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三体》之外,中国科幻文学找到生存法则了吗
[ 复制链接 ]
平反而知足常乐
初级作家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0
好友
182
回帖
320
银子
初级作家
初级作家, 积分 6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初级作家, 积分 6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329 积分
积分
671
主页
发表于:2021-12-14 11:08:21
16181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距离刘慈欣在《科幻世界》开始连载《三体》,已经过去了15年;距离《三体》获得雨果奖,也已经过去了6年;但最近科幻的大新闻,还是《三体》,它的影视化终于有了新动静。
作为《三体》的“骨灰级粉丝”,90后姑娘王诺诺发现,《三体》已经成为“三体学”,可以将生活中的一切现象用《三体》来解释:职场有“黑暗森林法则”,商战有“降维打击”……王诺诺毕业于剑桥大学,曾在互联网大厂工作,正在创业中,职业变了,“兼职”一直没变——她是一名科幻作家。
读《三体》的孩子长大了,在《三体》之外,中国科幻文学找到自己的生存法则了吗?
视觉中国 供图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让科幻“一夜爆红”
如果说圈外人眼中的中国科幻目前约等于“刘慈欣+《三体》”,那么科幻文学期刊就约等于《科幻世界》。在《科幻世界》副总编姚海军的记忆中,期刊曾在2000年创下月发行量40万册的纪录。
有必然也有偶然。毕竟在20年前,期刊市场整体比较红火。1999年,发生了一个偶发事件,那一年的高考语文作文题是《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而在高考前夕的《科幻世界》第六期上恰好刊发了相关小说,这让不少家长看到了这本
杂志
的“押题”功能,导致翌年订阅量蹿升。
《科幻世界》目前的发行量在十万余册,距离巅峰的40万册有差距。但姚海军介绍,现在已经不只有这一本期刊,而是成为一个系列,还有《科幻世界·译文版》《科幻世界·少年版》《小牛顿》等,从受众范围来看,覆盖了更广泛的人群。
姚海军说,事实上,科幻文学作为类型文学,是比较适合大众阅读的。但在中国,情况稍微复杂一些,科幻还承担着科普、传播科学的功能——或者说使命,不仅要让读者读得愉悦,它还要倡导想象力,鼓励孩子将目光投向未来。
王诺诺小时候,外公给她买了不少科幻的书,“也许都不能称之为科幻,更像是科学童话,带一点科普”。长大一些后,有了自己的零花钱,她就去书报亭里买《科幻世界》。看着看着,她有了写的冲动。
展开全文
“科幻对我的吸引力,小时候是觉得有趣好玩,年龄越大,越觉得这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它与生活无关,甚至朋友聚会的时候都不能说出来炫耀,但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带给我很大的放松。”王诺诺打了个比方,读科幻和写科幻对她来说,就像中年男人下班回家、不立刻上楼、坐在车里抽的那根烟,是对于生活和工作的一个短暂抽离。
《三体》像一个导火索,而“火药”积攒了许久
姚海军主编的“中国科幻基石丛书”启动于2003年,收录了《三体》等作品。当时,姚海军在丛书的序言中写道,中国科幻与美国科幻的差距,实际上是市场化程度的差距。美国科幻从期刊到图书到影视再到游戏和玩具,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的图书
出版
仍然处于这样一种局面:读者的阅读需求不能满足,出版者却感叹于科幻书那区区几千册的销量。
十几年过去了,《三体》像一个导火索,而“火药”积攒了许久。姚海军认为,从创作的角度,“《三体》热”带来一个效应,“就像一群歌手在唱歌,有一个人把调门起高了,那大家的起点也就都变得高了起来”;从出版的角度,近些年,科幻文学的出版量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创作和出版,推动了中国科幻的产业化步伐。
在《三体》之前,国内几乎没有科幻产业的概念。科幻产业不仅是图书杂志,还是影视、游戏、动漫、展览等周边产品。也许现在科幻还没有那么火,但姚海军觉得,这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科幻的产业化刚刚起步,“当越来越多的作品被影视化,小说与其他产品之间有了越来越多的互动,我们就能看到那一天”。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庆祥说,“刘慈欣可以说凭一己之力,把整个中国的科幻带到一个非常高的层次”——不仅是创作,还有传播,成为现象级;不仅是刘慈欣和《三体》成为现象级,还有整个科幻文学,从写作到阅读,成为一股风潮,这其中也包括《流浪地球》的热映。中国观众以前很少热衷去看一部科幻小说或者科幻电影,市场上这样的产品也非常少。
在杨庆祥看来,纵观西方科幻文学的发展史,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科幻写作的产业化。一个科幻作家写作的目的,并不只是一个小说,而是追求IP化的产业链。
欧美科幻的早期繁荣,出现于上世纪30年代的“纸浆时代”。那时候,科幻小说被认为是一种通俗小说,印在废纸化浆做的发行量很大的廉价杂志上。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幻从一开始就有商品化和产业化的属性,走的是量和市场。
“中国的电影工业还在趋于成熟的路上,对于《三体》影视化的振奋,不仅是文学圈的人振奋,这条产业链上每一部分的人都振奋,它的市场意义要大于文学意义。”杨庆祥说。
王诺诺发现,现在中国的科幻粉丝更多是学生、年轻人,偏低龄;而在西方的科幻展上,会看到不少40多岁的资深粉。“我们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再过20年,年轻人进入中年,也许依然热爱科幻。”
一个行业是否有潜力,就看有没有年轻人涌入
在姚海军的观察中,科幻文学在今天,最大的变化是越来越“多元”,各种类型、各种主题的作品,都有自己的受众。“以前,《三体》这样的硬科幻小说是主流;现在,郝景芳、陈楸帆、韩松、宝树、江波……这些作家的作品风格各异,但都有自己的拥趸。”姚海军说,科幻的繁荣就应该是这样的,不仅数量大,还要多元化。
杨庆祥曾主编作家出版社“青·科幻”丛书,丛书收录了一批青年科幻作家的代表作。年轻作者们在《三体》树立的“硬核”标准之外,探索新的方向。“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有潜力,就看有没有年轻人的涌入。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科幻写作的群体,我对科幻的未来是乐观的。”
杨庆祥认为,将科幻文学划分为类型文学,是比较机械的划分方式,比如,1818年玛丽·雪莱的小说《弗兰肯斯坦》,被认为是科幻文学的鼻祖,但同时也是严肃文学。科幻文学不缺乏文学性,更不是没有受众,“在人大,商学院的、环境学院的、劳动人事学院的学生,他们都会看科幻”。
不同于前辈们,王诺诺的第一个科幻作品,是在互联网上发表的,之后出版过《地球无应答》等作品。在年轻人云集的互联网问答社区知乎,“科幻”是一个热门分类,有362万人关注,3.3万个问题引发过近50万次讨论。王诺诺的认证信息是“科幻作家”,拥有近48万粉丝。用户点击和付费阅读,都可以为她带来收入,纸质出版不再是科幻作家的唯一出路。
经济学出身的王诺诺,认为科幻文学是要首先满足核心读者的阅读快乐,打动了核心读者和版权需求方,会让科幻破圈更容易;等到了整体繁荣的阶段,不考虑商业的科幻文学也会有安身之处。
“十几年前,我们基本上只有为热爱而创作的科幻作家,鲜有为版税而创作的科幻作家,专职写作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但今天已经有一些年轻人在尝试,科幻产业的发展给他们带来更多机会。”姚海军高兴地看到,现在每年都有各种科幻征文比赛,出版社在找好的科幻作品,影视公司在寻求科幻类型的剧本……科幻作家有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休闲分享
原创文学
写作交流
作者推荐
在自己写文中的问题,以此自勉,或共勉
于正又一剧官宣,演员有2400套造型太豪华,未开播即成爆款
请大家说一说自己所知道的投稿去处
我是网文写手,父亲劝我改行,我应该听他的么?
《延禧攻略》《如懿传》相继下架,《甄嬛传》尚在
2022年,适合新手投稿的22个投稿平台
八零之女配重生当学神
“千字3元”:网络冲量文背后“隐秘的角落”
100-500元/篇 | 公众号「汤小小」征稿启事
在番茄写七本书的作者,分享番茄小说完整攻略
话题
狐尾的笔:在设定的世界里,想和读者一起求知求理想
【对话村民·新人到】黎大小姐:用作品传递爱与希望
抄袭??????
4
起点爆金币了!全球征文启动!现金奖励、独家专访、IP 全平台推
5
500万+元奖金池等你来瓜分!番茄短故事「千字万金」激励计划上线
6
3000元/篇 | 第16届「我的读书故事」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