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资讯
论坛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手机短信,快捷登录
登录
注册
首页
Portal
专题
BBS
认证
手机
功能
记录
Doing
发文
发帖
约稿认证
个人认证
APP下载
公众号关注
签到
写作助手
排版
好友
收藏
记录
留言板
广播
门户
导读
设置
我的收藏
签到
|
退出
全部
搜索
首页
首页
›
业界
›
文化新闻
0
0
淘帖
0
返回列表
金庸早年的诗歌随笔《我愿他爱上我》
[ 复制链接 ]
写手发布
管理员
好友
0
回帖
银子
管理员
积分
0
主页
发表于:2018-11-15 11:58:00
20100
我要上头条-写手之家全站广告位任意挑选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复旦中文系的许道明老师当年在讲授《现代文学流派》课程时,向我们介绍过一位我们连名字都读不出来的海派作家东方蝃蝀,称他是男版张爱玲。不过后来我读了东方蝃蝀的小说,感觉说他与张爱玲相媲美,可能还是有些过奖了。但是他也写过很多影评文章,我因为后来从事中国电影史的研究,对于海派作家与电影的关系很感兴趣,所以就查阅上海《东南日报》上面他的影评,结果却有了一个非常意外的发现:1947年5月19日至21日,上海《东南日报》的“长春”副刊上,分三天连载了一篇2800多字的随笔《“愿……”》,作者是查良镛。开头是这样的:
曾经梦想友谊的温情可以慰抚一下近来所感受的痛苦,也曾想象自己会有勇气去看一些想看的人,所以作了一次旅行。这次旅行使我懂得为什么我永不会喜爱那些写实的作品,因为我发觉自己脑子中充满了太多的幻想。在火车中只带着这次经过上海时购的两本书,一本是温莎的ForeverAmber,一本是Strauss的FamousWaltz曲谱。在寂寞的旅途中把前者读了一大半,看到那位琥珀小姐同贵族卡尔当到市场上去玩时,心中联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情。琥珀小姐同他到教堂里去,她跑到一只井边,把手伸在水里,跑下来默默的念:
“我愿他爱上我”
这样直截了当的愿望!有这种愿望的人是幸福的。
至少在中国内地
出版
的各种金庸散文选集中,没有出现过这篇随笔。据傅国涌先生所著的《金庸传(修订版)》(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记述:“1946年11月20日,查良镛正式进入杭州众安桥的东南日报社,说是外勤记者,实际上是负责收听英语的国际新闻广播,翻译、编写国际新闻稿。”书中还特别提到:
查良镛在《卅三剑客图》中回忆,初入新闻界时曾写过一篇六七千字的长文《愿》,以真名发表在副刊“笔垒”上,就是将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愿做意中人亲近物品的情诗收集在一起,其中提到英国诗人雪莱、济慈、罗塞蒂等人的诗句。“少年时的文字早已散失,但此时忆及,心中仍有西子湖畔春风骀荡、醉人如酒之乐。”
可见金庸先生对自己青年时期的文字,还是有着深厚的感情的,而傅国涌在书中还作了个注,其中说:“我查阅了1946年下半年到1947年的《东南日报》杭州版,可惜没有找到此文。”看来,金庸的记忆有误,《东南日报》的总部虽然在杭州,但1946年6月也有上海版,既然傅国涌查阅过《东南日报》杭州版,并没有《愿》这篇文章,那么这篇《“愿……”》应该是只在《东南日报》上海版的副刊“长春”上刊载过。
这篇文章还是非常让人惊喜的。金庸虽然既不写新诗,也不作旧诗,但金庸迷都知道,金庸有很好的古典诗词的修养,他的武侠小说中大量化用古诗词,往往与情节水乳交融,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但我们不知道的是,他对西方诗歌竟然也如此熟稔,金庸写此文时似乎正体验着恋爱的痛苦,于是他将“中外文学作品中的愿做意中人亲近物品的情诗”罗列起来,介绍给读者,颇有些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意思,虽没有他记忆中的雪莱、罗塞蒂,但丁尼孙、济慈、雨果是有的。
他还说:“因为中国的诗读得不多,一时想不起中国诗人是否尽有这一类愿望的表白,如‘愿作乐中筝’‘愿作苑中花’‘愿为双飞燕’‘愿为比翼鸟’这一类的愿望与前面所谈的性质有些不同,至于傅玄的车遥遥‘愿为影兮随君身,君在阴兮影不见,君依光兮妾所愿’我觉得倒很新颖,这是一种在民歌中常常提及的愿望,在湖南时听到的民间情歌中就有类似的辞法,所以并不是愿望的新颖,而是这种说法,因为它表达了较复杂的希望,除了长伴所爱者之外,还有所爱者享受幸福的愿望在。”
文章结尾金庸还调侃了一下钱锺书:“这一类愿望中最奇怪的恐怕是钱锺书先生的意见了,他在长篇小说《围城》中描写一个女人牙齿之美,他说‘中西的大诗人都希望做美人的衣带或衣领之类,然而看到了这样美丽的牙齿,我奇怪他们为什么不想做她底牙刷。’”这段话是唐晓芙出场时用来描摹她的美貌的,不过那也是金庸凭记忆所写,原文是这样的:“古典学者看她说笑时露出的好牙齿,会诧异为什么古今中外诗人,都甘心变成女人头插的钗,腰束的带,身体睡的席,甚至脚下践踏的鞋袜,可是从没想到化作她的牙刷。”
这篇文章在报纸上连载三天,已经不短了,但离金庸回忆中的六七千字,还有不少距离,不过文章结尾署了个“宝宠录之二”,这“宝宠录”又是什么?它的“之一”在哪里?会不会金庸早年还有其他散文尚未浮出水面?
收藏
送赞
分享
回复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发表回复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登录
后才能评论
提交
本版积分规则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作者推荐
关于重复、不按版块发帖的处理通知
连续9年保持中国悬疑小说最高畅销纪录,他是怎么做到的
《锦绣未央》的姊妹篇《锦绣南歌》上线后,连秦昊都翻车
小说拍成电视剧毁原著?此类“翻拍”因何遭吐槽
《人民的名义》再起抄袭风波
科幻文学市场能不能依靠一人独撑
马未都: 年轻时候,错以为文学是我一生的事
阎连科:文学可以存在于现实生活和想象之外
这五位获第十届茅奖的作家,都有着怎样的创作经历?
本届得主有多冷门?官网测试:95%的网友未读过他的作品
话题
首奖15000元 | 「书旗小说网」男频主题征稿
《故事作文》杂志,全国征稿!
总奖28万元 | 「科幻小说大赛」征稿启事
4
《逝》(InWonYik)
5
首奖20000元 | 第8届「儿童文学」 短篇童话大赛征稿启事
6
本书<<浙东革命老区史记>>,原为<<侵略与反侵略>>
返回版块
快来评论吧
0
0
0
搜索
搜索
本版
帖子
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