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人物] 金秋重阳 情系春晖 ---同经普椿在春晖中学

[复制链接]
卢老师手机认证 发表于 2016-10-6 09:4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金秋重阳 情系春晖   
---同经普椿在春晖中学
卢旦华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从古至今浙东具有优秀的传统,百年名校春晖中学是一典范。因近期收集、整理、续编<<余姚曲塘卢氏宗谱>>,族老觉慧从海外电转系列史料,其中由奉英次子化麟的“母亲印象”回忆二外公(海峡两岸农学家卢守耕)中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众所周知卢守耕是原浙江大学农学院长,深知科教兴国,故承父国珍耕读传家,全力教养族人,长大成才为民,他培养姪女(哥之女)卢奉英就读于闻名中外的春晖中学,与校长经亨颐之女经普椿是同年同班同学习和生活,后在南京鼓楼医院受新式护理教育,一生从事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这里顺提一下,因经亨颐校长之聘,我所熟悉的有杨贤江、卢维治(二祖父)、陈宗秀(马华林岳父);我也在编纂宁绍民众抗日史料<<侵略与反侵略>>一书时,特转此校走访校务办经遵义同事,其主动赠校庆纪念册,并热情留宿我于经先生老宅,畅谈春晖古今之事,至今记忆犹新。金秋桂香又重阳,同窗三载情系春晖。现整理有关电文与照片如下,以此文对母校、老校友经普椿之百年追念。
    、学校创建历史。经亨颐(1877—1938)我国近代教育家,书画家,教育家。经亨颐,字子渊.号石禅,晚号颐渊。浙江上虞入。经氏世居驿亭,为上虞望族。先生生于清光绪三年,岁次丁丑。时科举未废,稍长,入熟攻习制艺,兼及诗文。颖悟异常,才气逾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留学日本。回国经亨颐推崇教育救国,1919年,他专程拜访上虞富商陈春澜,陈慷慨解囊,捐20万银元创办春晖中学。其也曾参加筹建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辛亥革命后任校长,并兼任浙江省教育会会长。五四运动时期,鼓励支持爱国民主斗争,倡导新文化运动,大胆改革教育。因遭守旧势力排挤而离职。此后在上虞创办春晖中学并担任校长。在本省从教20余年,广采博引国内外先进教育思想,提倡人格教育。他在《春晖中学校学则》中,阐明学校以“实施基础训练,发展个性,增进知能,预备研究高深学问,并适应社会生活为宗旨”。这很符合现在所谓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交往”的要求。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教法上,提倡“自动、自由、自治、自律”,提出“训育之第一要义。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在春晖得到实施,他尝试推行教员专任,学生自治,教学自主,学制改革,男女同校,还为教师提供了优越的教学环境和优厚的待遇,所以很快吸引了大批人才。此外还力主活跃学术空气,丰富课余生活,注意多方面培养和陶冶学生人格。其民主主义教育思想和“与时共进”的改革活动,使春晖中学以师资雄厚、设备完善、教育民主和管理有方著称省内外,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先生幼女普椿,适惠阳廖氏,婿廖承志氏功在国家,有声于时。经普椿1917 417日出生,1933年毕业于春晖中学初中部,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少年时代起,经普椿在她父亲经亨颐先生以及何香凝、廖承志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发展中国同各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与经普椿一起。母亲奉英的小学教育和家族其他小孩一样,是在她祖父自己的小学,即曲塘卢祠崇本学堂接受的。在1930年她十三岁时又被幸运地送进当时的名校,上虞(余姚邻市)的春晖中学。上虞离姚北天元老家不远,但因交通不便,不能走读,是住校的。以当年的故乡来说,能送女孩子去城里新式中学读书,不能说不是母亲的祖父和二叔对她的特殊愛护。那时二叔经常不在家,二婶为全家忙碌,我们的外婆又去世了,母亲和她二叔家的建英弟弟自然成为亲密的姊弟。建英舅舅便成为母亲儿时的最亲密的伙伴,他们的亲情是根深蒂固的。在母亲的童年,虽然父亲早年离家,母亲早年去世,但她得到了祖父及各房亲人的关爱,各房弟妹的亲情,特别得到了二外公一家至亲地关爱,希望她在春晖中学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壮成长。这对母亲奉英的一生有着深远的影响,使她的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0.tmp.png
1 母亲奉英在春晖中学
    我们来到了那条山道弯弯逶迤而行的春晖之路,此地,已是临山近湖。那一片旷野,平畴绿野间的春晖校园已浮入了眼帘,我们到达了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积淀厚重的皇皇学府。春晖中学座落于白马湖畔象山脚下,三面环山,一面拥湖,田园如画。这里依山傍水风景优美。白马湖原名渔浦湖,千百年来人们都说远古时代的虞舜避丹朱到了上虞,常到这里捕鱼垂钓,美丽的传说给白马湖更是披上了一层神奇的面纱。校内有经亨颐校长的长松山房,何香凝的蓼花居,丰子恺先生的小杨柳屋,夏丐尊先生的平屋等故居和弘一大师李叔同的晚晴山屋,还有一批二十年代的经典建筑。仰山楼是教学楼,教室内的地板都是木质的,这也是仰山楼古老质朴的特色之一。 此外,在我眼里最巍峨的要数大礼堂,这是开会用的,有时遇到下雨天,我们也在里面上体育课。而最有古典味道的则是曲院,当时是教师住的。学生宿舍有两幢,男生住的是一字楼,而女生住的是西雨楼。再就是食堂了。所有的楼与楼之间都有回廊相连,红色的柱子,青青的瓦,一派古式古香。                                                                                                                                                        
据母亲奉英说,她和经普椿是同宿舍很要好的的室友,周末还常被邀请到经家玩。母亲曾对我们说,她还看到过何香凝(经普椿未来的婆婆)画老虎呢。在她家,母亲见识了城里大户人家知识女性的知书达礼,看到了她们的棋琴书画;感受到她们家庭氛围的开明、温馨以及待人的热情友善。这些都给了初出家门的母亲新奇美好的印象。天性活泼的母亲在学习文化知识外,还喜欢打篮球、打乒乓球、打网球和唱歌等文体活动。这些兴趣爱好不仅丰富了母亲的生活,增强了母亲的体质,还有助于形成母亲乐观开朗、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性格特点,形成“真、善、美”的价值观。母亲把这些美好的性情与品德保持了一生。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1.tmp.png   

   2 在春辉校园草坪上两个相同服装的好朋友:左为经普椿,右为卢奉英

    回忆“春晖”的中学生活,母亲脸上总是挂着笑意,她竟然还能清晰地,整段地背唱出当年的歌曲<送别>:“长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之角伴邻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期间,先生们或杂文随想、或随笔感悟、或漫画寓意、或诗韵抒发,激励着一波又一波的春晖学子爱国、忧民,勤俭、自强之学识礼德。这其中,又以夏丐尊的《爱的教育·春晖的使命》,朱自清的《春晖的一月》,丰子恺的《山水间生活》,朱光潜的《无言之美》为园书楷模,为世人敬仰,至今他们的名作仍留漾在白马之畔。不曾试想,百年春晖因历代文人墨客曾隽永、眷恋此处一湖山闲圣水,而润泽一方桃李花木;而白马湖也因春晖众多名流志士对其诗以言至而名赋天下之湖。最终,自然山水的纯真意境与大家学者的班马文章,成就了春晖中学与天津南开齐名之美誉。春晖,是无数年少学子希望与梦想的摇篮,几十年来从春晖校园中走出了数以万计的毕业生。与时俱进的校训,鞭策激励着一代代春晖人在海内外不断追求卓越,不断攀登高峰。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82.tmp.png

            3 母亲卢奉英(左4)和春晖中学的同学好友们一道

春晖校园里的每时每刻都是美丽的,五光十色,丰富多彩。一声脆亮的铃音,划破拂晓的宁静,校园里顿时欢腾起来。早操后的校园犹如一幅风景画。有人端坐在石凳上静静地看书,像一座雕像;有人在操场上疾速地奔跑,像欢快的小鹿;有人在单杠上上下翻飞,勾勒出完美的弧线;还有人在树林里来回走动、放声朗读。黄昏的校园,又是另外一番风景。少男少女们,或两人同行,或三五成群。他们在草坪上漫步,如闲云野鹤。最热闹的地方就是运动场,乒乓好手们挥舞球拍,腾挪闪跃,英姿勃发。篮球健将们奔跑如飞,抬手转身,举球进篮,顿时引来如雷掌声阵阵。夜色徐徐降临了,明亮的教室里又悄无声息。灯光下的莘莘学子,如一只只辛勤的蜜蜂,贪婪地吮吸着知识的甘露。有月光的夜晚最美。一轮圆月挂在中天,皎洁的月光泻满校园。抬眼望去,湖光山色,白茫茫的一片。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春晖校园的学习环境是别的地方无可比拟的,可是对一个姚北农村出来的我来说,中学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段,为我以后打下坚实基础。
    1933年二外公卢守耕從美国留学返国,就职南京中央農业实验所。次年春,二外公全家從故乡迁到南京,那时母亲奉英依依不舍与好友经普椿惜别,也從春晖中学毕业,由二外公接来南京家中。二外婆見到乡间不少女性经历许多苦难,都是因为没有独立能力的后果,她力主女子应学习实用的、能谋生的本事。经过
商讨,二外公决定送母亲到南京市内有名的鼓楼医院附设的護士学校就读。在这一时期,母亲奉英过得很充实快乐,无忧无虑。二外公的家就是母亲的家,所以母亲一直对她的二叔二婶有着深深的敬爱和眷念之情,始终感恩于二外公把她从老家接出来,供她读书,使她有能力参加工作,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工作道路。实践证明春晖中学的名师是有文化的教育家,也是懂教育的专家,更是一生为国为民而作贡献的社会活动家。
   “北有南开,南有春晖”,校内有夏丐尊、朱自清、的“晚晴山房”,春晖是一座求知的殿堂,白马湖的湖光山色,使春晖学子“近山者仁,近水者智”,名师硕彦的学识人品,给后人留下了无价的人文宝藏。经亨颐的睿智、夏丏尊的博爱、朱自清的华章及丰子恺、弘一大师李叔同,如同一尊尊人格丰碑令后来者景仰不已。春晖是一座育人的殿堂,人化、美化、绿化的景色和具有现代气息的校园环境成为师生陶冶人格、培育品格的圣地。还有一批二十年代的经典建筑,使今学校被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春晖中学教师是“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对春晖的一草一木,在时间的背影里,渐行渐远。对春晖的点滴回忆,在岁月的沉淀中,越趋厚重。曾经,将来,我都骄傲,我是春晖人!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