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4-23 13:55:04
22499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
摘要
]德国人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购书、藏书,亲朋好友馈赠礼物常常少不了书。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诗人席勒:一个读书成瘾的世纪
1763年,世界上第一个《普遍义务教法》在德国普鲁士诞生。1807年,普鲁士政府承担起“教育整个民族”的重任:所有的小学、中学和大学一概由国家出资,德意志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民免费教育的道路,从而将“阅读革命”推向高潮。德意志帝国于1871年建立时,已基本上消灭了文盲(当时的法国和英国分别有24%和30%的文盲)。正是在这场阅读革命的高潮中,德意志民族才成为“教育的民族”,一个具有“严守时刻、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廉洁奉公、井然有序、热爱科学”之美德的民族。
反观我国历史,尽管有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也没有产生一场阅读革命,这里有体制上的原因。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建立起大一统的中央君主专制制度,一直压制着任何自由思想的发展。2000年来中国25朝历史竟然出不了一位真正的思想家,就是一个铁证。至今中国人津津乐道的,仍然是2500年前春秋诸子“百家争鸣”的时代。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所有民族的文化都是交流融合的结果。那种所谓的“纯粹的民族文化”不过是“贫血的文化”。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是交流,不仅是物质的交流,更是精神的交流,而这种交流的第一步就是阅读,阅读世界上所有的好书!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哥廷根大学
世界上最早的大学图书馆1737年诞生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最早的图书馆学专业1808年也诞生于此。这里是世界大学图书馆及其专业、也是今天所谓“信息管理科学”的鼻祖,它的图书馆也是世界上藏书种类最多、功能最齐全的大学图书馆。
在德国,任何一位德国公民或游客,只要持有能证明自我身份的证件,就可以自由进入任何大学图书馆,自由借阅任何书籍。大学图书馆都是开架的,读者自取,一人一次限借5本,但归还时须由专业管理员归架,以免放错位置。各大学所属学院也配有图书馆,这种专业图书馆同样大得惊人,例如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院的图书馆,书架摆放的实际距离达2公里!
大学图书馆设有复印室和照相室,所需材料可以当场免费复印或拍照带走。每个阅读座位都配有电脑,该馆没有的书可以通过馆际互借系统到别的馆去借,这种互借系统甚至能帮你借到世界上任何一本书。有的大学图书馆24小时开放,不少学生带上干粮和饮料,进入图书馆彻夜不归。
法兰克福有“世界
出版
业的奥运会”
德国以主办大型图书博览会闻名于世。每年春秋两季,莱比锡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成为全球图书厂商最大的盛会。莱比锡图书博览会有90多年历史,而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获得了“全球第一图书博览会”的美誉。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在法兰克福,书展差不多有500多年的历史。早在16世纪,这里就是拉丁文精装巨书出版商的聚集地。二战后,为了振兴德国文化,1949年举办了首届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此后每年10月上旬举办一届,为期7天,并且每年选择一个国家作为主宾国,向世界介绍该国的书籍、作者等。博览会对展品概不审查,责任由展出者自负。
半个世纪以来,法兰克福图书博览会使这座城市成为“世界出版业的麦加”。这场“世界出版业的奥运会”,不仅是法兰克福的节日,也是这座城市的一桩大买卖。每当盛会开幕,至少有上百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0家出版商前来“竞技”。世界上约75%的版权贸易是通过法兰克福国际书展达成的!
德国一位官员说,所有这一切都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就是德国在“用读书丰富国家的智慧”。事实上,德国的图书出版业已经全球化。号称世界出版第一大公司的德国贝塔斯曼集团,下辖德国施普林格出版集团和美国第一大出版集团兰登书屋,其销售业绩远远超过德国书业的总销售额。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人喜欢读书举世闻名。只要在公共场所走一遭,不管是幽静的草地、芳香的咖啡馆,还是飞速疾驶的火车上,都会看到人们手捧一本书沉浸其中。甚至那些刚从建筑工地下班的工人,还没来得及换洗,跑进地铁一坐下,就拿起书本啃了起来。
德国历史上出现如此众多的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和科学家,与他们博览群书有关。
德国人不仅喜欢读书,而且喜欢购书、藏书,亲朋好友馈赠礼物常常少不了书。据统计,德国每个家庭平均藏书近300册,人均藏书100多本。一个普通的德国家庭,每月购书支出达50欧元以上,占业余爱好支出的10%。他们常说
:“一个家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
星罗棋布的图书馆是德国人又一精神家园。德国有1.4万多家图书馆,深入每个居民社区,平均每1万人即拥有1.7家图书馆。任何人走进离家最近的图书馆,只要出示当地居住证明,交上10欧元年费,便可在1分钟内办好借书卡。凭这张卡,可随时在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图书馆借书。德国所有的图书馆均实行电脑联网,读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借到全国任何一家图书馆的书。难怪有人说,在德国借书,比买啤酒还方便。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德国平均每年有8万多册新书出版,德国出版的书籍总数已达6亿册,年均总销售额达95亿欧元,对外输出额每年都在10亿欧元以上,全球每10本书中就有一本是德国出版的。每年至少有5000多种德文书被其他国家买下版权,翻译成他国文字。
歌德说,
“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
在这个延续着绵长阅读传统的国家,文化生活永远高于政治生活。
德国人的读书史:家里没有书,等于房子没有窗户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
自媒体
,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专门的短剧投稿频道,已安排!
星耀计划|聚焦潜力佳作,现金奖励重磅加持,每月最高奖励5万元
狐尾的笔:在设定的世界里,想和读者一起求知求理想
4
【对话村民·新人到】黎大小姐:用作品传递爱与希望
5
抄袭??????
6
起点爆金币了!全球征文启动!现金奖励、独家专访、IP 全平台推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