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我们为什么会孤独
[ 复制链接 ]
萧盛
管理员
TA还没有介绍自己~
72
好友
5241
回帖
3万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39925
主页
发表于:2017-8-21 11:11:39
1998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我们为什么会孤独
你是否曾经感到孤独?当孤独来临时,你会怎么办?
英国作家奥利维娅·莱恩用整整一本书来讨论孤独,那就是她的《孤独的城市》(北京联合
出版
社出版),它讨论“城市里特有的孤独感”,从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大卫·沃纳洛维奇等当代艺术家生活和创作故事为切入点,奥利维娅·莱恩深入剖析了生活在现代城市的人们所共同经历的、无法避免的孤独,从艺术、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方面为读者呈现出孤独的全貌。
在奥利维娅·莱恩看来,孤独不是一种病,但它给人造成的痛苦却深入骨髓。从个人的角度来说,孤独的成因可能是与亲密的人之间的沟通障碍,也可能是曾经发生的苦痛经历所导致的对人际交往的恐惧;从群体的角度来说,人们会对孤独的、异于常人的人表现出厌恶和恐惧,将孤独污名化,把本就需要关怀的人推向更加孤立无援的境地。
人越多,我们越孤单
想象倚窗而立,这座城市所展露出的样貌就是一排排房间,数十万个窗口,有些暗着,有些充盈着绿色、白色或金色的光。陌生人在其中来回游移,专注于私人时间里的各种事务。他们是你能看见却无法触碰的人。
这是在这世上任何一座城市里的任何一个夜晚,都能见到的平凡的都市图景,但它将孤立和曝光令人不安地结合在一起,即便是那些最为活跃的社交动物,都会为之产生一丝孤独的战栗。
无论身处何地,你都可能感到孤单,但生活在一座城市里,被数百万人围绕着,又会催生出一种别样的孤独的滋味。或许,有人会以为这种状态与人来人往的都市生活并不相容,然而,单纯的生理上的接近,并不足以驱散内在的隔绝感。在与他人紧密相依的时刻,你可能会感觉到,甚至会轻易地感觉到内心的荒芜与清冷。城市会成为孤寂之地。一旦承认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明白,引发孤独的并非肉体上的孤寂,而是联系、亲密关系与血缘关系的稀缺或不足:出于各种原因,人们对亲密关系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在词典里,“不快乐”的定义是:因缺少他人陪伴而产生的结果。
因此,毫无疑问,这种感觉会在人群中达到顶峰。
孤独真的可耻吗
孤独是难以启齿的,也难以归类。
孤独就如同抑郁,这两种往往相伴相生的状态会深入一个人的肌理,成为那个人的一部分,就像爱笑或长着红头发一样。另一方面,孤独也转瞬即逝,它会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悄然而至,又倏忽无踪,正如在经历了亲人过世、恋人分手或社交圈的变化后体会到的那份孤独,便是如此。
如同抑郁、悲伤或烦躁不安,孤独也是病理学的研究对象,被视为一种疾病。就像罗伯特·韦斯在他的那本影响深远的专著中写到的那样,孤独是“一种难以根除的慢性病,毫无可取之处”,它没有任何意义,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此这般的言论都与一种信念挂钩,即我们身而为人的全部意义,都在于与人产生联系,或者说我们可以也应该享有永恒不变的快乐。但并非每个人都命定如此。
艺术家曾试图探索孤独
弗吉尼亚·伍尔芙在她1929年的日记里描述了一种“内在孤寂”的感觉,她认为这种感觉也许值得探究,并补充道:“要是我能抓住这种感觉,我会的:这是一种真实世界在歌唱的感觉,是一种由可栖居的世界中的孤独与静默触发的感觉。”这个想法很有意思,孤独或许能够带给你一种用其他途径难以企及的真实感。
很多作家、艺术家、电影人和音乐人都曾以各种形式去探索“孤独”这一主题,尝试捕捉它的踪迹,应对它所唤起的问题。但那时的我醉心于图像的魅力,以此寻得了在别处难以获取的慰藉,因此,我所探究的主体都落入了视觉艺术的范畴。我沉迷于一种渴望,想要找到一些关联性、一些实物证据,以证实其他人也曾进入过这种与我相同的状态。在曼哈顿期间,我开始收集那些似乎在阐释孤独或是为孤独所困的艺术作品,特别是以过去70年间的纽约为背景的作品。
起初我只是被那些图像本身所吸引,但随着我的探索逐渐深入,我开始注意到那些隐身在这些艺术品背后的人们:他们挣扎在生活的漩涡里,试着与孤独以及随之而来的其他问题同生共处。
安迪·沃霍尔的孤独与众不同
有四位艺术家尤其令我感兴趣:爱德华·霍珀、安迪·沃霍尔、亨利·达戈与大卫·沃纳洛维奇。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他们中的每个人都并非孤独之地的永久栖居者,相反,这正体现出来自不同方位、不同角度的孤独的侵袭。然而,他们都敏锐地察觉到人与人之间的鸿沟,深谙在人群中被隔绝是何种滋味。
在安迪·沃霍尔身上,这看似尤为不可能,毕竟,他就是以自己旺盛的社交能力而闻名的。他几乎时刻被一群散发着光芒的随从人员包围着,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作品强烈地关注着隔绝和依恋这两个主题,这是他终其一生都在与之对抗的问题。沃霍尔的艺术着眼于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对近与远、亲与疏进行了一场宏大的哲学研究。和许多孤独的人一样,他有着根深蒂固的收集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物品,再用它们把自己包围起来,在自己和人类所需的亲密感之间筑起一道藩篱。他恐惧身体上的接触,很少在没有摄像机和录音机的武装下离开自己的寓所。他用这些东西去抵挡和缓冲与他人的交流:这一行为似乎也解释了我们在这个所谓的“互联”时代里应用科技的方式。
面对孤独,他们展现出不同的自己
身为看门人和域外艺术家的亨利·达戈的生活则截然相反。他独居在芝加哥市的一间出租屋里,在近乎与世隔绝且没有任何观众的环境中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其中满是美丽而有些诡异的人物。
80岁时,他在一个天主教的教士之家去世,被迫放弃了自己的房间。之后,人们在他的房间里发现了上百幅精巧的、令人不安的画作,显然他从未向任何人展示过这些作品。
正是因为这些艺术家在社交生活中有着各不相同的经历,所以,他们的作品也以不同的方式来讨论“孤独”这一主题,有些人会直面它,有些人则会着眼于那些导致污名或孤立的原因—性、疾病、虐待。
爱德华·霍珀,那个四处云游、沉默寡言的男人,执迷于运用视觉的表述去传递都市的孤独感,以绘画的方式表达这一感受,尽管他有时候会否认这点。他所塑造的那些在萧条的咖啡馆、办公室和酒店大堂的玻璃后面的男人和女人的掠影,在近一个世纪以后,依然是寂寥城市的标志性形象。
你能展现出孤独的样貌,也能举起双臂抵挡它,创造出的作品来当作沟通工具,抵抗审查制度和沉默。这就是大卫·沃纳洛维奇创作的源动力。作为一个被低估了的美国艺术家、摄影师、作家和行动主义者,他杰出、无畏的作品令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力量,将我从那种独居时所感到的孤独的羞愧感带来的负担中解放了出来。
孤独本身就是一座城市
我开始意识到,孤独是一个拥挤的地带:它本身就是一座城市。当你居住在一座城市里时,即便它像曼哈顿一样生机勃勃、井然有序,你也会逐渐感到迷失。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建立起一张情感地图,它由你钟爱的地点与偏爱的路线组成,是一座除你以外的任何人都无法准确复制或再现的迷宫。在那些年里,我所构建的是一张孤独的地图,它的诞生出于需求和兴趣,由我自己和其他人的经验汇集而成。我想以此来理解孤独的意义以及它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并试着去描述孤独与艺术之间复杂的关系。
很久以前,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听丹尼斯·威尔逊的一首歌。这首歌被收录在《蓝色太平洋》里,那是他在“海滩男孩”解散后发表的专辑。其中有一句歌词我十分钟情:孤独是一个尤为特别的地方。
想要明白威尔逊的歌词里的真谛并不容易,但在旅途中,我开始相信他是对的,孤独绝不是一种全然无用的经验,相反,它能够让我们直抵我们珍视和需要的东西的核心。从孤独的城市中浮现出不少绝妙的事物:在孤独中成形的事物,往往也能被用来救赎孤独。
奥利维娅·莱恩/文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清朝官员称呼对照表及官员品级说明
九周年你出运费我送书抢楼活动帖
祝凤凰和七七婚姻幸福,早生贵子
写手之家重建:有你们在家就不会散
写手之家2017年最新约稿函推荐
写手之家9周年庆【写作那些事儿】主题征稿
2016年中国网络小说排行榜半年榜揭晓
天下霸唱:受金庸小说影响大 不想过多涉足电影行业
粉丝经济掘金网络小说 小说成为中国娱乐界“香饽饽”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这个故事始于孤独终于温暖
话题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国家审计署:《中国作家》杂志社,违规刊文和评奖,向企业收费65
全新的征文大赛了,来了
4
300元/千字 | 「读者原创版」杂志7月主题征稿
5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6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