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视角] 国产科幻电影发展亟须新生态助力

[复制链接]
写手发布官方 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9-12-5 11:1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在刚刚结束的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上,《流浪地球》捧走最高奖项——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几天之前,这部电影又摘得第30届银河奖最佳改编作品奖桂冠。有人激动地发声:这是科幻电影的成功!

2018年上半年,国产科幻电影在科幻电影票房中的占比不足10%,而2019年上半年,国内科幻电影的产值172.339亿元,其中国产科幻片68.565亿元,占比接近40%。这其中,《流浪地球》贡献了46亿元。可以说,国产科幻电影票房的大幅跃升,得益于《流浪地球》的横空出世。

一丝不线,单木不林。在看到这部科幻电影所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应冷静理性地评估国内科幻电影面临的客观基础,从国产科幻电影发展业态来说,从立项到成片,科幻电影项目难产率之高,显示出国内科幻电影生态之薄弱。

科幻电影的生态薄弱体现在多个层面。在影视界,一方面,从业者的认知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除一部分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制作人之外,很多本土的影视制作人尚不能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对科学家的价值、对科学性能够产生的娱乐价值缺乏了解和认可;另一方面,那些具备了认知,想要寻求科学家合作的制作人,却又面临找不到合作路径的实际困境。

作为科幻电影的重要支撑,科学家参与的程度和质量,是科幻电影发展与提质的重要环节。而目前国内科学界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科学家缺乏相应的鼓励,从而导致愿意参与其中的科研人员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在将科学信息转译给影视产品时,科学家普遍缺乏知识迁移的能力。实际合作过程中,由于语言体系不同,科学家和影视工作者之间很容易出现对彼此专业性及权威性的不认可,彼此因缺乏了解而产生沟通障碍。影视作品是受众极广的文化内容,作为科学顾问,如何审定科学知识中能深刻影响科学文化内涵的那些方面,对科学家来说同样至关重要。

国内科幻电影市场的供需矛盾一直存在,并日渐突出。不断走高的票房成绩,表明国内电影市场存在巨大的需求空间;而国产科幻电影占比偏低,则暴露出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借由《流浪地球》带来的正面刺激,国产科幻电影将进入一段高歌猛进快速发展的阶段,科幻电影的数量或将以可观的速度大幅增长,但在爆发式增长的同时,如何保证产出的影片质量满足观众需求,依旧是科幻电影发展的痛点所在。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良好的生态基础,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推动国产科幻电影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形成精品力作竞相涌现的生动局面,生态建设刻不容缓。

(作者系中国科技与影视融合项目联合发起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