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为金庸作品开创新样式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11-2 10:01:31
17056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在众多
出版
社的金庸作品中,您更青睐哪一种版本呢?
10月30日,金庸先生驾鹤西行,“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他创造的江湖,永存于几代人的记忆。
金庸小说在大陆的面世,可以追溯到1980年10月广州《武侠》
杂志
首次连载《射雕英雄传》。整个80年代,未经授权的金庸作品到处可见,甚至以“金庸新”著、“金庸巨”著、“全庸”著的恶劣手法来分一杯羹。改变这一状况的,是1994年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的面世。
三联版“金庸作品集”不仅是大陆第一个正式授权版本,在读者中影响极大,而且在装帧设计方面也开创了一种武侠小说的新样式,模仿者甚众。与港台出版的众多金庸作品相比,也独具特色。这套书的设计者宁成春先生时任三联书店美编室主任,他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呢?
为“金庸作品集”作封面设计的是三联书店美术编辑室主任宁成春。“三联与金庸谈妥版权之事后,社里开了很多会,董总(编者注:董秀玉,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跟我们说这个工作很重要,发行部门来请编辑部征求意见,大家提了很多意见。”宁成春回忆。
为了更准确地把握金庸作品的内涵,并没有看过金庸作品的宁成春还向金庸迷的儿子询问意见。“当时的武侠小说很多,但是做得太滥。在我看来,金庸虽然是写武侠的,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我认为从设计的角度来讲,应该尊重它的历史感。”
以往无论是香港的明河版还是台湾的远流版,它们的特点是大量选用宋元明清以及现当代国画大师的作品,扉页附有名家印章,在正文之前还刊载十数页古代山水人物画、地图、名山大川的摄影等等。但在宁成春看来,这些封面有些“太花哨”。为了更好地体现金庸作品里的那种历史感,宁成春也颇下了一番功夫,“每部小说,讲的是哪一个朝代,我就去找哪个朝代的画,找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感觉。”宁成春还找了许多古代木版画作参考。
当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助理的潘振平回忆,为了满足封面设计的想法,他曾经找到“中华文库”的作者之一、美术史专家聂崇正,通过他向故宫博物院买了一些藏画的胶片,其中《康熙南巡图》就用于《鹿鼎记》的封面。
“金庸作品集”要一下子出齐36本,留给宁成春的时间并不多。“当时还没有采用电脑,我是用复印机作的墨稿,时间很紧张”。宁成春最终是以整齐划一的古典山水画,作为三联版“金庸作品集”的封面设计,出于印刷成本以及内地读者购买力的考虑,三联版仅保留扉页的古雅印章,如齐白石的“江南布衣”“要知天道酬勤”,吴昌硕的“心月同光”“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赵懿所刻的白居易的诗句“襟上杭州旧酒痕”等,而省略了港台版所具有的提示读者想象力的历史图片。
“整套书的颜色也是有所考虑的:从第一本到最后一本,封面颜色是渐变的,这样突出了整体的文化感”。此外,宁成春还从一些设计元素上强调了整套作品作为通俗读物的特点,“字体设计得很活泼,避免呆板,也与三联传统的那些学术著作相区别”,但又不流于肤浅和轻浮。
1996年,宁成春为“金庸作品集”设计的封面获得第三届新闻出版署直属出版社优秀图书设计奖一等奖。“三联版”的金庸作品集影响了此后一大批武侠小说的设计,无论是街头的盗版,还是此后正规出版社出的古龙、梁羽生的小说,基本上都模仿并沿袭了这一风格。
宁成春回忆,当时三联还通过美编张红约到了一些作者为小说画插图。大部分是中央美院的老教授,虽然三联给出的稿费只是一幅60元,但他们投入了很大的创作热情,研究主要人物使用的兵器、性格特点等,也拿出了比较好的作品。但是金庸对港台版的插图有所偏爱,不愿意进行更换,新插图最终未能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也是宁成春略有遗憾之处。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男频主题征稿
《故事作文》杂志,全国征稿!
总奖28万元 | 「科幻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4
《逝》(InWonYik)
5
首奖20000元 | 第8届「儿童文学」 短篇童话大赛征稿启事
6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