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是否了解的写作技巧越多,便越受其桎梏?

[复制链接]
hy0762133 发表于 2021-3-22 17:5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马上注册,查阅更多信息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也许是我读的书太少,但是在读一些作家的作品时(诸如「金阁寺」「尤利西斯」「长日将尽」「铸剑」「斜阳」等等),我能感受到一种很明显的陌生或者说新鲜的体验,文字干净透明,有棱有角。(也许是受译本影响)
TA的其他文章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精彩评论10

正序浏览
难追难回味丶a 发表于 2021-3-22 17:5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先明确一点,题主说的《这样写出好故事》,《成为作家》之类的作品,不教授写作技巧!这些书可谓是最入门最入门最入门的告诉你作家/作者的职业是个什么样子的!
关于写作技巧,其实我作为传统小说的作者,在写作时没有考虑很多。不过可以先总结一下:其实写作技巧这东西,确实了解越多越感觉受到桎梏。为什么?因为你开始舍本逐末了。这是一个不成熟的作者在写作时会经历的过程,你为什么在写作之初在考虑的是用什么写作技巧,而不是用什么角度呈现场景呢?你为什么在动笔之前在考虑的是这个技巧和那个技巧哪个更好,而不是如何让这个场景更具备强烈的画面感呢?
因为所有人在考虑问题的时候,都比较习惯于从最简单的入手。说明你自己在考虑写作的时候,故事内容已经成为次要的东西了。这就是为什么会说你舍本逐末。
我贴一些我自己写作的桥段,根据自己的经验解答一下。
那十几岁的矮个子小男孩,头发结成辫子,甩在身后,从街尾跑过去,在人群里四处探找。他一把揪住一根辫子,叫道:“囚车来了没有?”
——《栗寺故事集》·《劫法场》
这是我一两年前写的短篇武侠小说开头。我在写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任何描写手法。但眼下回过头来,我发现了一个我原来没有察觉的特点。
主语是“那十几岁的矮个子小男孩”,这是一个很奇怪的描述。对比一下,我其实本身能够用很多其他的主语替换掉。比方说这样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孩子。这孩子约莫十几岁上下,个子却不似同龄人高。
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区别就是,“那十几岁的矮个子小男孩”这样的描述,隐去了作者的上帝视角,直接告诉读者场景中的人物。但是后者,显然具备了一个作者向读者介绍的要素在里面,作者告诉读者: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孩子。
现代小说中一直在强调如何在叙事中隐去叙事者——即——作者的身份。你根本不会看见现代著名小说中会出现“闲言少叙,书归正传”、“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样在小说出成规模时出现的转折句了,因为现在已经有了更多的叙事技巧出现,更够避免这样的烂操作(没错,网文里学古风的那些转折,其实在文学界当中早就被当垃圾扔掉了,问题来了,为什么文学界瞧不起网文呢?)。
这里我举个例子,是毕飞宇先生在《小说课》当中评论海明威《杀手》的文章:
《杀手》前半部分,在快餐店里头,海明威总共写了五个人物。都是男人:一、阿尔;二、马克斯——这两个是杀手。三、服务员乔治;四,厨子萨姆——这两个是快餐店工作人员。五、顾客尼克。
1.其中的一个,第一个
在小说的第一行,两个杀手走进餐厅。第二行,服务员乔治问两个杀手吃什么。在第三行,海明威写到:
“我不知道”,其中一个说道,“你想吃什么,阿尔?”
到了后面,海明威这样写:
“我要一份苹果酱的烤嫩猪排,还有土豆泥。”第一个人说。
海明威这里并没有具体指出杀手名字,而分别用“其中的一个”和“第一个”来指代,有什么特别意义?毕飞宇在这提出的这个问题,让我觉得以前很多书都是不过脑子囫囵吞枣白看了。通常情况下,我都不会去注意这些细微的指代。可厉害的作家虽不着笔墨,却留有深意。
在这几句对话中,海明威运用了电影镜头的呈现方式。
两个杀手进入餐厅,镜头跟着他们。“其中一个”说话了,这是客观视角。
然而,进来的不是两个吃饭的顾客,而是杀手。他们说话的语气极不正常。唯一的顾客尼克,即刻感受到了异样。他的注意力集中在这两个杀手身上。而这两个杀手在尼克眼里有区别,“其中的一个”是“第一个”。镜头由“客观镜头”转换成了“主观镜头”。
海明威为什么要转换镜头?秘密在于,快餐店的氛围变了,尼克的心理变了。海明威在这没有对尼克的心理有所交代,只是通过指代的细微转化,表达出尼克的注意力变了。他一直注意着那两个人,观察他们一前一后的次序。这就是海明威的冰山。很少描写人物内心,而是通过对话和外部动态,让读者自己体会。简洁的文本带来的是小说丰富的张力。
同样,放在我的小说《劫法场》中来考虑,是一样的。开篇“那十几岁的矮个子小男孩”一出现,就带领读者产生了一个跟随镜头,从街尾跑去……作者隐藏起来了,你就是在看一个故事。没有人会说“各位看官”云云,这是妨碍读者享受故事内容的句子。
但是如果你不去研究客观叙事主观叙事的角度和写作手法,你是完全分不清的。就像我,写的时候不知道,但是回过头来再去看,哦!原来我写的好,是因为这样写!
再举一个自己的长篇《像山,像水》的例子:
章觉民那阵子变得比以往要烦躁许多。他烦躁我,我也烦躁他。但他之所以烦躁我,就是因为我烦躁他。我俩相互烦躁,终于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拳击盛宴。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
那天,章觉民满世界找打火机找不到。接着就跑过来问我:“是不是你个王八蛋把打火机给拿了?”
“哪个王八蛋叫我王八蛋?”
“你个王八蛋!说正经的呢!我打火机呢?”
“我没见到。烟瘾这么大,干脆戒了算了。”
“我戒了烟,你到哪儿抽去?”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话没得解释。我说:“隔壁宿舍刘开复有打火机,多了去了。我给你拿一个来。”
“我要滚轮的。不要按压的。”
“你他妈的怎么事这么多?想干架?别以为你比我高个头了不起,底盘低,照样干翻你。”
“来啊,你有本事来啊。”
我激恼地站起来,像电视里的拳击手那样摆好姿势,原地跳着,虚晃着捅出去两拳威吓他。章觉民倒是心狠手辣,竟然来真的!他一记左勾拳打过来,我的脚步慢了两拍,差点就被他打中了面门。他“哈哈”笑了两声,骂道:“傻×!”我恼羞成怒,紧跟着他的话抻出一记直拳。章觉民吃了一惊,连忙闪过去。我的拳打在了梯架上,震得整个床铺抖了几下,掉了一些灰尘下来。
章觉民立直了身子,问我:“疼吗?”
“疼。”
“你那拳好快。”他满脸的敬佩,让我就算疼也不好意思表现出来了,“以前练过拳击没有?”
“厉害了。”他说着脱光了上衣,露出雪白的肚皮,大肚子挺在前边,让人忍不住要拜弥勒佛似的上前摸两下。
我也脱了上衣,接着就跟他比画起来。许致博有一次路过我们宿舍门口,看见了这个场景,比喻说是野獐和野猪的对决,我觉得挺恰当。
为什么举这个例子?是因为我很多读者跟我说,这一段本以为会很无聊,结果却印象很深刻。我自己翻出来研究了一下。有几点是需要注意的:
    逻辑
第一段:“章觉民那阵子变得比以往要烦躁许多。他烦躁我,我也烦躁他。但他之所以烦躁我,就是因为我烦躁他。我俩相互烦躁,终于爆发了旷日持久的拳击盛宴。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实际上是一个非常无聊的段落,其实就是在讲述人物的情绪变化和关系的转变。但是,如果我省掉了因果逻辑的推导,改成:“章觉民那阵子变得比以往要烦躁许多。他烦躁我,我也烦躁他。”就会变得非常无趣,那么这个开头就很可悲了。
这一段落,那时候我正在研究罗素的《哲学问题》还有王小波的《黄金时代》,所以鲜明地带有一些逻辑判断的因素在里面,王小波的《黄金时代》中,有着很鲜明的哲学反思在里面,一个场景通过多个不同的视角来展现人物不同的性格侧面,这是很有趣的。
    对话
读者直接体验对话,比你在前面加某某说,要好得多。就好像你看俩人吵架,肯定是直接看他俩相互怼是最爽的,还指望有人在你旁边做旁白吗?那你肯定掉头就走。
    主观中的客观叙事
如果你碰巧读过拙作,你会发现,小说一直是“我”在回忆。那么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性质的议论,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了。以“我”的视角回忆,那么肯定是主观的叙事,但是最后点评自己和章觉民两人打架像“野獐和野猪的对决”,似乎能够加强画面效果,而且也把主观叙事拉出来,成了一个客观的镜头,这给读者带来的效果就会丰富很多。


后记:其实我的小说水平并不高,受众也不多,在苦苦工作之余能够勤加练习,写出一些值得阅读的段落已经很不错了,个人觉得很满意。题主和各位答主不满意本人的回答,欢迎直接留言或者实名Diss~
另外重申一遍,题主说的《这样写出好故事》,《成为作家》之类的作品,不教授写作技巧!这些书可谓是最入门最入门最入门的告诉你作家/作者的职业是个什么样子的!
如果有需求,有时间,建议去找中文系的学生找一些关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的书单,这方面的内容要比市面上的所谓写作指导书要有用得多得多得多!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米粒kpm 发表于 2021-3-22 17:5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学理论和技巧,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走在作品之后。也就是说,往往先有了一部划时代的作品,然后才有评论家根据这个作品归纳、总结出所谓的理论与技巧。
斯蒂芬金有一本书叫《写作这回事》,在书里,他主要介绍的是他小说的创作过程,虽然也有一些关于营造氛围的技巧的介绍,但斯蒂芬金也一再强调,那只是他个人的选择。
前面有人说过,过度追求技巧是舍本逐末,忘了创作的根本。我比较赞同。
对写作的人而言,必须明确一点,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目的是为了使内容得到最有效的传递。
例如《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的在叙事上基本平铺直述,但他改变了叙事腔调。因为主人公是个16岁的少年,所以塞林格就以一个满嘴脏话,前言不搭后语,时不时突发奇想的口吻在讲述这个故事,从而让读者切身感到,自己就是在跟一个处在青春期的叛逆少年的对话。同样是第一人称,如果用这种腔调去写《洛丽塔》,就会让人别扭,因为这种技巧与洛丽塔所要写的内容不匹配。
最后说一句,刚开始写作的人倾向于藏拙,而真正的高手则倾向于藏巧。
另外,写作长篇小说最大的挑战就是自我怀疑
对于向所学的技巧靠拢这件事,也很常见。如果你刚看完一本让你印象深刻的书,当你落笔时,的确极有可能向那本书的方向靠拢。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从前辈的阴影里走出来的。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橙橙乖 发表于 2021-3-22 17:52:1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种错觉。
并不是因为你知道的越多,才越受桎梏,而是你之前知道的太少了,以至于根本没走在创作的正轨上。
你感受到桎梏才是正常的,创作,乃至任何职业,越精通,限制反而越大,这和很多人的常识相反,很多人以为越精通就越轻松,实际上不然。如果你没感觉到桎梏,那只是说明你根本就没在创作,你的行为称不上“创作”,只能算自娱自乐。
所以并不是了解的多才出现问题,而是了解的太少以至于自身连问题都察觉不到。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ccccato 发表于 2021-3-22 17: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并不会,会有这种错觉,完全是楼主还不熟练也不习惯,还在练习的情况下,会觉得绑手绑脚。
读得越多,写得越多,那些技巧会变成习惯,变成习惯后,就不会有什麽桎梏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ames不服 发表于 2021-3-22 17:5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你既对技巧的使用不够熟练,也对使用技巧的目的不够清晰。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xhz198998 发表于 2021-3-22 17:53:5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邀。
因为你丢了根本。
好比一个拳师上台,注意力不是放在对手身上,不是想尽办法击败对手,而是琢磨着如何让自己的招式更漂亮,动作更干净透彻,那么他的技术和经验就会反过来限制他的发挥。
故事创作,感性主导是第一位的,感觉怎么合适就怎么来,千万不要理性追求某种理想中的范式。
为什么要修改呢?除非你又有了更好的感觉——基于更好的内容而不是形式。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步一脚丫 发表于 2021-3-22 17:5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说“一段时间内,反复修改,重复,就会产生一种油腻恶心的感觉。”这一点。
在这一点上,我想写作的好多人,应该都是有相同的感觉的。写作也是需要保持新鲜感的。尤其是长篇小说
好像是村上春树,说每一次写的到自己非常舒服的时候,就会停下笔,去跑步。他会要求自己记住那个感觉,就是写作很爽的感觉,然后第二天才能够继续写作。
有的作家,也是很有名的作家,具体是谁,我忘记了,明天只要求自己写500字,不多不少,然后就停笔。
其实在合理安排写作上也是需要技巧的,人都厌倦重复,枯燥,所以也要合理的去保持自己的写作新鲜感。
因此,很多写作建议书,建议的修改是,最好要隔了一段时间再修改,不要回头看自己写的,重要的是,这个故事先要写出来。
而且写一些就开始修改,除非你对遣词造句很有要求,其实在情节,布局,人物等等上没有一段时间的练习,你是根本看不出来问题的。
你最好是写完了,忘记了这个故事,然后一段时间再去改,你才能看出来问题。
有这类型的写作者,他们一般有一个特点是他们的文字非常精致优雅,所以他们的写作方式一般是写一段就反复修改。但是他们一般可以在这种修改之中产生一种 写作的愉快。
题主可以仔细思索自己写作的快乐是什么,不要囿于写作书上的东西,你最开始写作的动力,快乐是什么。
简而言之,怎么 爽怎么来。
然后想办法保持这个 爽。


另外写作技巧,写作技巧是有用的,但更有用的东西还是多写,要保持手感。写作技巧需要建议,但是总想着写作技巧也是没有用的。
重要的是你的故事。你要有勇气去面对自己写的就是烂 写的就是不好的勇气,然后克制这一点,很多时候,你写下去了,故事出来了,你会发现,好像也不是那么糟糕。
祝你好运。加油。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周秀仙 发表于 2021-3-22 17: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抛开写作技巧写作,修改时用写作技巧考量,最重要的是要遵从自己的感觉。
你觉得写到这个份上就够了,那就停笔。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嘀咕。 发表于 2021-3-22 17:54:36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说呢,就像练武一样,原本是为了击败对手,但渐渐的习武的人多了大家互相会比较你的招式合不合理我的招式漂不漂亮,大家都忘了习武原本的目标是生死存亡。
写作也是一样,注重技巧,嗯,什么是技巧?只不过是为了讲述一个故事,描述一种情绪。
诗是载体,散文是载体,小说也是载体,就像是一个古战场上下来的老兵一样,你去问他技巧,他只会告诉你就算只剩双手也能杀死敌人。
然而,一切都是循序渐进的,用张三丰的话来形容就是,你忘了吗,你忘了你就学会了。
这家伙很懒,没有签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我们:微信订阅号

官方微信

APP下载

专业的编辑写手交流平台

写手之家

写手之家建立于2007年,是家有十余年的老牌网站

在国内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居同类网站之首

是最具权威和专业的文化类兼职网站

Copyright   ©2007-2024  写手之家Powered by©Discuz!技术支持:写手之家    ( 湘ICP备17024436号-3 )|网站地图|湘公网安备43080202000239号