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应许之地》深刻反思战争伤害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39925
主页
发表于:2017-8-7 10:16:35
20497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近日,伟大的小说家雷马克未完成的遗作《应许之地》中文版
出版
。雷马克在书中以纪实手法写下了被纳粹迫害的犹太人流亡到美国的生活。与他的成名作《西线无战事》相比,《应许之地》更深一步描写了屠杀和战争带给人的精神伤害。但雷马克生前并未完成这部小说,本书集结了他留下的手稿和笔记,为读者呈现了他构想中的几种小说结尾。几种不同的复仇与清算,是雷马克留给当下读者的意味无穷的思考。
《应许之地》
作者根据亲身经历写就
《应许之地》是雷马克最后一部小说,也是他未完成的遗作。雷马克的小说向来根植于他所经历的现实,《应许之地》便是他从德国流亡到美国纽约的心灵写照。
在小说中,德国籍犹太人佐默用一本已故古董商的护照逃到了美国,躲过了纳粹的残害。对于他们这些流亡者来说,美国就是他们的“应许之地”。然而,他们在美国要应付的是精神上的二次流亡。佐默在欧洲时,曾连日躲在比利时一家博物馆中,他在夜间鉴赏古董,甚至学会了鉴赏中国青铜器。他拿到手的护照是已故古董商的真护照,他穿着亡人的西服,混过了海关检查,进入美国。在美国,流亡者要应付美国警察,如果他们的假护照或冒名顶替的护照被识破,他们就要被关进监狱,和纳粹分子关在一起,这成了流亡者心中无法散去的阴霾。他们来到美国衣食无着,幸运的人可以住廉价旅馆,在亲朋好友的公司里做低薪工作。佐默找到了一份卖画和古董的工作。他所见到的美国令他感到匪夷所思,比如在美国人们竟然可以用德语唱德国或奥地利的歌曲,歌唱者和听者不会感到任何不适,而在欧洲,唱德语歌曲的人可能会被处以死刑。佐默要应付那些有钱的买家,他出售的是莫奈和德加等大师的作品,他的生活中又有了咖啡和甜点,甚至还有了一位漂亮的模特玛丽亚。
可是对佐默这样的流亡者来说,他们关心的只有欧洲的战事,巴黎的沦陷让他们在和平的美国陷入绝望,不断回到眼前的往事也令横亘在他们心头。不敢和妻子告别便一个人仓皇逃亡美国的知识分子,被教授丈夫抛弃、靠出卖身体搞到美国护照的犹太姑娘,目睹绝望中自杀的恋人腐烂尸体的男人……在欧洲的记忆困扰着每一个流亡者。而佐默,他的父亲在他13岁时被纳粹迫害致死。
雷马克用纪实的手法描写了流亡者的群像,美国富裕的生活和各种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和流亡者孤寂绝望的内心形成了鲜明对比。主人公佐默对纳粹的仇恨和对杀父之仇的念念不忘也和他卖画的光鲜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雷马克对佐默的心理进行了生动的描写,比如他到美国后一直拒绝吃龙虾,雷马克写道:倒霉的龙虾举着它们那被束缚的螯缓慢地在冰层上爬动,它们不习惯这样,想必痛苦万分,就像在德国集中营中被幽默的党卫军战士泼了一身凉水的囚犯,它们在刺骨的寒风中赤裸裸地冻成了冰柱。
不同结局
主人公最终向纳粹复仇
雷马克生前未能完成《应许之地》这部小说,那么小说的结尾会是什么样?本书有趣之处在于收录了雷马克生前的手稿和笔记,记录了雷马克构想中的几种小说结尾。对读者来说,这些不同的结尾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结局1:佐默在重新申请德国护照时杀了盖世太保的人,他被捕并被判刑,因为法官说要建立新秩序(当时正是去纳粹化运动发放清白证的时期)。佐默上吊了。
结局2:佐默遇到了杀害自己父亲的纳粹凶手,他想开枪杀死他。他开枪打中了凶手的腹部。他没有遭到追捕,他听说凶手活了过来,却被他的复仇行动吓破了胆。
结局3:佐默死了,因厌恶而自杀。
结局4:他杀了杀害他父亲的凶手,并被关进了监狱。法官试图替他开脱,他谢绝了。他上吊了。报了杀父之仇,他却无法继续活着去开创新生活。这些是佐默在回到德国后认识的,他看到许多事都与他想的不一样。
雷马克还在笔记中留下了一段值得我们久久回味的话:“清算是复仇,是以利己主义形式出现的正义,它是逆反于存在的欣欣向荣的生命而动的。对道德进行清算!为了有利于一种新生活的利己主义,这难道不是也否定了我们制定的(人类)法律吗?是的,但经历了太多苦难的人也许有这种权利。”
关于作者
五次负伤的德国战士
1898年6月22日,埃里希·保罗·雷马克出生于德国西北部的奥斯纳布吕克市。雷马克早年的生活相当拮据:父亲是一个装订工人,经常为了付较低的房租而搬家,母亲则常在病中。读书时,雷马克喜欢音乐、艺术和文学,学过钢琴,也做过钢琴老师来赚些零用。他还喜欢钓鱼,收集蝴蝶和邮票。
作为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雷马克选择了师范教育,希望将来可以有一份稳定且体面的工作。不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他也被灌输了“爱国主义”。——1916年11月,18岁的雷马克自愿中断学业去参军,踏上“一战”战场。他五次负伤,最后一次重伤后被送入军医院,时为1917年8月。
虽然雷马克的参战经历不足一年,在前线的时间更是只有六周,但所见所闻已足以击碎他对于战争的英雄主义幻想。新兵与其说是接受训练,不如说是被改造和折磨。在学校里初尝自由与思想滋味的少年,如今发现曾经的信念不堪一击:雷马克从战场上幸存下来,但他的母亲在此期间因病去世了。
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
战后,雷马克因战争的刺激而感到极度的不安宁。他完成了学业,之后做过小学教师、钢琴师、汽车销售、记者、公司文员等许多工作,却始终不能安定下来。他也不断写作,在报纸
杂志
上发表诗歌和各类文章,并于1920年出版了第一部小说,但销路不佳,为了补偿印刷费用,他无奈当掉了自己的钢琴。
1929年,雷马克做杂志编辑期间,起意于战时的《西线无战事》出版了。不过,这第二部作品在
投稿
时并不被看好:他的第一次投稿被拒,后被另一家勉强接受。这部小说先是在《福斯报》上连载,次年成书出版,德语版在三个月内即售出60万册,并被迅速翻译为多种语言,畅销全球,并被誉为最伟大的战争小说。1930年,由《西线无战事》改编的好莱坞同名电影上映并获得第三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雷马克因此被提名1931年诺贝尔和平奖。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故事始于孤独终于温暖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