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AI重塑网文?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3-9-11 11:40:18
573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网文
大模型来了,作家们为什么不焦虑?
“昨晚吃饭,今早发了白金大神,今天还有个创作大会,现场人蛮多的,看到天瑞、晨星大概百来号作家。”
7月19日上午,在网文作者云集的“龙的天空”论坛,一位ID名为“将军冢”的川渝作家发布了这样一条帖子。很快,大批同行赶来围观、占座、催直播,许多人留言道:“羡慕大佬能进现场。”
线上、线下目光的交汇处,是于成都召开的首届“阅文创作大会”。而它的主角,是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行业大模型——一支横空出世的生花“妙笔”。
芙蓉城的活动现场,阅文集团高层上台描绘AI蓝图,演示秀肌肉之余谈初衷谈展望。而在喧嚣的互联网上,各路
写手
则在“将军冢”的直播帖里盖起高楼,一边猜测平台意图一边分享“妙笔”内测申请二维码,顾虑与期待兼有,讨论得热火朝天。
席卷全球各界的AIGC之风,终于也刮到中国网文圈了。妙笔,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网文?它是否真会像许多人担忧的那样,以机器取代千万创作者?
Part 1.
“妙笔”真懂网文吗?
从惊艳四座的ChatGPT到群杰并起的本土大模型热,技术的浪潮滚滚向前。如今,人们对AI大模型不再陌生,技术路径也渐成共识。
在通用大模型如此流行的今天,为什么阅文要推出一个瞄准网络文学的垂类大模型?
回看创作大会现场,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侯晓楠亲自揭开了妙笔大模型的面纱。当他初次向世界介绍妙笔时,身后的屏幕上浮现出这样一行文字:“国内第一个网文大模型,也是最懂网文的大模型。”
妙笔的先发地位不言自明,关键在于“最懂网文”一说。
据侯晓楠透露,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团队收到过很多反馈,用户表示通用大模型现阶段很难真正理解网文,“对提升作家创作效率的作用十分有限”。
这就给了垂类大模型弯道超车的空间。
妙笔的优势在于,它诞生在阅文多年的行业底蕴之上,地基是中文互联网最主流的网文内容库之一,训练语料的广度与纯度难觅对手。
因此,在面向针对网文领域的提问时,妙笔的回答往往要比通用大模型更精准。当妙笔快速答出知名网文角色的经典招数时,通用大模型可能正硬着头皮编造技能,或者压根没有识别出眼前汉字所隐含的身份信息。
在阅文的演示中,妙笔的实战领域全都围绕网文展开,包含情节和角色信息、作者和行业知识等。结果显示,妙笔作答网文相关提问的准确度、全面性、提炼程度普遍优于通用大模型,宛如一个遍览群文的超级老白,连那些藏在起点书评区的名梗都头头是道。
在此基础上,阅文打算把妙笔大模型和“作家助手”结合起来。
所谓作家助手,是阅文官方推出的网文创作工具,定位为作者们熟悉的码字平台,今年春天正式上线。现在,基于妙笔大模型的“作家助手妙笔版”也开启了内测,作为前者的应用产品走入大众视野。
事实上,在华语网文的发展进程中,辅助工具的需求一直存在。
比如早年间的玄派网,就曾靠“智能起名”功能风靡写手圈,它能生成海量的人名、地名与设定词汇,用词极有玄幻味道。然而这类工具大多没能长线运营,因为它们普遍存在同质化、机械呆板等致命缺陷。
更不要说那些比起名更复杂的任务,比如细化设定、设计角色等命题,由于技术条件受限,现有工具始终无法真正满足创作者需求。
起于AI东风的作家助手妙笔版,正是瞄准这些疑难杂症而来。
据阅文集团副总裁黄琰介绍,作家助手妙笔版是一个多面手,能够胜任世界观设定、角色设定、情景描写和打斗描写等工作。
举例来说,作者先选定作品类别、角色性别、阵营类型和性格标签,再添加基本的角色描述,接着作家助手妙笔版就能将设定细化,补全外貌、性格与经历等各方面的细节,省去许多功夫。
相似的,作者只要给出两方对垒的基本信息,作家助手妙笔版就能将一场打斗戏扩展详细。
与此同时,作家助手妙笔版还搭载了让人眼前一亮的文生图功能。该模块一经演示,就迅速在作家群体中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要知道,在过去只有小一撮头部网文作品才有机会配备插图,而且它们往往源于社群的二创产出。因为绝大多数作者并不具备美术技能,也无力承担制图委托的额外成本。考虑到网文作品的篇幅特点,插图设计更显得尤其奢侈。
妙笔的诞生,似乎有望改变这一局面。根据官方演示,只要输入文本,作家助手妙笔版就能够生成精致的角色形象图,让字里行间的“纸片人”具像化。
不仅如此,得到世界观设定信息和绘图提示词后,作家助手妙笔版还能自动生成地图,这对一众考据追书党而言可谓天大的好消息,异世界的代入感从未如此强烈。
从落地功能来看,与其说妙笔大模型“最懂网文”,倒不如说是“最懂作者”。尽管初出茅庐,但它已然展露出了垂类大模型的独特优势,对得起“龙空老哥”们的关注与期待。
Part 2.
AI会取代作家吗?
对广大创作者来说,妙笔的诱惑不可谓不大,毕竟谁不曾做过一个神笔马良的梦呢?
不过网文行业对AI的态度并非全盘接纳。在妙笔大模型出现前,以彩云小梦为代表的产品引发过旷日持久的讨论。
一方面,人们对前沿技术感到好奇,多年来乐此不疲地试探“AI写网文”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一线创作者不得不对AI保有警惕心,因为AIGC 直接威胁到网文生产的根基,正如它威胁所有创意产业那样。在这一点上,大洋彼岸正轰轰烈烈罢工的好莱坞编剧们颇有发言权。
故而当阅文推出网文大模型时,相似的顾虑注定会出现。妙笔的定位与发展方向,在从业者眼中无疑是高度敏感的问题。
AI会取代作者吗?它会颠覆我们现有认知中的网文吗?
侯晓楠给外界的答案是“不”。
他反复强调,虽然AIGC带来了新的创作模式,但“AIGC不会取代作家,它是创作的金手指,而主角永远是作家”。
这是一位有着鲜明技术背景的掌舵人。从2003年加入腾讯起,侯晓楠参与过移动QQ、QQ空间、腾讯开放平台、腾讯应用宝、青腾和腾讯内容开放平台等诸多业务的管理工作。今年5月9日,阅文集团管理层调整,侯晓楠出任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
如今侯晓楠对妙笔大模型秉持的态度,可以追溯到其上任后对内部释放的信号。
彼时侯晓楠明确了阅文未来的发展重点,按照内部信的原话,第一是“发展作家和内容生态,永远以创作者为根本”,第二是“深耕IP生态链和提升商业化能力,与战略伙伴建立长期互信的合作关系”,第三是“关注前沿科技创新,技术让创作更方便产品更美好”。
妙笔大模型是这三条准则的延续。就像微软把办公助手命名为“Copilot(副驾驶)”一样,阅文同样把妙笔摆在副驾位,主控者从来不是AI,而是挥洒灵感的人。
在大会上介绍产品时,副总裁黄琰表示:“网文这一专业化领域的创作核心仍然是作家的灵感和构建。但在创作过程中,AI可以解决一些重复性、消耗性的‘体力活’。”
一言以蔽之,妙笔大模型不写小说,只打辅助。它可以是助手、画师、教练、顾问,但绝对不是作者。
据试用过作家助手妙笔版的阅文作家“咸鱼军头”透露:“AI词汇量更大,场景描述丰富,但它无法把控网文的节奏、读者的爽点……现在我就把妙笔作为一个素材、词汇量的辅助工具,让我避免在描写场景的时候因为特定的形容词而卡壳。”
在阅文高层的畅想中,未来持续发展的AI将扮演一个全领域知识专家的角色,全程赋能作家创作。新书筹备期,妙笔能解决作者专业知识不足的问题,面向学霸、科幻、历史等类型文对症下药。之后的实际创作中,妙笔以码字软件的身份辅助写作,打磨文笔与设定细节。
事实上,比起“AI当网文大神”,这一设想反倒更符合大模型自身的产品特征。
以通用大模型为参照,不是没有用户尝试过AI写作,但具体到网文领域极为困难。长篇、多人物、原创叙事等多重要求的制约下,AI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记忆差”的特点更是连载致命伤。
对比来看,局部场景的查询和优化工作,无疑较为接近大模型的好球区。妙笔大模型朝这一方向发力,才更容易实现体验上的突破,为网文行业注入活力。
或许就像作家余华评价的那样:“AI只能做到已知的最好,还不能书写命运的未知。”
未来,琐碎的任务可以交给妙笔,幻想的疆界终究需要人的开拓。
Part 3.
阅文剑指多模态
妙笔大模型公布之际,另一个现象引起了不少网文读者的注意。
在NGA社区的“漩涡书院”讨论版,热爱网文的书院群众们最近发现,阅文旗下的起点读书App似乎正在测试文中插图功能,并且支持点赞与评论。
于是有老读者回想起当年,说这个功能一度在起点出现过。还有人想到,这一幕接近日式轻小说模式,但在华语网文界少有成功案例。经验丰富的多栖读者则想起了别家小说网站的教训,调侃道:“会变成梗笑话大全来骗回复。”
过去,网文插图的实践效果谈不上理想,有余力为作品配图的作者少之又少,普及难度长期居高不下。
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在AI兴起、垂类大模型登台的背景下,网文视觉化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结合上半年集团架构调整的情况来看,阅文的连番动作十分值得玩味。
这个尚不起眼的内嵌插图功能,可能埋藏了阅文极大的雄心,甚至可以说是集团层面战略的重要一步。
今年6月19日,在侯晓楠正式掌舵的一个多月后,阅文集团便宣布组织架构升级,成立四大事业部:内容生态平台事业部、影视事业部、智能与平台研发事业部以及企业发展事业部。
阅文的深度变革以此为起点。全新的内容生态平台事业部代表了“平台”与“内容”双属性的统合,明确了阅文打造内容型平台的目标,IP依然是重中之重。
同时,独立化的智能与平台研发事业部则为集团提供包括AI在内的技术支持,“AI+IP”的大框架基本成型。
依据这一逻辑来看,妙笔大模型正是大阅文生态的新纽带。它的到来,将为阅文解决两个悬置已久的核心问题。
一是内容多模态化,二是IP开发前置化。
从阅文决心打造IP体验生态的那一天起,多模态化就是其必然选择。在中文互联网上,网络文学IP可谓最富活力的IP源流,但其广泛触达受众的方式从来不只是文字。
如果想以网文覆盖泛娱乐用户,阅文就必须对其进行视觉化、有声化、游戏化的衍生开发,当然,它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做的。
问题在于,做IP是一项消耗大量资源的事业,能覆盖的范围注定占比极小。在阅文庞大的内容库中,进入IP开发流程的作品不足1%。
况且多模态对应不同的产业协作,不仅成本庞大,开发链条也异常漫长。最直观的例子便是 “男频双斗”《斗破苍穹》和《斗罗大陆》,这两部作品均完结十多年,可漫改与影视化改编直到今天仍处于进行时。
换言之,多模态化自身的成本压力,也正是阻挠阅文前置IP开发、加快脚步的关键。
如果成本问题无法解决,那么一切愿景只会像多年未至的正文插图功能一样尴尬。其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落地?
从这个角度看,阅文需要AI。从3月财报电话会议到6月的架构调整,再到7月大模型发布,侯晓楠所带领的阅文高层始终紧盯AI。
搞妙笔,搞垂类大模型,就是从最小单位降低多模态成本。
技术普惠的价值正在于此,它让龙空的作者做得出插图,让书院的读者看得见插图。未来,插图可能换成别的面孔,变成漫画、动画、有声书和出海译本,是AIGC大展拳脚的每个维度。
于是阅文的IP开发不再发生在完结后的最后一环——它甚至可能始于作者开启连载的第一天,起于第一张被读者随手点赞的主角人设图。
文 | 星晖
编 | 园长
文章来源 |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
#重塑
#网文
收藏
送赞
分享
相关推荐
写作交流
网文快评 | 南山《寻找金福真》:女性如何在世界之窗中窥见自我
0
2221
写手发布
2024-06-26
写作交流
百万收益网文大佬:新手小白如何利用AI开始创作第一本小说
0
2448
丁四dingsi
2024-06-30
写作交流
网文的爽点有哪些?怎么写才能更爽?
0
1597
静静的守护life
2024-07-05
文化新闻
网文热潮下,大学生写作真能实现文学梦?
0
3207
写手发布
2024-07-12
写作交流
速通流程攻略,新人如何赚网文的第一桶金
0
3278
neisalaan
2024-07-12
文化新闻
重庆女娃儿坚守11年成为全职网文作家
0
2831
写手发布
2024-07-19
文化新闻
网文20年十大都市小说排行榜 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个...
0
3330
据善于思考
2024-07-21
媒体约稿
一边写网文,一边签影视:阅文集团女频征稿
0
2052
写手发布
2024-07-23
文化新闻
AI入侵网文界,失业后写网文这条路也被AI堵死了?
0
5195
写手发布
2024-07-26
写作交流
从拒稿到热销:网文投稿全攻略,助你一跃成为人气作者月入十万!
0
3548
zyg1146
2024-07-29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交易招聘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狐尾的笔:在设定的世界里,想和读者一起求知求理想
【对话村民·新人到】黎大小姐:用作品传递爱与希望
抄袭??????
4
起点爆金币了!全球征文启动!现金奖励、独家专访、IP 全平台推
5
500万+元奖金池等你来瓜分!番茄短故事「千字万金」激励计划上线
6
3000元/篇 | 第16届「我的读书故事」征稿启事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