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视角] 校园小说沉浮史:叛逆的韩寒,少年气的江南,和我们远去的青春

[复制链接]
清茶qingcha 发表于 2020-10-24 08:38: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原创 听风听雨 蹦迪班长
094111z9thhlakae37a3xh.jpeg

在上世纪90年代与本世纪初,几乎每个喜欢“课外书”的中学生,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
某一天的教室课堂里,你在桌面上摆开课本,假装认真听讲。
手却悄悄从课桌里抽出一本小说,偷偷放在膝盖上翻开,鬼鬼祟祟地翻动着,时不时瞟一眼老师。
没过多久,你的思绪已经飞到了另一个校园里。
相比现实中这个沉闷无聊的校园,在那里,有叛逆的青春,懵懂的初恋,难忘的友情,交织成一种别样的波澜起伏的校园生活。
你看得心潮起伏,却不知自己的一举一动早已落入老师的眼底。
至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走过来收走你的书,还是根本懒得管你,无非取决于你平时的表现而已——
没有智能手机的年代里,课外书曾肩负重任,是为学生们提供消遣与梦想主力军。
而其中的校园小说则在那些年里,给几代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回忆。
1.开拓者
在《花季·雨季》横空出世之前,其实并不存在着“校园小说”这样一个分类。
所谓校园小说,当然是以学生为主角、以校园为背景、以校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
符合这个定义的小说虽然一直都有,比如王朔的《动物凶猛》,但并未像后来那样蔚为大观,以致形成了一个新的小说门类。
而引领这股风潮的,正是郁秀的《花季·雨季》。
094112omlpbuk8kp8u8lpp.jpeg

郁秀出生于1974年,福建人,10岁来到深圳。写下《花季·雨季》时,她才16岁,还是个高一的学生——
而由学生作者写学生生活,正是后来的校园小说的典型特征之一。
郁秀高三时写完《花季·雨季》后,大二时又改了一稿,但起初她并没有指望这部小说能够出版
直到1996年,郁秀已经漂洋过海到美国留学了,《花季·雨季》的手稿才因为一个偶然的原因,被海天出版社发现并出版。
094113d1iegnpijsj6gnx1.jpeg

谁也没有想到,《花季·雨季》一上市便引发了巨大的轰动。
据说,仅正版图书便卖了100多万本,盗版数量更是无法计算。
那个时代的小说往往是全班人传阅,保守估计,全国至少有1000万学生看过这部小说。
《花季·雨季》的背景设定在深圳,一个对当时的学生而言还略显神秘的城市。
主角都是同一个班(高一·四班)的学生,有女班长谢欣然,男班长萧遥,班花刘夏,学习委员陈明,文艺少女林晓旭,篮球爱好者王笑天等等。
这是一部很“纯正”的校园小说。
它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恋爱、背叛、霸凌、堕落之类的桥段。
几乎所有的情节,都围绕校园生活展开,因此特别能引起普通学生的共鸣。
比如小说第一章写作弊:
作弊虽然未遂,但是也没被老师抓获,余发暗自得意:“老师怎么斗得过学生!”
五六十年代的学生视作弊为“大逆不道”,到了八九十年代,学生则视之为“和监考斗智斗勇、值得同情的行为”。
像这样贴近学生心理的描写,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感同身受。
对于青春期特有的那种对异性的爱慕之情,《花季·雨季》也描写得非常细腻,比如小说中写谢欣然对萧遥暗恋时的心理描写: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欣然发现,自己在想他,而这个“想”已经持续了好一段时间。她渴望见到他,每天早上,当他的身影出现在教室门口,她就会有一阵激动;她渴望听到他的声音。他和大家交谈,她只注意他讲的内容;她渴望……当发现自己喜欢的人并不喜欢自己,这对少女来说,也许就是最大的悲哀。
小说中还写到了萧遥对肖竹、林晓旭对班主任江老师的恋慕之情,但整本书中作者都没有让他们之间互相点破,也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恋人”。
这也许是九十年代的社会大环境决定的,但这种似有若无的懵懂情愫,反而成了很多人回味不已的描写。
《花季·雨季》大火之后,第二年便拍成了电影上映,也曾引发关注。
094115c8yqtkch577ka5a4.jpeg

片中饰演谢欣然的颜丹晨,后来成为小有名气的女明星。
另外《花季·雨季》还曾改编为电视连续剧,但反响一般。
不过《花季·雨季》对后来学生们最大的影响,不仅仅是让他们开始学会了在作文里频繁使用“花季”和“雨季”这两个词。
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发现——
原来中学生也能写小说,还能写得这么好?
正是受《花季·雨季》的影响,很多中学生燃起了写作的兴趣,这是当年的郁秀自己也没有料到的。
她在无意中为许多人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之路的门,引领了接下来新世纪的青春文学风潮。
2.韩寒和他的《三重门》
身为韩寒的同龄人,多年之后回望少年岁月时,韩寒这个名字,以及《三重门》这本书,注定会留下一个不浅的印记。
《三重门》还没有出版时,韩寒已经凭借以《杯中窥人》一文获得首届全国新概念作文比赛一等奖,而且获奖的过程十分戏剧化,这也让《三重门》变得极具话题性。
094116enviv6ven0ocvnr0.jpeg

左一为当年的韩寒
2000年的时候我正在上高中,那时候网络还不发达,信息传播的速度远不能跟当今相比。
然而《三重门》所造成的轰动效应,不逊于如今任何一次娱乐事件。
整个学校都在谈论这本书,连从来不看小说的同学都在找人借,最先买到这本书的同学一时风头无两。
当然,几天后他又不得不面对新书很快被翻得稀烂的现实。
094118dpo3i622jso5ii5i.jpeg

如果你先看过《花季·雨季》,再看《三重门》,便会觉得二者虽然同是写校园生活,但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花季·雨季》是涉世未深的学生作者应该有的样子,而《三重门》则展现出作者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老练——
这也让韩寒迅速收获了大量粉丝,毕竟在当时的我们看来,一个同龄人,能把小说写得颇有《围城》之风,实在是太厉害了。
《围城》对《三重门》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书中随处可见的各色比喻、旁逸斜出的调侃讽刺、横跨古今中外的知识点,就连男主角林雨翔的性格特点,也和《围城》中的方鸿渐有相似之处:
有小聪明,无大才华,既没有明确的方向,也没有持久的决心,在感情上也是犹豫不决,畏首畏尾,以致错过了本不该错过的人。
当然,二十年后的今天重读《三重门》,随着阅历和阅读量的增加,你会觉得书中有些当年觉得绝妙的比喻,如今只觉得做作无比,当年觉得颇显渊博的引经据典,如今觉得不过尔尔。
但我依然保留着一个观点,那就是《三重门》实在是一本有趣的小说,韩寒自己此后也再没能写出比它更有趣的小说。
比如林雨翔在《全国作文佳作选》上发表文章前后那一段情节:
这奖并不像林雨翔想象的那样会轰动全中国,甚至连轰动一下这学校的能量都没有。雨翔原先期盼会“各大报刊纷纷报道”,所以报纸也翻得勤快,但可恨的是那些报纸消息闭塞,这么重大的事情都不予报道。林雨翔甚至连广告都看得一字不漏,反而看成专家,哪个地方打三折哪个地方治淋病都一清二楚。然后乞望“散见于诸报端”,然而“诸报端”也没这闲工夫。
还有林雨翔在市南三中参加文学社的那一段,也是笑料密集,妙语不断:
文学社每周活动一次,与其说活动,不如说是死静,是听万老师授中国文学史。万老师为人极为认真仔细,是一块研究纯数学的料,却被文学给糟践了。其人说惯了老实话,舌头僵掉,话说不清楚,李渔和李煜都要搞半天,一再重申,此鲤鱼非彼鲤鱼也。最近讲到杜甫和杜牧,更是发挥搅拌机的威力,挺着舌头解释此豆腐非彼豆腐也。偏偏中国诗人多,有了鲤鱼的教训,他吓得不敢讲李益和李颀。
不管看多少次都会笑出声来。即使现在重新翻看,仍然觉得这两段是全书最有趣的段落。
不过,抛开那些有趣的段落之后,贯穿全书的主线——林雨翔和Susan那懵懵懂懂的感情故事,便会浮出水面。
094118gn76wwnwnjnp22px.jpeg

《三重门》电视剧剧照,董洁和吴禺男主演
韩寒曾说过,这段爱情故事就是以他的初恋为蓝本,所以其实他在这条线上用心最深。
我至今还记得林雨翔与Susan分别后又一路偷偷跟着她的那一幕:
寒夜的街上没几个人,空旷的世界里好像只剩下两个人和几盏灯。林雨翔握紧拳,刚要张口,终于不幸,大坏气氛的事情发生了,Susan早雨翔一步,说:“有什么事么?没有的话我回家了?”
林雨翔的勇气被吓得找也找不回来,竟摇摇头说:“没事没事。”
Susan围好围巾,对林雨翔莞尔一笑,跨上车回家。林雨翔呆在原地,又责怪自己忘了说“路上小心”等温暖的话,不由双倍地后悔。酒劲又泛上来,想想不甘心,叫了路边一辆三轮摩托从另一条路赶往下一个路口。
那种面对自己喜欢的人,却不敢说出口的心态,可以说是拿捏得非常到位,也许确实是有过相关经历的人才能写得出来。
很多年之后,《三重门》陷入了“代笔门”的争议,在互联网上闹出了偌大的风波。
不过对于当年的读者而言,《三重门》在他们心中已经定格。
现在看来,《三重门》更大的意义,是它让韩寒成为了一个反体制、反应试教育的典型,也成为无数中学生的偶像。
在很多人眼里,韩寒就是“80后”的代言人。
3.金庸人物的校园生活
《三重门》之后,互联网开始普及,网络文学开始方兴未艾,无数有才华的作者开始以网络为阵地发表作品。
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时年22岁的留美研究生杨治,开始在网站“清韵书院”上连载一部回忆自己大学生活的小说。
小说的名字,叫《此间的少年》。
094118q77fd37bchccph6c.jpeg

他的笔名以后更为人熟知:江南,那个写出了《九州缥缈录》、《上海堡垒》和《龙族》的作家。
《此间的少年》的诞生,将校园小说带入了大学时代,此后以中学生为描写对象的校园小说便日益没落。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校园小说的读者,还是以中学生为主力。
而对于正在书山题海之中渡劫的中学生而言,大学就是他们的伊甸园,是一个既神秘又美妙的地方,描写大学生活的小说,自然也会受到他们更多的关注。
而在江南的笔下,汴京大学(原型为北京大学)的校园生活也确实妙趣横生,让人不由得心生向往。
用江南自己的话说就是:
那时候通往食堂的银杏明黄如金,女生们走在落叶中裙裾起落,男生们冲她们敲打饭盆,我拥有无数时光和可能,热血上涌的时候我相信自己能征伐世界,在战马背上带着窈窕的姑娘归来。
摘一段书中的“卧谈会”记录吧:
方案三继续由令狐愤青贡献:“英雄救美吧,不如英雄救美。……现在是我们的黄蓉同学,这时候远处有一声狼嚎,一条黑影噌地从路边窜出来,两眼闪着淫光扑向了黄蓉……”
“黄蓉会空手道的,”郭靖提示说。
“不,”令狐冲很专业地再次挥手,我们现在应该称他为令狐导。
令狐导说:“现在不能等黄蓉动手,老大你必须抢先冲出去……”
令狐导把一把五厘米长的塑料柄水果刀塞到郭靖手里:“你就拿这把刀对那个辣手摧花的大淫贼乱砍,直到黄蓉看得晕血了倒在你怀里,老大,你的终生幸福就有保障了。”
杨康心领神会,马上启发段誉和林平之说:“有道理,不过我们现在是不是还需要一个很有胆魄很有义气的淫贼呢?”
令狐冲赶快说:“我靠,你们三个看我干什么?”
“老二,”段誉上去拍令狐冲的肩膀说,“牺牲一次吧,我们大家那么铁的交情,你洒一次热血换老大一生的幸福,值得啊,那是光荣的。”
林平之也说:“对啊对啊,谁有老二那么高的天赋?”
杨康说:“狐冲哥……我愿意为你这一次流血献身贡献五只学三的鸡腿。”
“颜康弟……”令狐冲从床上窜起来和上铺的杨康握手。“你鸡腿都愿意出了,我还能说什么呢?不过……”令狐冲一拍大腿,慷慨豪迈地说:“要是老大可以在那个万恶淫贼施暴的时候晚一点出现,要我倒贴五只鸡腿兄弟也当仁不让啊!”
这样的大学生活,又有谁能不爱呢?
据说《此间的少年》出版后,有北大的招生老师买了几十本书随身带着。
当那些高分考生便在北大和清华之间犹豫不决时,便递上一本,说:“报北大吧,北大就是这本书里写的样子。”
这一招屡屡奏效,可见小说的吸引力。
《此间的少年》也是江南真正意义上的成名作,这本书让江南这个名字从清韵等小圈子走向了全国。
094120fhpwxb5pojx665fw.jpeg

《此间的少年》电影主演合照
不过很多年后,《此间的少年》由于被金庸告上法庭,引发了更大范围的关注,这可能是江南始料未及的。
这就要提到《此间的少年》的最大特色:书中的角色,全都是金庸小说中的人物。
在当年,确实也有很多读者是因为想看“金庸人物的校园生活”而入坑的。
不过《此间的少年》的成功,并不是因为蹭了金庸的热度。
它本身也是一本优秀的校园小说,尤其是对少男少女感情的描写,这本身就是江南的强项。
书里,郭靖和黄蓉,乔峰和康敏阿朱,杨康和穆念慈,王语嫣和慕容复段誉,几段截然不同的感情经历,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另外,《此间的少年》独特的俏皮而又灵动的文风,也影响了无数后来者。
可以在这么说,在当时的校园小说里,论文笔,《此间的少年》应该是独一档的存在。
往往只用白描般的寥寥几笔,就能营造一种能让读者代入其中的氛围,不得不说这是江南超出同侪的地方,他后来能成为作家首富,不是没有理由的。
虽然如今的江南身陷诸多争议之中,但在那个时候,他无疑是真诚的,他是真的想用自己的笔,记录下自己的大学时代,记录下自己的青春故事。
也正因为如此,《此间》可以说是一部有温度的小说,它能在网上引发如此之多的共鸣,能让众多的读者在多年之后仍然念念不忘,让无数读者因为这本书对大学生活充满了向往,无疑是这种“共情”的效果。
094121nsdxadkcdvhzmkly.jpeg

对江南略有了解的读者都知道,此人的坑品很差,他的代表作几乎都成了坑,《此间的少年》也不例外,段誉和王语嫣的故事写到一半便戛然而止。
他曾经信誓旦旦要推出的《此间的少年2》,至今不见踪影。
而在很多年之后,当江南已经从彼方的少年成了此间的中年的时候,当那个刚刚走出校门的青涩少年成了如今名满天下的偶像作家时,《此间的少年》已经成了一个不可能填上的坑。
4.两部风格迥异之作
《此间的少年》大获成功后,网上也涌现出了不少效仿之作。
2003年,又有两部发表于网络的人气校园小说,被出版社看中并推向市场,并同样受到了读者的好评。
其一是《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作者何员外,2003年7月出版。
094123hkqqnfaaniitizt5.jpeg

故事主线,是男主角何乐与女主角桃子的校园爱情。正如书名所写,何乐与桃子约定在毕业那天就分手,所以两人都珍惜倒计时前仅有半年的恋爱时光,发生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在两人的恋爱过程中,也描写了同学众生相,再现了单纯而短暂的校园时光。
其二是《理工大风流往事》,作者ZT,2003年11月出版。
094126rkp7enkpyyietke7.jpeg

这本书讲述的是刘备、关羽、张飞等人非主流的校园生活,套在这些三国名人姓名下的,仍然是传统校园小说里常见的作弊、挂科、比赛、泡妞等桥段。
不过也有创新之处,那就是引入了“流氓英雄”赵云的故事,一个从理工大成教学院退学的小混混,后来他的死却成了整本书里最催人泪下的段落。
这两部小说推向市场的时间相差无几,但风格却迥然不同。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单纯浪漫,男女主角一个纯情,一个羞涩,两人谈了一本书的恋爱还只停留在牵手阶段,可以说这部小说是那种典型的发生在象牙塔里的爱情故事。
而《理工大风流往事》则显得生猛许多,文字粗砺,情节夸张,更有不少少儿不宜的情节,甚至还出现了当时校园小说里少见的死人情节。
这两部小说也有共同点,那就是情节比较搞笑,虽然这种搞笑也有所不同,《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偏于语言的幽默:
回到寝室,丸子还在眯着眼睛龇着牙齿在电脑前面打游戏。看他那副样子就知道在电脑前面坐了一整天没吃东西。为了寝室不死人,赶紧把丸子拖出去请他宵夜。一起吃夜宵的时候我们规劝丸子说,丸子,你这几天该看书了,不要不知死活啊!丸子说哦。
但是丸子依然我行我素,每天就坐在电脑前面打游戏。丸子的不知死活,是路人皆知的,连宿舍阿姨都知道,没准在学校里修大礼堂的那些民工也知道。丸子自从第一次考英语四级没过以后,就对英语四级极其感兴趣,发誓要搜集大学期间每场四级考试的准考证,每次四级报名都参加,但要么就干脆不去考,要么就参观一下考场摸一下考卷就回来。除去大一一年学校不让考四级,丸子这次已经搜集到第五张准考证了。
而《理工大风流往事》则偏于情节的恶搞与夸张:
孙权只感觉天空刹那间昏暗了下来,仿佛一片乌云从头顶飘过,紧接着就是一股浓浓的骚臭之气传来,就在孙权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就被一根异常坚硬的棍子杵倒了。
孙权在面部被撞击的瞬间失去了意识,刹那间天旋地转,他本能的伸出手去,企图抓住什么以免自己倒地,而这个时候他身边除了已经腾空的曹操以外没有其他人,于是他的手抓住了曹操的裤衩,随着曹操身体的不断上升,孙权却在不断的下落,最终倒在了地上,而这个时候曹操的裤衩还在他的手中,依然那么完整。
孙权茫然的爬起来,依然不明白场内哪里来的棍子。
在我看来,它们应该都受到了《此间的少年》的影响,毕竟《此间的少年》就是以风趣的语言来讲述校园生活而著称,这种影响在《理工大风流往事》身上更为明显——以三国名人嵌入校园生活,就算瞎子也看得出来和“金庸人物的校园生活”有异曲同工之妙。
5.青春的落幕
《草年华华》虽然2004年才出版,但它2001年就开始在新浪网读书频道连载。
可以说《草样年华》的走红时间其实和《此间的少年》差不多,早于《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和《理工大风流往事》。
094128vpn8mom06px0yxoy.jpeg

我之所以把《草样年华》放到本文的最后,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代人青春的落幕,以及传统校园小说的落幕。
《草样年华》的故事发生在北X大,据说是北京工业大学。
书中从大一写到大四,完整地反映了几位主角的大学生活。主角是几位“坏学生”,因为全书的基调较为颓废,当时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男主角邱飞,虽然是个渣男,但却也很难说他是个坏人。
其实他和我们很多普通学生一样,自己感觉与呆板枯躁的校园生活格格不入,于是在陷入迷茫的生活中失去了自我,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既对周舟一往情深,又对其他女孩子的投怀送抱来者不拒,他以为他是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来反抗社会、反抗体制,其实当我们多年以后再回顾他的所作所为时,却只能送上两个字:傻X——
而这两个字,往往也可以送给当年的自己。
正如邱飞最后对自己的反省:
那时侯,我对生活中的一切极为不满,看不惯周围的人和事,认为除了自己外,所有人都是傻逼,而当我失去理想、失去周舟的时候,当我懵懂地走出校园,开始朝八晚五挤公共汽车上班、下班并不时因为工作的失误而被刁钻刻薄的老板批评却依然任其摆布的时候,当我每个月底揣着微薄的薪水和同事们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我才感觉到,其实自己也是傻逼行列中名副其实的一员,而且是他们中最为傻逼的一个。
而女主角周舟,则是无数读者心目中的完美女生,她美丽、温柔、善良又善解人意,却要一次次承受来自邱飞这个渣男的伤害——
估计很多人读完后都有大嘴巴子抽丫的冲动。
这种强烈的反差,也是无数人对《草样年华》难以忘怀的原因。
继《草样年华》之后,孙睿又写了两本续集《后大学时代》《跑调的青春》写的主要是毕业后的故事,已经不算是校园小说了。
094130rn4twwnhw8c8nz84.jpeg

之后还有第4本《盛开的青春》,但那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只是挂着《草样年华》的名头而已。
两部续集写的是邱飞毕业之后三年间的故事,故事基调其实跟第一部差不多,仍然是以邱飞与周舟感情线为主,最值得读的还是回顾大学生活时的那些小段子。
只是书中两人之间反反复复离离合合的桥段实在是太做作了,让人感觉作者就是想方设法不让这两人在一起,以此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
总之这两本续集完全可以用“狗尾续貂”来形容。
但如果我们把三本《草样年华》放在一起,便会觉得后两本虽然写得不怎么样,却也有它的意义:那就是再现了一代人青春的落幕。
在《草样年华》的最后,孙睿写下了这么一句话:
“青春,该结束了。”
其实在第一部里,青春还没有完全结束,邱飞还没有真正受到来自社会的暴击。
但是到了第三部里,他居然能够为了周舟甘心当一名家庭主男,在家里认真研究做饭做家务这些琐碎小事,并且开始绞尽脑汁挣钱——为了让周舟能够天天喝上酸奶。
094131lh6d6y8dhhmdn46z.jpeg

或许是在社会上这几年的打拼让他懂事了,或许是世事浮沉让他终于明白了自己所爱之人在心里的份量。
总之他确实变了,虽不彻底,但却很可贵。
当年读过《草样年华》第一部的读者,到现在应该也都过了而立之年,或者至少已当了数年社畜。
就像书中写的那样,当有一天发现自己已经不能再天天熬夜,逛两个小时街就觉得累,看夜场电影会坚持不了多久就睡着了,眼角已经开始浮现出细小的皱纹,无数个这样的迹象交织在一起的时候,那就是岁月在提醒你:
青春,真正该结束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草样年华》三部曲,也是一曲青春的挽歌。
6.结局或开始
前面我说过,2004年出版的《草样年华》,差不多也是传统校园小说的谢幕。
《草样年华》虽然主线是爱情故事,但故事仍然没有超越传统校园小说的框架。学习、考试、作弊、课余生活仍然占有很重的份量。
而在2003年,另一本畅销小说的面世,宣告校园小说进入了新时代。
那就是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094133m30ypb7lo9jll38v.jpeg

其实我不是很愿意谈起这本小说,原因是众所周知的“抄袭门”。
毕竟《三重门》的“代笔门”只能说是各执一词,而《梦里花落知多少》对《圈里圈外》的抄袭,则是经过法院“认证”的。
而且郭敬明在“抄袭门”前后的许多表现,比如毫无歉意,比如在此后的作品《夏至未至》里恶意影射庄羽是污蔑自己,还把对应庄羽的角色“开瓢”,确实无法让人产生好感。
可是要说起校园小说的发展史,又无法无视这本小说的变革性影响。
其实说《梦里花落知多少》是校园小说多少有点牵强,因为虽然主角是几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讲的也是从校园到都市的成长经历,但故事情节主要还是集中于职场,校园生活部分所占比例较小。
更重要的《梦里花落知多少》几乎没有传统校园小说的那些“校园元素”,大学生的身份不过是个标签而已。
不得不说郭敬明确实是个聪明人,在当年的校园小说还在翻来覆去地折腾校园里的那点事儿,而他已经颇有远见地玩起了更能吸引读者的方式——造虐。
也就是不管情节合不合理,角色的遭遇越惨越好,这样既容易赚到眼泪,也能让读者在感动之余忽视小说的缺点。
从此,很多校园小说也玩起了堕胎、吸毒、意外去世之类的情节,从这个意义上,《梦里花落知多少》也是在谈论校园小说时不可回避的。
纵观校园小说发展史,其实这种变化也可以说是必然的。
因为校园小说毕竟是一个新的门类,在发展初期,作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自然会先写自己最熟悉的校园里的那些事儿。
而后来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试着打破校园小说的题材边界,将更多读者喜闻乐见的元素“嫁接”到校园小说里,从而让传统校园小说日渐衰落,却也让“青春小说”作为一个新的分类发展壮大。
094135tz21ij1ovjggg11c.jpeg

在此之后涌现的那些“青春校园小说”,比如郭敬明的《1995-2005夏至未至》、《悲伤逆流成河》,饶雪漫的《沙漏》、《左耳》,落落的《年华是无效信》、《尘埃星球》,明晓溪的《泡沫之夏》、《会有天使替我爱你》等等,校园只不过是一个背景罢了,描写的重点已经和传统的校园小说大相径庭。
对于曾经读过《花季·雨季》、《三重门》、《此间的少年》、《草样年华》的读者来说,那已经是一个新的时代了。
今天,如果当年的读者再度翻开这些小说,他们会发现那个曾经意气风发指点江山的自己是如此陌生,再检视当下的生活,已经有恍若隔世之感。
没错,和这些传统的校园小说一起落幕的,正是他们最好的青春年华。
THE END
本文作者
听风听雨
好奇心很强的80后大叔
原标题:《校园小说沉浮史:叛逆的韩寒,少年气的江南,和我们远去的青春》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