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失业状态全职写网络小说,谈谈遇到的五个问题(全文5600字)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24-10-4 11:18:10
3854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图源 :塔 豆
排版 :塔 豆
来源:栖心生花
字数 :5670
00
小说还在更新中,目标字数是百万字以上。
很长时间内,写作状态欠佳,所以更新状态是断断续续的,不管是小说,还是公众号的更新。
直接原因是,之前的假期休完了,转头我就办了离职手续。
而这个月,我也交了家用,三年来,第一次交家用。之前为什么没有交?因为我在还贷款。
为什么要交家用?你看到显示的IP是广东,就很容易理解了。这是前不久很火热的话题。
有位东北的网友问我哪来的愧疚感?我想了半天,组织不出来像话的语言。
五一回家,我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让我交家用。第二句话就是,你看看那谁的儿子,已经赚钱养家了,父母都享福了。
是不是答案,我不知道。但我赚钱的速度,似乎赶不上他们老去的速度。而我离职的原因,也很简单。心脏问题,不适合夜班。
休假有段时间了,以为适应了离职状态。办完离职手续后,就陷入了严重的精神内耗,更找不到日更万字的状态了。
而且因为频频断更,后台数据极其惨淡。所有小说平台,最不喜欢签约作者的断更,拖更行为。
本来数据良好的我,现在踩雷了,也罢,只是个开始而已。那就简单聊聊,我写小说遇到的五个问题吧。
1.
断更
断更,真的很影响平台的推荐,如果没人看你的作品,收益可以忽略不计。这就更能打击签约作者的写作积极性了。从读者的角度来看,如果你的作品写得很好,但我三天,甚至一个星期才看到一两章。我就直接跑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之前的剧情都快忘掉了。
毕竟各个平台的神作,真不少。读者没必要在我们这里浪费时间。而全职大神,都在更新万字以上。如果不想影响作品数据,哪怕日更4000字也可以。以前我以为写小说是多遥不可及的事情,直到看到某个平台的作者,竟然还有初中生。对,你没有看错。不是读者,是作者。写作是没有门槛的,但是赚到钱是有门槛的。而有规律地更新,才是留住读者的有效途径之一。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23年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底,中国网络文学作者规模达到了2405万。面对如此庞大的作者数量,我总在问自己,为什么别人要来看我的小说?
网文
作品数量达到了3620万部,面对这么大的作品数量,我还是问自己,同样的问题。连前路都想了一遍,一是放弃写作,继续去厂里上班,还能混个死工资,饿不死又富不了。
二是,继续更新,日更。找回状态,继续万字日更。没人会保证百万字之后,是怎样的光景?可万一呢?网文用户数量达到了5.37亿,中国网络文学阅读市场规模达到404.3亿。这么大的用户量,这么大的阅读支出,万一有块蛋糕砸在自己头上呢?况且,这只是国内市场,海外市场还有很大需求呢。当然,这都是后话。有个网友说,她的侄女26岁,小学学历,已经写了好几本书了,收入还不错。有个制茶的作者,也是小学学历,她写网络小说已经五年了。
所以学历并不重要,能写出来,才重要,能持续有规律的更新才重要。
成就比肩不了大神,那就多写点,坚持日更不断更,写到满足读者的阅读量,并且持续满足。
不断更对于我来说,还有两点很重要。就是良好的身体状态,以及固定的写作时间。现在的身体状态,就是大病没有,毛病不少。就比如前些天大拇指莫名其妙就肿痛了,一晚上没睡着。第二天早上,直接补觉,根本写不了。吃点食品添加剂,都能让我脚底,发红肿痛十来天。太晚睡觉,心脏就不舒服。
所以愉悦的身体状态,对于写作非常重要。我喜欢在上午写小说,这时候的脑力活动是非常清爽的,身体也在前一晚的睡眠中恢复能量。不是每个人都能像我这般时间自由的。那就找到最适合自己创作的时间,很多作者喜欢在晚上创作,更有的作者喜欢夜里的安静。
关于日更,我想说,不要把这当作一种任务,来困住自己。而是在潜意识里,让自己明白,这是一个享受的过程,享受那种把画面,把思想转化成文字的过程,享受表达与分享的过程。
2.
焦虑
这里说的焦虑,主要是数据焦虑。不管是写小说,还是公众号的作者,都会下意识地去查看作品数据。结果不尽人意的时候,有的人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有的人想着改变现状却不知道从哪里发力,有的人研究着数据去找出问题,结果都是问题。还有一种人已经麻木,已经无所谓了,连数据都不看了。
现在的我,也不看小说数据了。小说因为我的断更,与其说还有数据,不如说可以忽略不计。另一角度来看,百万字完结前,自己可以不受读者的影响,安静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写。总有作者因为读者的评论,而改变自己原来的剧情走向。
上两篇公众号的更新,小涨了些粉丝。但因为一个月的断更,又往下掉了。所以创作这件事,真的很考验一个人的思想,天赋,耐力,专注力。在对付数据焦虑的问题上,万物只等闲,唯有勤更新,才能留住读者。很多读者,是愿意陪着我们成长的。对于我来说,我也会关注小说作者。先不谈她的作品质量,就单论她日更的状态,我都想学习。
但正常情况下,社交平台上的小说作者,都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小说名称,以及小说笔名的。这真是一条潜规则,会影响平台的推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作品。读者的完读量,是一种可视化的数据焦虑。而其他作者带来的码字量,又是另一种创作焦虑。就我关注的小说作者当中,有位女性作者已经日更万字快两个月了,我是眼睁睁看着她,天天万字以上,完成了一本百万字小说。如果我一直保持当初日万以上的创作状态,再有一个月,一部百万字小说,我也完成了。
有人跟我说,新手一上来,就能日更万字,并且坚持十天,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好多新手,一天写出来4000字,都不容易。每个人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创作焦虑,其实也不是我们不可以。只是一时没有找对适合自己的写作状态。失业状态的我,时间充裕是我最大的创作优势。其实失业这事,我还是不敢张扬,就单论这篇文章,我都搁浅好几天了,正在考虑要不要提这事。毕竟我的粉丝已经有熟人了,消息一出,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就我身边的例子看来,失业是一件挺丢脸的事情。别人怕找不到工作,我怕熟人给我安排工作,一看又是8小时以上的,甚至还有夜班,甚至还是12小时。其实,有的人从来没有上过12小时的班。因为有些苦,其实是不必承受的。既然短期内不会饿死,这12小时我自己也可以安排,没准几个月后,效果就不一样了呢。听着音乐,完成上午的小说写作量。听着音乐,完成晚上公众号的更新。公众号的文章,可以是对小说创作的一种复盘,可以是当天生活的记录。
这种自我安排的记录方式,也正悄无声息地对抗着数据焦虑与经济焦虑。
3.
切书
很长时间内,大数据都给我推荐小说作者。有这么一位宝妈,写到五十万字,收益也就几块钱而已。但她并没有放弃,坚持写到百万字,收益还是少得可怜。没想到完结几个月之后,就开始起飞了,并且收益还在继续。单本稿费估算,足以在我这座四线城市全款买套房。当然这只是其中一本书,就在没人去看,收益几分钱的时候,也没有放弃,没有切书。这就很难得。很多教人写作的作者,他们会说,大概在多少万字,加入书架人数,或者追更数据不理想的情况下,就考虑切书。就是开始想办法完结,把书切了,重新再开新书。
作为新手的我看来,也许这种忠告是对的,就好像我现在的书,平台也不推荐了。但不推荐的最大原因,是我的断更行为。当然,百万字完结,收益不到三十元的作者也是有的,这种单机游戏最煎熬了。没有几个人能一书封神,很多大神都是写了好几年,不断积累读者的。这是一个人的长征,也是另一种人的长征。因为被吸引过来的读者中,总有人会陪你完结。
想到那些传统文学的作家,在看到他们的书籍时,他们就已经走了很远的路了,多是以年为单位计算的。期间,他们也不能每天看着收益。直至书籍
出版
之后,甚至也是个未知,尤其是初出茅庐的作家。阿勒泰作家李娟的书最近很火,因为一部只有八集的网剧《我的阿勒泰》,它改编于同名散文集。当然,我更喜欢她的《冬牧场》,短短二十多万字,赶稿了半年。赶稿的情况下,不到三十万字,耗时半年。这就是严谨的作家与网文作者,对待作品的态度吧。
简言之,如果数据不理想,我还是会把第一本作品坚持写下去的。在适应了强度之后,不排除会开新书,也就是两部小说一起写。可能不在一个平台,可能再换一个笔名。
切书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听从别人的建议,也可以坚守自己的意见。面对各种嘈杂的声音时,就走慢一点,好好打磨自己的作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
4
. 学习
住处约300米就有一处招工,按件工资,员工多是中老年妇女,面积不大,几张桌子,面对面坐着,木讷地重复着手上的工作,边上摆满了塑料零件。
想起一句话:我们的实力,决定了我们在别人嘴里是什么样的人。
我需要怎样的实力?跟她们一样,木讷地左手右手重复简单的工序吗?
我随手在书架上,翻着一本书,发现自己能看进去。最近看的是纸质书的小说,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种主题阅读。
很多时候,想把看过的书,按照自己的理解,写成一篇篇文章。但这件事,我拖延太久了。以往没有整理的习惯,看了就算了。
现在计划去看的电影,或者看完的电影,都会认真记录整理。前期觉得什么电影也行,什么书籍也行,现在觉得时间有限,获得信息点的时候,应该也要有着重点。
既然在写小说,就多看小说。电影跟小说有什么关系?小说需要画面感,电影里不就有了吗?
很多时候,一部电影仅仅一句话,就能概括出来。我们倒过来思考,当我们头脑中有一个故事的时候,试着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再扩写这句话的内容。
在我们写到十万字的时候,我们的短板很快就会显示出来了,需要学习的技能也多了。
人物的性格是否足够鲜明?是不是仅靠对话去拉动剧情?人物说话方式是否符合人物性格?怎样去挖坑埋下伏笔?怎样精准描写一个人的精神状态?
网络小说,传统文学,影视作品有很大的共通性,而我也在其中费时学习,甚至看个电影,都要画个坐标图,去理解情节的发展。
最近深深感受到一句话:凡事不要给自己设限。
没写小说之前,我不相信自己能写,更不相信自己能日更万字。但最后我坚持了十天。
写不出来一篇书评,就把那本书翻烂了,研究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不会剪辑,就打开剪辑软件,了解每个剪辑工具。
以前觉得自己不能早睡,现在十点就开始犯困。以前觉得凌晨五点太早,现在的早上六点,小说都可能写完一章了。
就我目前关注的网文作者,就没有这么早起来写作的。通宵倒是有一个,因为她要存稿。存稿最重要的动力,就是下个月要去旅游。令我佩服的是,她是三个平台同时日更。
写到这里,就觉得那份木讷的工作,是在浪费时间。我需要学习的是阅读与输出的能力,学习跟自己较劲的能力。
最后就是学习其他小说作者的精神状态,他们就算会卡文,常孤独,零社交,但精神世界丰盈,不迎合不服输,上下而求索。
5
. 故事
第一部小说,在没有大纲的情况下,还能日更万字,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从短视频里获得灵感。
但第二部小说,考虑写大纲了,现在都开始在准备了,最开始的就是在研究其他平台。就一个平台,双开的话,可能会限制流量。多个账号的话,不想要别人的身份证。
好多作者是因为看了好多网络小说,最后发现结局并不满意,于是自己才开始去写作的。
而我呢?说来也惭愧,没看过任何一部网络小说。我连读者喜欢看什么都不清楚,就开始写小说,属实是莽夫。
如果第一部小说完结了,数据还是惨淡,我也一点都不意外。看到好多作者,就一个大纲的思维导图,都密密麻麻的,仔细到每一章的情节发展。
最近刷到一个视频,关于如何讲好一个故事?时长30分钟。还真看进去了,习惯性地在纸上做笔记。
这让我意识到:就算一个很普通的故事,经过一些艺术加工,它都可以变得引人入胜,精彩绝伦。
不管是写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个故事。同样的故事,可以按时间发展的顺序去写,可以打乱顺序,从一个冲突开始直接拉住读者。
网盘里有很多教程,写小说的,小说素材的,网络小说资源的。以及
自媒体
写作的,影评的,书评的,拆书稿的教程。我都没有看进去,或者是没有耐心看吧。
好些教程已经是几年前的了,画质非常模糊,质量也良莠不齐。而网上各种各样的课程,大多是付费的,好多纯属是割韭菜,能力有限无法筛选。
在还没有掌握如何讲好故事的情况下,我开始了写小说。原来开始写,就是解决拖延最好的方法之一。
而进阶的手段,甚至可以避开那些付费教程。那就看书拆书,说是囫囵吞枣也好吧,找出并写下时间点,不断添加书中故事情节,让我的阅读速度越来越快。
发现这方法看电影也适用,画出时间线,写下记忆点事件,然后串联起来,可以看清情节的走向,看透故事全局。
在不适应这种方法的时候,就写出印象深刻的事件,再前后添加事件,按逻辑也可以把故事串联起来。
这些方法,对于写小说也适用。想到了用双波浪的方式,来串联小说情节的走向,一条线是故事的发展,另一条是人物的成长或者堕落。
把双波浪有规律地,画在坐标图的第一象限,如果一个点,代表一个记忆性事件的话,可以看到逻辑性的故事走向。
于是X轴Y轴各自代表什么?我不想深究,但每个点可以代表一个事件,然后把每个事件串联起来。另一条线上的点,是人物的改变过程。
上方如果还有空白处,再画两段波浪线,这时候的X轴Y轴就更不需要标注事件了。
每个点,用简洁的词语标注。需要注意的是,我会把Y轴画得偏向左边,让右边的空间更大一点。
这样一来,第四象限也有更多空间,可以把人物关系整理出来。至于第二第三象限,需要画点什么?现在还没想好。
可能它不适合所有人,但对我来说,掌握一部百万字小说的故事,也许只需要一张纸。
双波浪图在一个坐标,画三个。在此基础上,重复再画上四个坐标图,每个坐标图承担100章的内容,每章约2000字。
五个坐标图,就是一部百万字小说的故事点。
但对于理解一部电影的故事,一个坐标图,就够了。
看到记忆点事件,都标注在了图上,似乎看到了那些电影解说的短视频是怎样来的。
如果我不按时间线来说一个故事呢?就从第一个冲突开始讲起,是不是一下子就抓住了读者的心?然后再用插叙的写作手法,去解释第一个冲突的发生。
回到写小说的角度,这点都能用在故事的开头,而且还挺实用的。
学海无涯苦作舟,渺小的我还在不断摸索的路上。这篇分享就写到这里吧,希望往后能分享出更有益的内容。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狐尾的笔:在设定的世界里,想和读者一起求知求理想
4
【对话村民·新人到】黎大小姐:用作品传递爱与希望
5
抄袭??????
6
起点爆金币了!全球征文启动!现金奖励、独家专访、IP 全平台推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