还曾在台湾农业试验所、菸草试验所、台湾糖业研究所等农业机构担任评议委员之职务。
糖业及其研究    卢守耕奉政府之召,赴台湾协助接收农业机构,担任光复后的台湾糖业试验所首任所长,前后历时达八年半之久。他曾撰写有《台湾糖业及其研究》一文,详述台湾糖业之回顾,甘蔗品种之变迁、台湾甘蔗育种及栽培方法、台湾之制糖工业及副产利用,并提出六大糖业改进问题。
卢守耕在任期间,改变了接收时糖业试验所破败残缺的局面。当时,试验所房屋设备多被炸毁,农场荒芜,甘蔗绝迹。卢守耕就任后迅速修建房舍,遣送日籍人员,自大陆罗致人才,确定研究发展方向,确立管理制度。他克服阻力和干扰,苦心经营,取得成就,并为其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台湾糖业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撰有《台湾糖业试验所之试验工作》等论文。卢守耕还曾在台湾农业试验所、菸草试验所、台湾糖业研究所等农业机构担任评议委员之职务。
卢守耕在与朱学曾、孙逢吉、王世中、白汉熙、胡颐等多位浙大农学院教师、校友以及毕业生,相继应邀赴台湾糖业试验所工作。在卢守耕领导下,发挥各自专长,参与台湾糖业试验所的恢复和建设,他们为二战后台湾糖业和农业发展贡献自已的才智和力量。
卢守耕在领导糖试所八年多的時间裡,由于糖业试验所研究成绩卓著,常有世界各地慕名而來参观的各国学者,举行学術会议,相互切磋讨论,共同研究。
1950年代,台湾当局政策有所调整。糖业试验所改为隶属生产经销糖及其副产品的糖业公司,此时台湾的糖业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已漸露衰势,所雇人員呈饱和之势。1954年,台糖總经理杨继曾先生,应用其雄伟魄力,遣散工作人員数千人。糖试所人心也有些不稳,糖试所研究人员,曾一度人心惶惶,决意求去者甚多。但最后为公司当局列为禁止遣散人员。卢教授利用這一变遷于提出辞呈,当时亦已允聘台湾大学农学院任教,当时杨总经理请卢教授郑重考虑,三思而行。最后卢教授决心以百年树人之教育工作为重,放弃研究行政工作,回到教学与研究工作上來。时年八月一日,杨总经理亲来台南,主持交接典礼,并盛赞卢教授八年半来领导糖业研究之贡献与成就。八月二日继任所长吴卓协理及所内近百員工同任,亲至台南车站向卢教授送行,依依惜别,场面感人,迄今犹使人萦回难忘。菜根谭上有句云:”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看天外云卷云舒”卢教授八年半的所长,确已尽了最大的努力,一旦卸下重肩,反更觉心安理得,宁静而轻松了。
卢守耕先生在台湾,或考察,或旅遊而走遍了东西南北中,从高雄市——台南市——嘉义市——阿里山——南投市——日月潭——台中市——桃园——台北——金门。从高雄市坐车往北走,山都是茂密的大树覆盖郁郁葱葱,一路上只见有很多山全是密密麻麻参天高的椰子树。来到阿里山最显著特点是原始大森林保护甚好,台湾大学溪头教育园区就坐落在这遮天蔽日的原始大森林里,给人感觉空气异常新鲜,令人心旷神怡。来到日月潭青山碧水如入仙境,令人心情特别舒
        卢教授任职糖业试验所期间,曾撰写《台湾糖业及其研究》一文(载台湾银行季刊第一卷第四期,民国三十七年三月即1948年3月出版),详述台湾糖业之回顾,甘蔗品种之变迁,台湾甘蔗育种及栽培方法,台湾之制糖工业及副产利用,并提出六大糖业改进问题。卢教授并自接收糖业试验所至辞去后之八年半期间,撰写《台湾糖业试验所之试验工作》一文(载台湾银行季刊第七卷第三期,四十四年六月),详述自接收至离职前糖业所之工作成就及对台湾糖业之贡献。文中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尤其在战争末期,盟军在台湾作全面之轰炸,该所惨遭其祸,当光复接收时,房舍被毁,实验室及工厂,荡然无内容。农场荒芜,甘蔗绝迹,寥落几不能认为当时东亜有名之糖业试验所矣”。最后并有:“笔者已让贤他去,赎愆无由。聊记一二,以留鸿爪”。其自谦之情,真是令人敬佩不已。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