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影版《三生》到底差哪了,这么大意见?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39925
主页
发表于:2017-8-18 09:53:38
2034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进入8月后,沉寂多时的国内电影市场终于两极分化地热闹了起来。一边是《战狼2》、《建军大业》两部主旋律电影口碑、票房双丰收,一边是改编自网络“大IP”、集结了两位“流量”主演的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票房成绩未如预期。
8月3日上映当天,影版《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网上评分就直跌至4.2,打一星的观众占了近一半。面对差评,《三生》的出品团队坐不住了。8月6日,《三生》的导演赵小丁和制片人萨支磊接受采访,一一回应外界质疑。与此同时,两位主演,尤其是男主杨洋的粉丝,为了捍卫偶像的名声,在各大社交网站与众多观众和影评人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黑战”,与院线较劲的锁场拉锯战也闹得沸沸扬扬——许多网友因此调侃,《三生》电影之外的戏可比它本身精彩多了。
如今,上映近两周,《三生》终于渐渐消停下来。抛开一切发酵开的舆论争议,原作抄袭也好,演员和粉丝“戏多”也罢,现在是时候静下心来谈一谈作为电影的《三生》,它能得到如此清一色的超低分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首先,《三生》归根结底是一部讲故事的商业片,故事应当是它立足的根本,但剧情恰好是这部电影最为致命的硬伤。早在电影上映前就有人质疑,一部一百多分钟的电影要塞满男女主角三生三世的感情,情节得怎样安排才能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三生》的制作团队一定是默认了所有走进影院的观众都看过原作小说和电视剧,能把剧情和每个人物都牢记于心,否则实在难以解释为什么故事线索可以安排得如此没有章法。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电影的情节如同坐上了火箭,没有细节的交代,没有情感的过渡,一切都冲着讲完故事的目标狂奔而去,但故事到底讲得怎么样,完全不是电影关心的范畴。《三生》着重选取了白浅和夜华这一世的情感纠葛,司音、素素等人物多以闪回的方式略加描述,这本没有错,但这些部分既然还存在于电影中,就该发挥应有的作用。夜华之所以对白浅一往情深,是因为在她身上看到了亡妻素素的影子。夜华与素素之间的感情必须要刻画得足够动人,才能使夜华对白浅深爱不渝的情节具有说服力;白浅等待自己的师父墨渊七万年,多么深的感念才能为一个人做到如此地步……这些应该重点交代的东西要不压根没出现,要不就淹没在了整部电影仿佛开闸泄洪一般失控奔流的情节中,难以让人体味到一丝温情。夜华怎么就爱白浅爱得死去活来?白浅怎么就同意一个不认识的人厚着脸皮在自己家蹭吃蹭喝,她又是怎么也突然喜欢上了夜华还大吃飞醋?如果不靠小说和电视剧脑补,第一次接触这个故事的观众完全就被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剧情打得晕头转向——观众们花钱走进影院是来享受的,没有要为电影补课的义务。一部电影还需要通过小说或者同名的电视剧来补足剧情,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仅从这一点上来说,《三生》就是彻底失败的。
除了塌方般的剧情,拉后腿的镜头语言和剪辑也让《三生》的观感十分粗糙。摄影师出身的导演赵小丁显然没有走心,一个多小时的电影几乎被两位主演的各种面部大特写填满了,中景和远景镜头寥寥无几。诚然,《三生》是一部纯靠明星撑起来的快消电影,想要用展示颜值的方式讨好粉丝,我们也能够理解,但问题在于制作团队的吃相未免也太难看。特写和近景意在细腻刻画和表现人物的神态,可演员的演技完全不在线,近距离观看他们的面部表情简直就是一种窒息般的折磨;电影全部的时长用来讲故事都不宽裕,《三生》竟然还能“抽空”给夜华拍一段几乎全由特写和近景组成的拉面舞。同时,电影的剪辑也十分生硬,完全不分轻重缓急,连带着情节也变得平铺直叙、索然无味,也难怪有的观众会用“PPT”来形容这样简单粗暴的处理方式。结尾处的一段倒放更是让人觉得莫名其妙:一切都溯回至最初的起点,衔接的却是发生在此刻之后的新的故事,时间和空间是完全断裂的。
通篇来看,电影的水准和一部MV相差无几,但这样的作品不仅能上映,还能收获五亿的票房——近几年,粉丝经济在拉高了票房的同时,也实实在在给中国电影的质量造成了难以估量的伤害。无论对心浮气躁的制作团队还是狂热的粉丝来说,电影已不再是一部需要精心打磨的艺术品,它彻底沦为了“人气”的奴隶。要拍就得拍大IP,口碑不论,有人气就行,既省去了打磨剧本的功夫,也提前吸引了一批观众;演员就得找有话题的,演技好不好、和角色是不是契合都靠边站,有粉丝买账就行;电影不怕被骂烂片,就怕没有人关注,“审丑”也是无所谓的。
从长远来看,无论对电影行业还是演员本身,这种“捞一票就走”的做法都是拔苗助长似的消耗。《三生》这回烂得如此轰动,确实说明大部分人终于再也无法容忍片方为了赚钱把观众当傻子的行为。想要观众们不“黑”电影很简单,演员和制作方必须拿出足够的诚意和尊重。今年国内电影市场的票房数据,尤其是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的逆袭和《战狼2》直指60亿的佳绩,都说明我们的观众越来越具备鉴别好坏的能力,投机取巧的人早晚会自食恶果。
此外,《三生》四六不靠的人物造型和布景也是集中受到批评的一个方面。上到九重天,下到北海,明明是中国的神话故事,却看不到一点儿带着中国味的东西,一眼望过去,还以为看的是山寨《霍比特人》。
赵小丁导演曾喊冤,片中所有的山水风景均取材于中国的名山大川,但有了这样的素材,还能做出如此出戏的场景,制作方岂非更加失职?剧中人物化纤感十足的服装也极其惹人诟病:折颜全程身披廉价俗艳的鸡毛掸子;玄女一脸朋克浓妆,连面容都看不清楚;白浅大婚时的雷人头饰和拖地婚纱更是全片的一大集火点。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许多本土神话题材的电影齐刷刷地变成了西式的魔幻风格——特效做出的妖怪精灵几乎都长着一张典型的好莱坞脸;片中建筑的风格,尤其是天宫,经常是西化的神庙或宫殿;片中的人物造型也总是洋范儿十足。
但事实上,中国的神话故事和审美传统受道教文化的影响深重,而道家自老庄开始,就格外倡导自然飘逸、无拘无束的美感。我们常谈“意境”,好莱坞式的写实风格其实并不契合中国人对神话的审美观。怎么拍才能有中国风?在这一方面,年初开播的剧版《三生》已经给出了不错的示范。
与国际接轨是好事,但万不该在此过程中迷失了自己。盲目追求好莱坞式的大片质感也凸显了我国电影从业者想象力的匮乏,在他们以及许多观众的印象中,谈到特效,谈到神话,似乎就应当是好莱坞那样的,由此也不难看出好莱坞对电影行业影响之深远,它的许多标准已然成为了业界默认的标杆和圭臬,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是当下中国电影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北京晚报,高倩)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故事始于孤独终于温暖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